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總指標
年度工作
專案推動
北投文化基金會出版品
歷年專案活動網站
夥伴網站
最新新聞區塊
發表由 ptcfadmin 於 2004-10-15 11:26:00 (1759 人氣)

一、 前言
  近年來,國外發展了許多很細膩的直接民主方法,把公共利益的衝突之爭轉化為社區共同的學習過程,在尊重知性、共善價值的情境氛圍下,提升公共討論的品質,求取公共衝突議題的共識。\r

   當代政治學大師道爾(Robert A. Dahl) 認為,民主的程序,應該是要保證讓所有受決策影響的人,具有有效的機會來參與政治過程,且有平等的權利來選擇議題並控制議程;民主程序同時要求一種情境:必須讓所有參與者,根據充分資訊和良好理性,來對爭議的利益和必須管制的事務,發展出清晰的理解。哈柏馬斯(Habermas)認為,道爾所指出的最後這點要件,將民主指向於意志形成的論述性質;而公民瞭解公共事務的機會,以及政治的意志形成,則有賴於公共討論。

洪秘書長參加九月一日於立法院召開之座談會發言公民會議與社造條例草案的關連

   但是,誠如哈柏馬斯所言,當代民主體制的社會複雜性,卻使得這個民主要件難以充分實現。當代民主的瓶頸,在於將技術指導的知識專門化地運用政策決定與行政過程。這樣專門化的取向,使得公民無法利用必要的知識來形成自己的意見。知識的壟斷,使得具有特權可以取得相關知識來源者,能夠支配不具專業知識的公民,使得公眾僅能在只具象徵作用的政治,例如,選舉投票,稍獲慰藉。「順服於技術知識,使得那些具有專門化能力的人對公共機構操縱有力的影響。這些專家他們只受到極為有限的政治限制。將權力給予那些控制技術性資訊的人,威脅民主的原則,降低了公眾對許多公共政策選擇的控制」。\r

  為了打破「當代民主的瓶頸」,讓不具專業知識的公眾,能夠具有充分的資訊來進行公共討論,以提高一般公民對公共政策的參與,西方國家發展出許多民主參與機制的實驗,「公民會議」(consensus conference,又稱共識會議)的實踐經驗,尤其值得重視。這是由丹麥發展出來,逐漸推行到其他國家的民主參與模式,主要在促成社會公眾對政策議題進行廣泛的、理知的辯論。它邀請不具專業知識的公眾,針對具有爭議性的政策,事前閱讀相關資料並作討論,設定這個議題領域中他們想要探查的問題,然後在公開的論壇中,針對這些問題詢問專家,最後,他們在有一定知識訊息的基礎上,對爭議性的問題相互辯論並作判斷,並將他們討論後的共識觀點,寫成正式報告,向社會大眾公布,並供決策參考。在公民會議中,非專家的公眾,被提升到顯著的地位,是他們,而非專家,來界定什麼是重要議題;藉由專家提供的知識協助,他們在有訊息根據的基礎上,來評估政策議題所涉及的利益與價值衝突,並在爭議中試圖達成共識性的見解。這種民主實驗,對於我們思考不具專業知識的公眾,如何參與像全民健保這麼充滿「技術複雜性」的公共政策,具有啟示作用。\r

  丹麥是個強調共識政治與公民參與的國家,法律規定牽涉到倫理與社會議題的科技政策,必須要徵詢公眾的意見並讓公民有機會可以表達他們的意見。隸屬於國會的丹麥科技委員會(Danish Board of Technology),負責評估科技對社會與公民的影響,它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是在鼓勵與激發公眾對科技議題的參與討論,而一個重要的參與機制,就是公民會議。從1987年以來,丹麥針對各類議題已經舉辦了二十次的公民會議。鄰近的韓國與日本,也曾舉辦過公民會議。

  在台灣,公民會議首先由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科技、民主與社會小組於2002年引進國內,推動了「先驅性全民健保公民會議」、2004年「代理孕母公民會議」的實驗。因此,在台大社會所科技、民主與社會小組的全力支援下,北投文化基金會與北投社區大學攜手合作,於2004年推動一項社會民主實驗工程,引入「公民會議」操作模式,邀請關心北投發展的居民一同參與,進行更廣泛的社會試驗,為北投在地高衝突性的公共議題建立一套高民主的討論程序,將個人的私利與意氣影響減到最低,以型塑社區共識或社區營造協定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目前行政院已經通過了社區營造條例草案,提請立法院審議,在目前的草案精神之下,期望社區居民基於自主自治意識,針對社區公共事務,形成社區營造協定。未來社區居民將有更多參與和發動社區公共議題決策的權利,讓社造推動更加明確與順暢,以多數決議形成強制約束力。但是通過什麼樣的機制和方法來行使權利,進行公共討論,則需要更精細的設計以及培養更深厚的公民社會文化素養。公民會議即是營造協定的模式之一,希望將社造條例草案與公民會議操作經驗接軌,為社造條例的全面落實預作準備。


公民會議代表自行進行討論

   由於公民會議是審議式的、細膩的直接民主方法,能把公共利益的衝
突之爭轉化為社區共同的學習過程,在尊重知性、共善價值的情境氛圍下,提升公共討論的品質,求取公共衝突議題的共識,這正與社區營造條例的精神吻合。因此,我們嘗試以「溫泉博物館何去何從」為議題,實地操作社造協定公民會議。

二、 公民會議的運作程序
1. 議題的挑選:
  首先是挑選具有重大社會關切,需要政府政策回應,又具有爭議性的議題作為公民會議的題目。議題由主辦機構挑選。適合作為會議主題的議題,範圍不可太過廣泛,必須要能夠劃定界線。

2. 種子志工培訓營
  針對公民會議的種子志工培訓營,希望透過實際的討論與實際操作讓學員了解公民會議的原理,並具備實際操作的能力,因此課程著重公民會議操作的基本面。

3. 組成執行委員會:
  挑選適當的人選來組成執行委員會,負責組織與監督公民會議的進行。執行委員會成員的挑選,有平衡性的考量。公民會議既然是以尋求「共識」為目標,在這過程中,就必須讓相互衝突的不同利益與觀點能夠呈現。典型的執行委員會的成員組成,從身份來說,通常包括來自學界的專家、產業界、代表公共利益的社會團體,以及來自主辦機構的計畫執行人。

4. 挑選參與者:
  執行委員會組成後,一個重大的工作是在挑選志願參加公民會議的民眾來組成「公民小組」(citizen panel)。主辦機構透過公開的途徑,在擴及全國的報紙與廣播媒體,或網路上,刊登廣告,說明召開公民會議的目的與討論主題,徵求志願參加者。不過,有年齡的限制,通常設定為具有選舉權資格的年齡。願意參加的人,必須在報名信函中簡單介紹自己的背景(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與居住地),以及想要參加的原因。報名參加者很多時,執行委員會從志願參與的名單中,依據年齡、性別、教育程度、職業和居住地等人口特徵的構成上盡量呈現異質多元性,隨機挑選12-18人組成參與會議的公民小組。

5. 預備會議
  在正式召開公民會議之前,有預備會議的階段,讓公民小組的成員能有所互動,並熟悉他們所要討論的議題。預備會議通常利用兩次週末的時間來安排課程,由執行委員會選定與討論議題相關的背景知識文獻,供公民小組成員閱讀和討論,這些背景材料,通常要涵蓋\對討論議題的不同見解與觀點。透過閱讀與討論,公民小組對該議題有了一定的瞭解之後,形成他們要在公民會議中討論並詢問專家的問題。\r

6. 提出問題與挑選專家小組
  公民小組的成員自行提出他們想要瞭解的問題,通常涵蓋該政策議題領域的重要面向。針對公民小組所要瞭解的問題,執行委員會協助提出熟悉特定問題的專家小組名單,但公民小組可對專家小組名單作增刪。專家小組名單確定後,主辦單位要求專家針對公民小組的成員所要發問的問題,以一般公眾能懂得語言,準備口頭與書面報告。\r

7. 公共論壇
  正式會議的召開,通常三到四天,會議的形式,像個公共論壇,開放給媒體採訪,邀請國會議員和有興趣的一般民眾參加。會議的第一天,先由專家針對公民小組事先擬定的問題作說明,並回答公民小組在會場提出的問題。第二天,則由公民小組對專家小組進行交叉詢問,讓個別專家進一步闡述他們的觀點,也讓公民小組成員探究見解差異的爭論議題。交叉詢問完畢之後,公民小組自行進行討論,並準備撰寫最後的報告。

  在報告中,公民小組力求對爭議性議題得到一致性的見解,但也指出他們無法達成共識的部分。公民會議的最後一天,公民小組向專家、聽眾和媒體公佈他們的報告。在報告正式公佈之前,專家有機會可以對報告內容澄清誤解和修正事實錯誤的部分,但他們不能影響公民小組所表達的觀點。


三、 公民參與、公共討論和訊息傳播
  公民會議的結論,對政策並無拘束力,但正如一位研究者指出的:「它們讓立法者知道選民對重要的問題站在什麼立場」。

   公民會議創造一個專家與非專家之間,以及不同的觀點和價值立場,在公共論壇中,相互溝通與辯論的場域,使非專業的公眾,能在與專家的相會中,獲得必要的知識,並在有訊息根據的基礎上,對影響重大的但充滿爭議的議題,能夠判斷並盡量調和衝突的觀點。

公民會議代表合影

  正如一位公民會議代表說:「在未參加公民會議之前,我以為它像里民會議的翻版,雖然獲准參與,但興趣不高,更想不到會有什麼結果出現,及致參與之後,先聽專家介紹它的產生經過,意義內涵,以及世界國家實施情形,給我上了豐富一課。特別是會議進行中的角色扮演,與專家對談更覺趣味盎然,我認為這是教育也是一種訓練。」

  「公民會議是一種新機制,屬於新智識領域,主辦單位提供的資料充足,使我們不具專業智識的代表,能夠具有充分的資來進行公共討論。並且從學習中瞭解民主時代除了議會政治之外,另有發聲機制,可以提高公眾對許多公共政策的參與和重視。」\r

  公民會議的參與模式,對於我們如何發展具有創新性的公民參與、公共討論和訊息傳播,是一條值得嘗試的途徑。

(原文刊載自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第三十三期電子報(2004/10/15))


發表由 ptcfadmin 於 2004-09-30 11:19:00 (2190 人氣)

世界衛生組織於1978年阿瑪阿塔宣言 (Alma-Ata )中強調:健康是人類最基本的權利,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已,政府和人民共同負有健康責任。藉由落實基層保健醫療來促進民眾的健康,以達成全民健康的目標(Health for All),強調運用民眾全力參與的策略來共同創造一個持續性健康的環境。世界衛生組織於1986年加拿大渥太華舉行第一屆健康促進國際研討會並發表渥太華憲章,世界衛生組織歐洲總部提出「健康城市」計畫。當時將健康促進定義為「促使人們增進其掌控和改善本身健康能力的過程」,並提出健康促進之行動綱領:
一、建立健康的公共政策。
二、創造支持性的環境。
三、強化社區行動。
四、發展個人技巧。
五、調整衛生服務的取向。

  其實際作為有賴社區居民自主行動及經營,以健康促進為職責、創造有利健康的環境及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方能達到健康的永續經營。健康促進的活動強調由兩方面著手:
1.個人需採取適當的行為,自己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態,是預防工作中最根本且最重要的部分;
2.政府和民間機構需要積極制定政策、創造健康環境,提供適當的健康服務等,則預防工作才能做得徹底(柯任桂,2002)。

健康促進是目前公共衛生所要追求的一個理想,也是一種新的策略、新的工作方法。

  Hancock 及Duhlru將「健康城市」定義為:「持續地創造並增進城市之物理及社會環境,同時強化其社區資源,使人們能夠相互支持,實行其所有的生活功能,並達到最大的潛能」。強調健康決策過程的重新建構,並將權力轉移至地方層次,主要目的在於減少健康不平等,保護環境,加強社區行動,以及將健康意識置於都市政策之議程中。而更具體的描述理想的健康城市,應符合十一項品質如下:\r
一、 乾淨、安全、高品質的生活環境。
二、 穩定且可持續的生態環境。
三、 強而有力且相互支持的社區。
四、 對影響生活和福利之決策具高度參與的社區。
五、 滿足城市居民的基本需求。
六、 市民能藉多元管道獲得不同的經驗和資源。
七、 多元化且具活力及創新的都市經濟活動。
八、 能保留歷史古蹟並尊重地方文化。
九、 是一個有特色的城市。
十、 提供市民有品質的衛生和醫療服務。
十一、 市民有良好的健康狀況。

  隨著台灣經濟的發展,與疾病型態的改變,社區居民對健康需求的層次亦不斷提高,健康促進已成為全民健康的主要策略。因此,行政院衛生署於1998年開始試行辦理社區健康營造計畫,1999年正式推動社區健康營造計畫,台北市也在2002年宣示為「健康城市元年」,利用社區發展的方式,來完成健康促進之行動(陳靜敏,2002)。至2004年全國已經成立256個社區健康營造中心,部落社區健康營造中心46個,總共302個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全台灣共369鄉鎮,幾乎快達一鄉鎮一健康營造中心的目標。同年,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社區健康營造輔導計畫」因應而生。

建立證照制度的目的及重要性
   在健康促進的過程中,需要專業者與一般民眾共同來檢視社區健康的因素,釐清社區的健康問題,並且一起解決社區健康上的問題。以目前投入社區健康營造人力的狀況而言,建立社區健康營造執行者專業證照制度為當務之急。專業證照制度之所以受到重視,完全在於專業化的發展;所謂「專業」是指需要接受高深教育及特殊訓練的專門職業(謝麗紅,1999)。李怡娟(1998)對社區健康營造專業者角色提出見解,除了本身有專業能力,若能將所有資源與需求互相串連,使得每個人在一支持性健康環境中,扮演著助人、自助及互助的角色,並藉著各個專業的合作,共同朝此目標前進,即能成功營造出健康大台灣。部份學者卻對促成健康推廣之方式有不同的看法。在美國,對健康促進的定義可分為兩學派,一派強調的是個人健康生活型態之實踐,另一派則以社區發展或更廣的環境改善為主(李蘭、陳富莉,1998)。

  國內的302個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各自擁有為數龐大的專業者及保健志工,參與推動社區健康促進,其健康促進專業素質值得長期培訓提昇,更重要的事,如何誘導其對於社區健康觀念、行為的自主性改變,營造社區健康的團體組織,是推廣健康促進策略之基礎工作。同時,培訓與專業證照的結合,提升社區健康營造執行者專業能力,有助於我國在提昇社區健康促進及疾病防治之知能、促進社區民眾之健康生活,因而成立健康促進人員培訓暨認證體系,提供高品質的社區健康促進服務、教育訓練及研究發展等等。
社區健康促進人員培訓暨認證的建立的重要性為:
一、 證明個人在社區健康營造執行者專業領域的認知與技能。
二、 教育社區居民採取有益健康的行動及生活方式。
三、 促進專業的發展。
四、 了解對專業認證自我肯定的價值。
五、 確認社區健康促進師專業認證的地位。
六、 強化專業訓練。
七、 建立繼續教育制度。
八、 提升社區健康專業認證的價值。

社區健康促進人員的角色
   社區健康促進人員(community health worker)必須真正了解所服務社區的特性及健康需求,且能夠取得當地民眾的信任,最有利的情況勢工作人員本身居住於所服務的社區中,或來自所服務的社區中,能夠積極參與當地的組織或社團,透過個人或社團的參與,結合社區中有效的資源來強化社區力量,共同解決社區內的健康問題(李怡娟,1998)。台灣社區健康促進人員培訓暨認證辦法目的在於建立高品質的實務制度,以確保技能和知識的與日精進以及提供專業實務。透過社區健康促進人員證照制度的建立、執行與維持以及透過科學性、倫理性、與藝術化的專業訓練和繼續教育的推廣,提升從事社區健康工作者實務的品質。社區健康營造人員專業認證設計理念為促進社區民眾之健康、推展社區之預防保健服務、創造社區健康環境、整合醫療資源與社會資源。社區健康促進人員負責推動營造健康社區、健康城市,其職責如下:
一、 鼓勵社區民眾參與社區健康營造。
二、 提昇社區民眾健康生活之能力。
三、 推展社區之預防保健服務。
四、 營造支持性健康環境。
五、 整合健康各項有關政府及民間資源。
六、 其他社區健康促進事宜。

李怡娟(1998)認為社區工作者功能和角色可以是:\r
一、 幫助者:實際提供服務給需要者。
二、 輔助者:促使民眾發揮個人潛能,更具自信心。
三、 支持者:能夠鼓勵、聆聽、陪伴、討論及提供指引。
四、 保護者:防止有人受到傷害,如隔離暴力者及情緒不穩定者。
五、 磋商者:替民眾爭取更多資源和服務。
六、 協調者:排解衝突及糾紛。
七、 資源整合者:策劃及發動社區民眾加入服務行列。
八、 社區聯絡者:藉由良好公眾形象及公共關係來尋求及擴充資助來源。
九、 倡導者:爭取合理的政策修訂或制定。
十、 社區教育或訓練者:提供相關訓練及知識。

台灣社區健康促進人員培訓暨認證辦法將社區健康促進人員分為三個等級(第三條),其角色為:
一、 社區健康促進員:擔任社區健康促進的執行者、推動者、發現者。
二、 社區健康促進士:擔任社區健康促進的帶領者、企劃者、代言者。
三、 社區健康促進師:擔任社區健康促進的研發者、教育者、輔導者。

社區健康促進人員培訓暨認證辦法
  基於社區健康促進人員培訓暨認證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台灣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中華民國體育學會、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台灣公共衛生學會、台灣社會改造協會、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等社區健康促進團體,積極推動社區健康促進人員培訓暨認證辦法,經過多次的協商籌備工作會議的討論修正,在2004年7月31日,第二次社區健康促進人員推動委員會議訂定「社區健康促進人員培訓暨認證辦法」,社區健康促進團體各推派一人參與推動委員,組成推動委員會,負責推動社區健康促進人員培訓暨認證事宜,並推舉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陳錦煌理事長擔任召集人。召集人對內綜理督導培訓暨認證事宜,兼任教育及審查委員會主任委員,並擔任推動委員會、教育及審查委員會主席,對外代表社區健康促進人員推動委員會。

   社區健康促進人員推動委員會以地域性及專業性專家為原則為考量,聘請各相關學術團體推派專家學者一人以及李蘭老師、黃松元老師、胡益進老師、鄭惠美老師、郭憲文老師、林麗鳳老師、陳靜敏老師、胡淑貞老師、李明憲老師、李怡娟老師、蔡秀娟老師、洪德仁老師等共計21人,擔任教育及審查委員,組成「社區健康促進人員教育及審查委員會」,功能為:\r
一、 審核社區健康促進人員認證。
二、 規劃社區健康促進培訓研習、繼續教育課程。
三、 研發社區健康促進機制,提出相關策略。
四、 認證推廣行銷事宜。
五、 其他社區健康促進事務。

社區健康促進人員資格及認證標準
  疫病的防治和健康的促進面臨的是多元的問題和議題,其資源網絡也是跨越官方、民間、專業、非專業領域,能做好跨領域的合作,就能奠定健康經營的基礎。過去的「危機處理」思考,仍存在太多由上而下的指令模式,是否足以適應今天的疫病防治,值得我們深刻省思。現在我們應當採取雙向溝通的「新合作治理」(new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強調公、私部門與社區、非營利組織、專業團體形構共同治理的網絡關係,結合鄉鎮公所、衛生所、醫療診所藥局、社區團體、志願服務團體等在地資源,建構「社區健康資源網絡」。透過緊密的互動和互信,建立起資訊流動、資源互補、機動分工、同舟共濟的平台。民間的社區組織如何與非營利專業組織 合作互動,產生更「有機」的關聯,增強社區和民間組織的動員力量,也是對抗疫情擴散的「後衛」。個人也應當體認到:對於公共風險的承載,不能夠被認為是「別人」、「他家」或「政府」的事,每一位公民都有他的權利和義務,共同學習來分攤風險,甚至於導向正向的健康生活促進的理想。

  我們必須藉由「多元化專業團隊」、「跨領域專業者」、「在地的生活者、參與者」的概念,建構完整的「社區健康促進人才網絡」:
一、 社區衛生專業者,包括醫師、護理師、藥師、衛生教育相關人員、社工師、心理師、復健人員、營養師等,並且與醫院各個部門建立經常性聯繫管道。
二、 跨領域專業者,包括文化、生態、教育、產業、學校、社會福利等社區團體、志願服務團體等在地資源。
三、 社區空間專業者,包括建築、都計、景觀專業者。
四、 在地的生活者、參與者,熱心的居民、保健志工等,擁有在地生活者智慧。

因此,社區健康促進人員資格及認證標準為:
一、 社區健康促進員:完成各項社區健康促進研習課程(含理論及實務)達40小時以上,通過甄試,願意參與社區健康促進之志工。
二、 社區健康促進士:
1. 社區健康促進員積極參與社區健康促進之志願服務工作滿5年(至少300小時),並參加進階社區健康促進相關繼續教育或研習達40小時以上,通過甄試者。
2. 大學以上學歷資格,具有2年以上社區健康促進實務經驗,並完成進階社區健康促進研習課程達16小時以上,通過甄試者。
3. 地方行政人員具有社區健康營造相關資歷一年以上,並參加社區健康促進繼續教育16小時以上,通過甄試者。
三、 社區健康促進師:
1. 凡領有國家機關所發之「師」級證書者,並有社區健康促進實務工作5年,提出證明者。
2. 凡領有國家機關所發相關社區健康促進之「師」級證書者,並有社區健康促進實務工作2年,提出證明者。    
3. 具有社區健康促進學術領域之大學講師教職以上或衛生行政單位薦任職務2年以上,曾主持規劃、執行社區健康促進推廣活動、教育訓練及研究達3次以上,並有相關著作,提出證明者。
4. 推動社區健康促進績效卓越,且曾經擔任中央或地方政府社區健康促進諮詢顧問5年以上之專家,曾主持規劃、執行社區健康促進推廣活動、教育訓練及研究5次以上,並有相關著作,提出證明者。

培訓及繼續教育課程
  社區健康促進人員培訓、繼續教育與換證結合,培訓、繼續教育課程設計分為初階及進階課程,以維護社區健康促進的專業服務水準。認證書之效期及換發規定為:
一、 社區健康促進人員證照資格之效期為5年,期滿應重新辦理換發。5年內需參與社區健康促進活動、研習和繼續教育達100小時,其中繼續教育課程至少60小時,得於期末交出第一作者成果報告2000字及成果照片5張,可抵繼續教育6小時,最多5篇為限。
二、 繼續教育課程累積未達100小時,應重新參加甄試及審查其證照資格。培訓、繼續教育的規劃設計及執行,是由社區健康促進人員教育及審查委員會負責。初步擬定初階課程規劃包含有:社區健康營造理論與基礎課程、社區空間營造的基本技能課程、社會工作課程等等;至於進階課程方面,主要設計為:社會工作、健康促進、實習課程等等。   

結論
   社區健康營造投入的人力狀況而言,政府及民間單位都有專業認證需求。社區健康營造專業人員,經過專業訓練及嚴格甄選通過考試,實地進入社區,評估社區特性及健康需求,結合社區資源,賦權於社區居民,共同解決社區健康問題,強化社區居民健康行為,輔導衛生局、衛生所、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營運及困難,建立社區健康營造監測與評價,方能呈現社區健康營造專業人員專業,進而達到健康社區、健康城市、健康台灣的理想,這有待我們共同的努力。

(原文刊載自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第三十期電子報(2004/09/03))


發表由 hungtj 於 2004-09-27 20:13:01 (1888 人氣)

近日有機會和醫界新血陳炳仁醫師、莊海華同學、林志錚同學一起討論搶救樂生聯盟,更深刻的感受到樂生療養院拆除的決策,令人痛心不已。

大家知道隨著捷運新莊線機場工程持續進行,現有建物即將拆除,國內的醫學生、史蹟、建築、社區營造學者和院民們,發起保存呼籲,日本癩病文化財學者的昭和女子大學武田昭子教授等,也表達高度的關切。雖然文建會對此議題的重視,要求地方古蹟保存的主管機關:台北縣政府文化局儘速召開古蹟審查會議,但是,文化局、施工的捷運局卻一再拖延指定古蹟審查,反而加速工程進行,樂生院即將毀於一旦,令人同聲嘆息,也多一份悲憤。

這樣牽涉到無數弱勢的院民生活、關懷古蹟保存的各界人士的公共議題,一直要到今年九月,文建會主動關心,到現場召開協調會,讓文化局、捷運局直接向大家說明,院民說:這是一、二十年,把樂生療養院規劃為捷運機場以來,第一次對直接影響權益的院民的公開說明會。這又讓大家要深刻地省思:這個在民主的國度中,我們操作的「民主程序」。

當代政治學大師道爾(Robert A. Dahl) 認為,民主的程序,應該要保證讓所有受決策影響的人,具有有效的機會來參與政治過程,且有平等的權利來選擇議題並控制議程;民主程序同時要求一種情境:必須讓所有參與者,根據充分資訊和良好理性,來對爭議的利益和必須管制的事務,發展出清晰的理解。哈柏馬斯(Habermas)認為,公民瞭解公共事務的機會,以及政治的意志形成,則有賴於公共討論。

但是,當代民主的瓶頸,政策決定與行政過程的高度專門化,使得公民無法利用必要的知識來形成自己的意見,造成政治的壟斷,使得具有行政知識者能夠支配不具專業知識的公民,一般公眾僅能在只具象徵作用的政治行為,例如,選舉投票,稍獲慰藉;或以街頭運動,表達內心的反對。

因此,近年來,國外發展了許多很細膩的直接民主方法,把公共利益的衝突之爭轉化為社區共同的學習過程,在尊重知性、共善價值的情境氛圍下,提升公共討論的品質,求取公共衝突議題的共識。台灣有了「選舉投票」的民主,距離這樣的理想民主,卻還有一段漫長的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r

我很佩服青年樂生聯盟的年輕伙伴們,喚起大家對於弱勢族群關懷、對於公共議題理性操作、對於不公平待遇的內省,成為當今的清流,也成為台灣邁進真正民主的里程碑。

此外,我認為保存樂生院具有多重的意義:
一、樂生院應有公共衛生歷史地位及待遇,讓文化資產與捷運能和平共存。
二、正視疾病隔離政策的正當性,以前的癩病、AIDS,去年的SARS,都因為人類的無知和恐慌,施政者以公眾安全為藉口,粗暴地將罹病的同胞隔離起來,造成罹病者遭受莫大的歧視和不安,事後再再地證明:適當的醫療,加上自主健康管理,大多足以保障一般公眾,讓我們必須正視、反省疾病隔離政策的正當性。
三、日本多摩全生園採「人權森林」概念全區保存,以讓後世能身歷其境感受過去時代對癩病患者不合理的強制隔離是在怎樣的環境中發生。讓後人有機會省思、學習健康平等權,這不正是世界衛生組織一再強調的「Health for All」的實踐嗎?

當然,樂生院的保存讓我們也要付出代價,像工程的變更,多支出工程費用16億元;延長工期,讓交通擁塞不便,民眾交通的痛苦指數延長;但是,作為一個文明的國家,民眾和政府必須省思文化與經濟、主觀與尊重、歧視與平等,當中的衝擊和對立,可否經由對話和討論,尋求諒解與同理,這個廣大的公共空間可以促進在地社區參與的面向切入,關係到下新莊地區區域發展的各種創意的可能性。

花蓮慈濟醫院建院期間,樂生院院民把一輩子辛苦、微薄的手工收入,可說是終老的老本,無私地捐獻出來,濟貧施醫,證嚴法師尊稱為「樂生菩薩」。現年82歲的金義楨伯伯,超過半世紀的悲慘歲月,不但沒有擊垮他,在宗教的薰陶下,反而讓他多一分慈悲喜捨,成為台灣捐款濟助中國痲瘋病患的第一人,他說:「痲瘋不是原罪,生病也不是宿命。我們雖然有病,卻努力活出人生的價值,我們只希望被社會了解與認同。」

現在樂生面臨關鍵的危機,11月底樂生新院區完工後,替代方案的可行空間,將越來越小,搶救這個公共衛生古蹟的黃金時間,將斷送在繁複的行政流程以及政府的相互卸責之中。樂生也面臨關鍵的轉機,藉由年長的院民和年輕的醫學生的攜手、專業和非專業的對話,讓我們心靈感動,看到了希望,樂生也見證台灣成為文明國度、民主社會與公民平等權的歷程。

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參與,支持樂生聯盟對行政院提出三項呼籲:一、督促台北縣政府完成指定古蹟程序,莫再互踢皮球;二、行政院協調捷運暫緩施工,避免史蹟定位未明前造成永久破壞;三、由行政院協調研擬替代方案,盡速找出原地保存下工程方與文化資產雙贏之解套模式。

青年樂生聯盟準備彙編各界關懷樂生的文字及圖像,成為專輯,留下珍貴的紀錄,也作為未來繼續推動保存工作的說明文案,我衷心邀請大家小額捐輸贊助,一起陪樂生走向未來,見證公義與平等。


發表由 ptcfadmin 於 2004-08-20 11:11:00 (1482 人氣)

 台灣是由多族群構成之移墾社會,各族群無論先來後到,皆為台灣帶來多采多姿的文化風貌與旺盛生命力;然而長久以來,客家語言、文化於其他強勢文化的擠壓、同化下,已經日益喪失其生命力;因此,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提出客家文化創新育成計畫,旨在復甦地方客家活力,號召生活在都會區之客家子弟,熱烈參與客家事務,以客家文化共同參與都市主流文化之創造;同時,動員地方客家族群,本其住民參與之社造精神,共同推動客家文化保存之傳承工作,落實客家語言文化振興,創造快樂、自信與尊嚴之客家族群。

  同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也委託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成立「創新育成專案輔導中心」,輔導客家事務創新育成共24個子計畫的社團組織,依其性質,分為:藝文類、客家產業行銷類、客語類、校園社團類、網路科技類,我們秉持以陪伴成長、創造對話、鼓勵創新、宣導行銷、進度整理與匯整為五個主要目標,學會安排

工作坊培訓、論壇講座、督導訪視、年度質性評估、編輯資源手冊等等。

  我們依實際需求,搭配各領域所需之諮詢顧問。每計畫點至少會有一個顧問輔導諮詢,由輔導顧問親自造訪計畫點作實際之堪察與評量,輔導中心藉由和輔導顧問群的交流提昇對於計畫點工作的認知,建立各地計畫點與營造中心之聯繫橋樑。參與的鍾喬老師、蔡建福老師、鍾寶珠老師、黃麗霞老師、黃世輝老師、陳板老師、馮天蔚老師、王本壯老師、劉慧貞老師和洪德仁老師等,經由密集地協調互動,讓彼此交流,能夠一起討論互相激盪,凝聚陪伴成長的共識。

  學會積極導入「客家事務青年育成工作營」,讓更多年輕人的參與及傳承,使客家文化事務有更多新血投入關心注意。藉由一系列觀念性的講座,加強學員的社造觀念與對於客家文化的瞭解。社區參訪的行程,讓學員到第一線與社區及客家文化創新育成輔導團隊互動,有實際體會。參訪後的心得讀書會則是由督導帶領,進行社區現況分析、思考社區課題,以研擬後續執行策略。此外,如果學員有興趣,可以另提企畫案,體驗與社區團隊合作營造之過程,學會亦將支援其操作資源。

  正如差事劇團團長鍾喬老師所說的:我們要採行開放、互動的機制,其目的僅在促成客家「創新育成」團隊的對話,並希冀形成較完整的客家文化圖像。團隊之問的互動及互助,是促成主導單位(客委會)進一步思索客家文化現身的首要前題。

   承蒙!恁仔細!勞力!多謝!  

(原文刊載自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第二十九期電子報(2004/08/20))


發表由 hungtj 於 2004-06-28 15:39:09 (2184 人氣)

臺北市國寶級護理長的心情故事--專訪北投區衛生所陳清惠護理長

北投區衛生所二樓樓梯口朝護理室放眼望去,即可明顯看到一位身材特殊(渾圓豐厚)的護理同仁正伏案專注地忙碌著,她就是人稱˝胖胖護理長˝的陳清惠護理長。她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異於常人的福態身材及熱誠堅持、守法守分的專業精神,令人「過目難忘」。

陳清惠護理長是由外科臨床(開刀房)轉入基層護理行政而從事社區保健服務已逾33年。她的為人豁達、處世不茍,對基層公共衛生護理行政的經營理念有獨到的見解與堅持;凡事以民眾的立場思考,用「歡喜做、甘願受」的無私奉獻態度,合法合理合情的幫民眾解決健康問題,獲得社區民眾回應而享受成就感的滿足,這即是支持陳護理長一路走來無怨無悔與對社區民眾服務熱誠不減的原動力。

陳護理長是在五年前被調派到北投區衛生所,係懷著「心不甘情不願」的鬱卒心情就任,經長官的鼓勵、支持與自己短暫的調適後,便從此愛上了好山好水的北投區,將心中的怨氣轉化成耕耘社區衛生保健的力量。首先以一步一腳印的方式引領同仁進行社區健康調查、評估、診斷,蒐集社區環境與居民特性,分析、瞭解民眾健康需求,作為爾後提供衛生保健服務參考。又積極地與市立陽明、關渡、中興、臺北榮總、振興、和信、國軍北投等醫療院所,及區公所、里辦公室、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北投基金會等區級機構合作,規劃定期提供便利民眾的定點保健活動;將衛生所的防疫保健業務由被動轉為主動,慢慢地讓社區民眾認知到衛生所的功能,並養成平時注意衛生保健的習慣。近兩年來,舉辦的定點保健服務已達平均每個月20場次,預期成效也逐漸顯出,而能在多次區政會報及各種活動中得到區長公開的肯定與讚賞。

陳護理長雖有特殊的福態,但卻是動作靈活「身輕如燕」、頗為健談;在護理室入口處問她「最感謝的長官」時,她說:「我對我的長官都很感恩!」信手將週遭的物品收拾,又感性的蹦出一句:「我最感念的長官是前任所長林上青醫師,她在我內心最鬱卒時刻,不斷地給我鼓勵、打氣,讓我在最短時間內掃除陰霾,適應新環境,迎接業務上的挑戰。」,又說:「也感謝現任的藍孝芬所長,她讓我們保留在業務上的自主與發展空間。」在不到二分鐘,已將桌面收拾得乾乾淨淨,又走到了我面前招呼˝開講˝。

問她「近幾年來最深刻的事」,她想了想如此敘述:去(92)年SARS侵襲臺北市的四、五月間,當時國內對SARS所知不多,北投區榮總負責收容、治療染SARS病患,附近居民擔心隨時有疫情傳播的可能而恐慌,又北投十幾個社區內有大陸、東南亞等疫區回國的居家隔離個案,除各里段隨時需要疫情監控外,每日還要對居家隔離個案實施體溫三測、供餐、代收垃圾、心靈照護等生活上的協助,因為人人聞SARS色變而一時間無人志願出來幫忙,衛生所同仁只好天天加班到晚上10點多,設法為解決居家隔離民眾生活問題及疫情監控。在持續二週餘的龐大工作量與時間壓力下,使同仁出現疲態、瀕臨累倒,而卻幾無可支援的人力加入;陳護理長乃與陳秀隆秘書商議建請區級防災指揮中心協助,由區長統籌區內資源、人力以共同投入抗SARS工作,減輕護理同仁負荷。後來區級防災應變小組啟動,區長整合區級相關機構配合分工投入社區抗SARS保衛戰;其後又有志工加入協助,紓解了同仁困境。「在資訊全然不足又得不到支援的情況下,必須要求同仁一起去面對、執行不可預知期限與結果的任務,是我感到最深刻的事。」也是因為護理同仁一起出生入死,培養出了革命情感,讓彼此爾後更能珍惜相處的緣分,相互體恤,感情更加融洽。

有一次陳護理長加班到晚上10點多,回家時在北投捷運站遇到一對來自中南部拿著竹圍地址的阿公阿婆,這對未曾自己搭乘過捷運的阿公阿婆不知何去何從、無助地四處望著,陳護理長雖然已很疲憊但也主動地上前詢問並給予協助,不但詳細地告訴他們怎麼去、親自送他們搭上往淡水方向的捷運,而當天自己回到家已快12點了。實在有夠熱心的!

由訪談中知道護理同仁非常敬愛陳護理長;多位受訪同仁都表示:「護理長為人隨和、做事用心,時常為我們著想、關懷我們的日常生活,幫助我們解決業務上的問題,且會隨時像媽媽一樣(雞婆)的叮嚀,使我們備感溫馨,只可惜阿長已經63歲,再過二年就要退休了!」霎時空氣中充滿了淡淡的憂愁,有位同仁突發奇想地說:「阿長熱心社區保健事務,人緣又好,乾脆出來選里長、選議員。」其他同仁也附和起來,一時間「選里長」、「選議員」的呼聲此起彼落,就好像是競選發表會。只見陳清惠護理長面帶微笑,輕鬆自若地說:「我要做到68歲,等你們通通退休了我才要退休。」嘿!嘿!嘿! 。於是,護理室瞬間又恢復了往日和諧的氣氛。

這就是基層公共衛生護理行政閱歷最豐富、令人一見難忘,人稱˝胖胖護理長˝的北投區衛生所陳清惠護理長,也是臺北市碩果僅存的國寶級護理長辦公室心情故事。(陳清惠護理長很可能也是全國現職基層公共衛生護理行政中最資深的護理長,有興趣的話可以再查證。) (文:洪德仁/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 1 ... 8 9 10 (11) 12 »
關於北投文化基金會
北投之旅
北投文化基金會新聞櫃
Google Translate
郵政劃撥帳號
支持關懷不斷炊 長者好溫馨 愛心送餐募款

我們的郵政劃撥帳號:19558705
戶名: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歷年捐款芳名錄
關心核電議題,守護我們的家園!
facebook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PeiTou Culture Foundation

地址:112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南路一段45號之1 看簡圖 看詳細彩圖

電話:(02)2891-7453 傳真:(02)2896-2660 E-mail:ptcfmail@ms56.hinet.net

XOOPS release 20030626 網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