精神總指標
年度工作
專案推動
北投文化基金會出版品
歷年專案活動網站
夥伴網站
最新新聞區塊
發表由 hungtj 於 2005-01-09 08:00:00 (1626 人氣)

在財團法人台灣民主基金會、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民主與社會小組以及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協力推動下公民會議正在各項公共議題醱酵,八日並假台灣民主基金會,舉辦公民會議成果發表。

由於公民會議在台灣仍處於萌芽階段,因此幾乎每一個議題的籌辦都累積了珍貴的民主價值與操作經驗。其中,「北投溫泉博物館何去何從」公民會議與「大漢溪親水空間的構思」公民會議提供了完整的行政人員以及主持人培訓課程經驗,而「北投老街區的明天」公民會議除了面對面的實體會議之外,更由黃東益教授領導的學術團隊支援下,實驗了國際上第一個線上公民會議。

「北投溫泉博物館何去何從」公民會議之後,公民小組成員成立了「公民會議北投種子隊」,以推動、協助公民會議精神在社區的發展為宗旨。目前此一經驗也正積極在社大之中拓展,並逐步建立公民會議的種子志工網絡。未來一年將與青輔會合作,有計畫地培訓大學院校裡的青年主持人,以及在國高中校園內研發審議式民公民教育。


發表由 ptcfadmin 於 2004-12-12 11:56:27 (1421 人氣)

由四所社區大學合辦,分別在台灣四地舉行的「稅制改革」公民會議台北場即將於12月12日於北投社區大學揭幕。

近幾年政府面臨沉重的財政壓力,社會各界普遍質疑我國稅基流失嚴重,要求政府正視賦稅的公平正義,積極推動稅制革新。然而,稅制改革是個龐大複雜卻又攸關全民利益的議題,對社會財富的重分配以及經濟的衝擊有直接而深遠的影響,稅改議題往往意見紛雜且阻力重重。如何透過好品質的公共討論,檢討我國稅基侵蝕的問題,彌補國家財政的缺口;以及實踐賦稅公平的原則,得到全民對稅改的支持?這些正是稅制改革公民會議的目的與任務。本次的公民會議以跨校的執行委員會監督品質,台灣南北四個社區大學分區辦理的模式來推動。藉以在各個地方基層促進民眾對我國稅制的了解與理性討論。

公民會議強調在討論過程中維護參與者充足的資訊、尊重知性以及平等的討論態度,以及參與者設定議程的權益。公民會議參與的人員為不分學歷、收入、工作背景等等的成年公民,由參與者組成公民小組,就議題進行資料閱讀、專家諮詢、規劃討論議程、團體討論、做出結論、對外發表成果與結論。

2004年陸續在台灣推動的「代理孕母公民共識會議」、「北投溫泉博物館何去何從公民會議」、「高雄過港纜車公民會議」逐漸受到社會的肯定與重視,咸認其實踐經驗對於彌補代議制民主的缺失,發展直接民主經驗有極大的價值。此次「稅制改革公民會議」為首屆分區辦理的公民會議,於不同城鄉背景下的公民會議發展出來的結論將互相參證,提供稅制改革更具代表性、更為周全的建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北投社大「稅改公民會議」的行政作業由「公民會議北投種子隊」負責。該社團由「北投溫博何去何從公民會議」以及「北投老街區的明天公民會議」的公民小組組成,該社團以在地推動審議式民主為宗旨,此次由幕前走幕後,對公民會議的體驗將更為深刻,亦傳為公民會議運動的美話。

稅制改革公民會議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灣民主基金會、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協辦單位:台灣促進和平文教基金會
承辦單位:基隆社區大學、北投社區大學、蘆荻社區大學、屏東社區大學
學術指導: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科技、民主與社會小組


發表由 hungtj 於 2004-11-10 11:11:32 (1520 人氣)

社區大學的辦學目標與理想是「鼓勵終身學習,解放套裝知識,培育具批判性及理性思考的現代公民,建立公民社會。」,然而,如何才能夠達到這個目標與理想?

北投社區大學在實踐「建立公民社會」理想的路途上,經過多重的思考,選擇了舉辦「公民會議」的方式來作為通往目標的道路。今年六月份,在全國社區大學對於「公民會議」這個公共參與模式仍抱持著觀望心態的時候,北投社區大學毅然決然地決定與台灣大學社會所合作,舉辦了全國第一場由民間機構舉辦的公民會議,以地區性的議題為討論方向,並實驗性地希望能以此模式來實行正在審議核定之中的「社區營造協定」之訂定,成功地協助了公民會議小組在五天的會議之後提出了對於議題的結論報告,並且大幅度地提高了社區對於議題的關注以及公共參與,並因此而催生了北投社大一個新的公共性自組社團:「公民會議關懷社」,這都是促進社區活化的一大進步。\r

十月份,北投社區大學又以「北投老街區的明天」作為討論議題方向,比第一次公民會議更加擴大了議題範圍,且更廣泛的招募與會的公民小組成員,整個北投區都動了起來,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環境而積極爭取參與此次的公民會議。除此之外,此次公民會議同時配合這個資訊化的時代,與世新大學合作,更進一步實驗性地引進了「線上視訊」的科技,希望能讓公民會議在各式交流平台上更全面地推廣開來,在面對面的公民會議進行的同時,舉辦了世界公民會議史上的第一次「網路視訊公民會議」。

此次的公民會議比之第一次的公民會議衝突更多,範圍更大,整體的困難程度也大為增加,而且會議討論中的各個衝突點都是社區居民生活週遭最尖銳的問題,會議之中的針鋒相對情況不時出現,光要建立與會成員之間的互信就是一大挑戰,幸好整體會議到了最後,成員們都能秉持著理性的態度來相互對談並且討論出彼此共善的結論來,這是值得欣慰的結果,什麼是「現代公民」?現代公民應該是能夠關懷環境、關懷社會,時時檢視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並且懂得思考、明辨是非、能夠接納、容忍異己的現代人,在這些公民小組成員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現代公民」的典範。

很遺憾地,有一位公民小組成員許先生在參與公民會議的過程之中因急症而往生了,在此公開表示北投社大對許\先生的追悼之意,相信關懷社區、關懷社會的許先生看到了公民會議的成果,應該也能感到欣慰。\r

北投社區大學將會不斷地推廣公民會議,用各種方式、利用各類平台,讓更多的民眾知道、了解並參與這樣的公共參與機制,並且將舉辦公民會議的經驗分享給全國的社區大學,今年十二月份北投社區大學將會再度舉辦以「稅制改革」為討論議題的公民會議,雖然範圍更大、難度更高,但北投社大必然堅持繼續推廣這極具意義的公共參與活動,希望藉由這樣的堅持,讓此種民主經驗與民主機制從社區大學開始發芽,在全國生根茁壯,建構我們社區大學理想中的「公民社會」!


發表由 hungtj 於 2004-11-03 12:00:53 (1560 人氣)

「北投老街區的明天,創造我們想要的生活環境」公民共識會議十月十六日在北投新民國中召開。此會議為台灣第一個有關「都市政策」的公民會議,也是台灣第一次試辦線上公民會議。

 這次公民會議為期五天,主要針對北投老街區的未來發展交換意見。與會的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研究所研究員王章凱表示,北投的定位不清,無法明確指出公共設施的需求,導致發展遲滯。這次會議的參與成員為不具備專業知識的北投公民,一起討論北投老街的何去何從。

 公民會議最早是由丹麥發展出來的一種民主參與機制。它是邀請抽樣中不具專業知識的公眾,針對有爭議性的政策,事前閱讀相關資料並作討論,並在公開論壇中,尋問專家相關問題,並在一定的知識基礎上進行討論,在會議中,專家是協助者,公眾才是主角。\r

 此種開會方式近年來由台大社會研究所科技、民主與社會小組引進,已試辦過「先驅性全民健保公民會議」,「代理孕母公民會議」等,主要是希望藉由公民對政策議題進行有效的辯論,提高一般公民對公共政策的參與,並集結他們討論後的共識觀點,做成報告,供日後決策參考。 

因為公民會議仍屬民主的實驗階段,所以與會民眾對公民會議的精神未必了解透徹,會想尋求以前里民大會的討論模式。主辦單位北投文化基金會研究發展部專員張鈺微表示,我們不會預設立場,以前民眾習慣被會議程序操控,「但我們希望讓民眾知道他們才是討論的主導。」

 會議首日民眾已對老街區的發展多做討論,是要開發產業吸引商機如淡水小鎮?還是致力保存地方特色,善用溫泉資源?大家的意見紛雜,還沒有明顯共識。

 坐在旁聽席一整天的北投居民葉媽媽說,因為關心北投,愛惜這邊的居住環境,所以參加旁聽。她對會議成員的討論時而拍手讚同,時而發表個人意見。她說:「這樣的公民會議真的能代表全體公民嗎?」會議成員王同學也表示:「有的人一直說別人已經說過的話,實在有點浪費時間。」

 對此,張鈺微表示,公民會議的抽樣參與成員一定無法完全代表全體,但已經在過程中盡量做到公正、客觀。如有必要,也不排除再安排其他不同公民再做會議召開。另外,公民會議會因為議題的不同而影響民眾的表達方式,「所以我們會視情況改變主持方式,最重要的還是公民會議背後的精神。」

 除了面對面的公民會議,網路視訊的公民會議也同時舉辦,主辦單位還想了解線上公民會議操作的困難,也想比較面對面和線上會議的差異。北投社區大學副主任楊志彬說:「其實這次主要還是把焦點放在面對面會議,線上會議則是藉此測試北投居民對視訊開會的接受程度。」

 國外的視訊會議技術目前已趨成熟,但台灣由於大環境的限制與頻寬能否負荷的影響,可能會有不能同步的狀況。因此北投文化基金會就幫參與線上會議的十一位北投居民免費升級寬頻上網。楊志彬表示,如果未來線上會議能突破種種限制,就能擴大參與面,如弱勢族群就可多加利用它來發聲。

 目前公民會議在台灣還是初始階段,在公民抽樣、議題選擇、資料蒐集上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至少,做為社區討論公共議題的模範,且結合社區大學的社教功能與意義,北投居民已向前一大步了。
http://vita.fju.edu.tw/ShowNewsDetail.asp?no=20041021165547


發表由 hungtj 於 2004-10-20 08:00:00 (1521 人氣)

 「北投老街區的明天,創造我們想要的生活環境」公民共識會議日前在北投新民國中召開。此會議為台灣第一個有關「都市政策」的公民會議,也是台灣第一次試辦線上公民會議。這次會議的參與成員為不具備專業知識的北投公民,一起討論北投老街的何去何從。

 公民會議最早是由丹麥發展出來的一種民主參與機制。近年來由台大社會研究所科技、民主與社會小組引進,已試辦過「先驅性全民健保公民會議」,「代理孕母公民會議」等,主要是希望藉由公民對政策議題進行有效的辯論,提高一般公民對公共政策的參與,並集結他們討論後的共識觀點,做成報告,供日後決策參考。

 因為公民會議還屬民主的實驗階段,所以參與民眾對公民會議的精神主體未必了解透徹,會想尋求以前里民大會的討論模式。主辦單位北投文化基金會研究發展部專員張鈺微表示,我們不會預設立場,以前民眾習慣被會議程序操控,「但我們希望讓民眾知道他們才是討論的主導。」

 除了面對面的公民會議,網路視訊的公民會議也同時舉辦,主辦單位還想了解線上公民會議操作的困難,也想比較面對面和線上會議的差異。北投社區大學副主任楊志彬說:「其實這次主要還是把焦點放在面對面會議,線上會議則是藉此測試北投居民對視訊開會的接受程度。」

 國外的視訊會議技術目前已趨成熟,但台灣由於受大環境的限制與頻寬能否負荷的影響,可能會有不能同步的狀況。因此北投文化基金會就幫參與線上會議的十一位北投居民免費升級寬頻上網。楊志彬表示,如果未來線上會議能突破種種限制,就能擴大參與面,如弱勢族群就可多加利用它來發聲。

 這次公民會議為期五天,主要針對北投老街區的未來發展交換意見。與會的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研究所研究員王章凱表示,北投的定位不清,無法明確指出公共設施的需求,導致發展遲滯。會議首日民眾對老街區的發展討論已多所著墨,是要開發產業吸引商機如淡水小鎮?還是致力保存地方特色,善用溫泉資源?大家的意見紛雜,還沒有明顯共識。

 坐在旁聽席一整天的北投居民葉媽媽說,因為關心北投,愛惜這邊的居住環境,所以參加旁聽。她對會議成員的討論時而拍手讚同,時而發表個人意見。她說:「這樣的公民會議真的能代表全體公民嗎?」會議成員王同學也表示:「有的人一直說別人已經說過的話,實在有點浪費時間。」

 對此,張鈺微表示,公民會議的抽樣參與成員一定無法完全代表全體,但已經在過程中盡量做到公正、客觀。如有必要,也不排除再安排其他不同公民再做會議召開。另外,公民會議會因為議題的不同而影響民眾的表達方式,「所以我們會視情況改變主持方式,最重要的還是公民會議背後的精神。」

 目前公民會議在台灣還是初始階段,在公民抽樣、議題選擇、資料蒐集上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至少,做為社區討論公共議題的模範,且結合社區大學的社教功能與意義,北投居民已向前一大步了。


« 1 ... 3 4 5 (6) 7 8 9 »
關於北投文化基金會
北投之旅
北投文化基金會新聞櫃
Google Translate
郵政劃撥帳號
支持關懷不斷炊 長者好溫馨 愛心送餐募款

我們的郵政劃撥帳號:19558705
戶名: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歷年捐款芳名錄
關心核電議題,守護我們的家園!
facebook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PeiTou Culture Foundation

地址:112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南路一段45號之1 看簡圖 看詳細彩圖

電話:(02)2891-7453 傳真:(02)2896-2660 E-mail:ptcfmail@ms56.hinet.net

XOOPS release 20030626 網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