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總指標
年度工作
專案推動
北投文化基金會出版品
歷年專案活動網站
夥伴網站
最新新聞區塊
發表由 hungtj 於 2006-07-17 18:54:33 (2272 人氣)

社區營造觀點的文化創意產業

洪德俊/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
洪德仁/社區營造學會秘書長,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由於文化對產品或服務所帶來的莫大附加價值,世界各國都制訂相關的文化產業政策,希望藉著文化、創意(智力)、科技,形成一個文化產業集群,帶動本國的國際競爭力,同時,也擴大自己國家的文化影響力。

一、文化產業的發展
   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的「文化產業」(cultural industry)網頁上所公布的資料,全世界的文化產品(例如:印刷、文藝、音樂、廣播與電視、視覺藝術、電影、影像、電玩、運動等)交易,從1980年的953.40億美金到1998年的3879.27億美金,已經有數倍的成長。1996年,文化產品更成為美國最大宗的輸出品,超越其他的傳統產業(包括汽車、農業、或是航太與軍火等)。美國、英國、中國、法國、德國、日本皆為文化產品的輸出大國。因此,各國也都制訂相關的文化產業政策,希望藉著文化、創意(智力)、科技,形成一個文化產業集群,帶動本國的國際競爭力。1999年5月19至21日在德國Essen舉行歐洲文化產業會議(Kongress Kulturwirtschaft in Europa),來自22個國家的250位參與者,討論文化產業在歐洲城市與地區成功發展的模型及其條件因素,並通過了「埃森宣言」(Essener Erkl?rung),這也顯示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性。

二、文化、創意、科技、產業
  作為一個國家的文化產業,社會的經濟與政治的體制,會影響到產業政策的規劃方向與資源分配。費萊(Frey, B.)認為:極權政府之下的藝術種類型態比較少,但是品質卻較高。極權國家所支持的藝術原型多半是高聳的紀念碑(可以包含建築物、交響樂團、戲劇團體等),但是,有些是隱藏性的,有些卻美麗動人。相對地,地方分權的民主制度下的藝術補助,雖有較多種類的文化活動獲得補助,卻在品質上的變化性卻不是很多(蔡宜真、林秀玲譯,2003)。文化產業的分類,基本上有兩大分類模式:一是「生產鏈」模式,指的是以文化的生產、物流、交易、消費等連結過程,對不同文化產業進行分類;另一則是「產業結叢」模式,指的是細部建構各文化產業的核心產業活動與周邊產業活動(劉維公,2004)。

  今天,科技、尤其是資訊科技,深深的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影響著文化產業。柯司特(Castells, M.)在他的巨作「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中提到,我們的世界,以及我們的生活,正被全球化與認同的衝突性趨勢所塑造。資訊技術革命與資本主義再結構,已經誘發了社會的新形式──網絡社會。而網絡社會的特徵則在於策略性、決定性經濟活動的全球化、組織的網絡形式、工作的彈性與不穩定性,以及勞動的個人化;也在於普遍、相互關聯與多樣化的媒體系統所建構的真實虛擬的文化(culture of real virtuality),及由流動空間與無時間性的時間的所建構的,生活、空間與時間的物質基礎的轉化,而成為支配性活動與控制菁英的表現。依照這個看法:塑造我們世界的技術──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正受到挑戰,且最終將依其文化、歷史與地理條件的不同,自其來源的多重性被轉化(夏鑄九等譯,2002)。

  哈佛大學教授考夫(Caves, D.)在「文化創意產業:以契約達成藝術與商業的媒合」一書中提到:相較於經濟結構中其他較不重視創意的產業,創意工作者展現在他們的產品、服務及創作過程中的偏好,其實是有著實質且系統性的差異,這些差異就是創意產業與其他產業的不同之處,即使同屬創意產業他們彼此也存有的根本差異。創意活動之基本經濟特性:需求之不確定性(無法預料)、創意工作者重視其作品(為藝術而藝術)、創意商品需要多元的技能、區隔性產品(無窮變化)、重直性區隔之技能、時間就是金錢、耐久性產品與耐久性租金(藝術不朽)(仲曉玲、徐子超譯,2003)。

  文化創意產業的「文化」,是世界各國都想要主導的重點,擴大其國家的影響力。其中,「認同」(identity)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例如:世界各地的人們看到「龍」的圖騰,大概會想到中國。認同是人們意義與經驗的來源。從社會學的觀點,我們很容易同意這個事實:所有的認同都是建構的。真正的課題是,認同是如何、從何處、由誰、以及為什麼而建構的。認同的建構所運用的材料來自歷史、地理、生物、生產與再生產的制度、集體記憶及個人的幻想以及權力機器及宗教啟示等。但個人、社會群體及社會,依據根植於其社會結構及時間/空間架構所產生的社會意志及文化計畫,處理了這些材料,並重新安排它們的意義。柯司特(Castells, M.)建議一個假設性的看法:一般而言,集體認同的建構者及其建構的目的,大致上便決定了這認同的象徵性內容,以及它對接受或拒絕這個認同的人的意義。由於認同的社會建構總是發生在一個為權力關係所界定的脈絡裡,柯司特提議將打造認同的形式與起源區分為三種形式:正當性認同、抵抗性認同、計畫性認同(夏鑄九等譯,2002)。

三、社區營造觀點的文化創意產業
  在全球化的同時,地方的文化創意產業具有保存、發揚、創造屬於在地的文化,所建構的認同過程;從社區營造的觀點,我們認為文化創意產業有以下幾點的意涵:
  1. 在政策形成時,國家資源的分析、相關企業、NPO、文化專業人士等的參與,形成共識,並參與政策的執行,是一個重要的機制。

  2. 全球化趨勢帶來的文化認同危機或轉機之過程中,如何評量國家的資源,用屬於自己的方式(正當性認同、抵抗性認同,計畫性認同),建構認同的意義,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3. 分析產業模式(生產鏈模式、產業結叢模式),再依照網絡社會的特性,充分掌握每一個「創意」活動,是競爭的關鍵。

  4. 文化相關的知識之深度、廣度,需要我們長期的努力去發覺、累積、拓展、創新。

  5. 具有創新、獨特性的文化創意產業之形成,必須根植於在地環境、基礎建設、人文歷史等的持續發展之基礎上,也就是社區的聯結有其重要性。

  6. 經營管理應考量地區的環境與開發問題,整合區域開發計畫或觀光發展計畫,加強公共空間與公共設施的品質,提升地區的生活機能。

  7. 有效的經營管理系統需由所有的權益關係人(stakeholders)參與,特別是社區的參與,以達成共識。

  8. 跨領域(multidisciplinary)與跨部門(cross-sectional)的合作,有其必要性,雖然難免會有做法或觀念上的衝突或牴觸,必須取決於對文化、生態、永續重要性的最小破壞。

  在網絡社會、知識經濟時代,資訊技術帶來的時間、空間之解放,無限的創意運用到產品或服務,提升文化產品的附加價值,形成競爭優勢的智力,地方性的文化創意產業,有其必然的發展趨勢;若能與社區營造的整合,使傳統的社會與現代社會共存,建立社會文化的認同,增進社區的互動、生活福祉與永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蔡宜真、林秀玲譯(2003)。當藝術遇上經濟。台北:典藏。
2. 劉維公(2004)。文化產業的時代意義。收錄於方雯玲編輯。視覺藝術:從在地到全球的人文產業思考。頁4-17。台北:典藏。
3. 夏鑄九、黃麗玲、黃肇新、黃慧琪、楊長苓、柏蘭芝、吳金鏞、劉昭吟、林德福譯(2002)。資訊時代:經濟、社會與文化。第二卷:認同的力量。台北:唐山。
4. 仲曉玲、徐子超譯(2003)。文化創意產業:以契約達成藝術與商業的媒合。台北:典藏。


發表由 hungtj 於 2005-12-07 10:16:37 (2082 人氣)

  傳統上,照顧老人是家庭的責任,養兒防老、維護孝道成為華人社會思維。隨著人口老化,截至2004年12月底,台灣的老人已達2,150,476人,佔總人口的9.5%,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所認定高齡化國家的標準。加上都市化發展,醫學的發達,慢性病患增多,家庭照顧老人的功能式微,讓我們要必須嚴肅正視老人議題。老人是問題?是我們的負擔?還是我們的財富或資產?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議題。小標:老人聚落=安養天堂老人照顧是指對老人提供包括醫療、護理、生活照料與情緒支持的照顧服務。若依照顧服務的場所來區分,包括有三種:機構式照顧、社區式照顧、家庭式照顧,目前大部分老人受家庭照顧,少數住到養護機構接受機構照顧。社區照顧概念源於英國社會福利政策,二次大戰後,「反機構化運動(anti-institutionalization movement)」希望改變或消除機構對服務對象的負面影響,特別是育幼院、精神病院、老人院等,很多服務模式和策略,都是以在社區內為服務對象提供適當的服務為目標。德國有一個老人的聚落,政府邀請學者專家規劃老人院安養機構,這些老人家居然告訴學者專家和政府說,我們都還可以走得動,我們有能力去照顧身心障礙者和行動不方便的老人家,讓我們自己照顧自己吧!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老人再生的情形,他們用老化的農村,閒置的農舍或倉庫,以社區自助互助模式,規劃成一個具有生趣的老人安養天堂。因此,社區照顧是在社區內接受照顧,也由社區在地人提供照顧;具有在地老化、社區參與、互助互惠、資源整合、全人服務的特色。
社區照顧面臨五項瓶頸
  雖然社區照顧有其優點,政府也給予支援補助,但是社區依舊面臨操作的瓶頸,例如:
1. 資源的不足:社區有心卻力不足,無法提供服務。
2. 人力不足:社區仰賴有心的志工義務服務,難免有人力更迭、流失的狀況。
3. 專業不足:社區志工並沒有接受嚴謹的護理、社福專業訓練。
4.支援服務體系不足:社區伙伴對於社會福利體系,瞭解較少,對於有特殊社會福祉需求者,無法提供適宜轉介,或媒合社會資源,給予更足夠的服務。
5.提供的服務品質不足:以關懷送餐為例,有的社區自行設立廚房,有的由愛心餐\廳提供,或由學校餐廳提供,製作餐\食條件各異,衛生安全缺乏保障。
接受專業認證 提升照顧品質
  在老人照顧服務益顯其迫切性與重要性之際,政府機構、社會資源必須相互為用,以全方位、人性化的需求導向,在健康維護、經濟安全、教育與休間、安定生活、心理及社會適應等,提供適切的福利服務,給予長者完善、尊嚴的服務及全人、生活安全的服務與照顧。參與社區老人照顧的志工必須接受專業的訓練與認證,學習瞭解老人的需求、情緒、身心健康狀況,學習簡易的照顧知識、技巧,以提供系列的、周全的專業訓練、諮詢服務,接受專業認證,以提升照顧品質。社區老人照顧是來自心靈的關懷,專業訓練的社區志工熱心參與,充滿著感人的愛心,讓老人家感覺溫暖,展現人與人之間的愛。社區照顧強調整合社區資源,專業訓練、照顧服務、轉介媒合的網絡建構,這是社區營造值得關照與行動的議題。

小BOX(1):
北投社區傳遞關懷與健康的希望
  都會區有獨居老人需要關心嗎?雙薪家庭的長者午餐有人準備嗎?除了送便當,弱勢族群還需要健康關懷嗎? 北投文化基金會感謝法鼓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慈悲贊助食物材料費用,在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社區醫學科、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的專業指導,結合北投社區大學、台北北區社區醫療群、北投區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聯誼會、奇岩、文化、福興、榮光、東華、吉慶、清江等社區,一起推動「關懷長者、溫馨送餐」活動,自9月起,每星期一至星期五由醫師和營養師設計符合老年人健康需求營養菜單,社區志工準備餐點,親自送至各個長輩家中,以減少高齡老人炊食之危險及購物之不便。送餐\對象以北投社區獨居、中低收入長者、身心障礙及特殊境遇者為主,每日達80人。熱心的台北北區社區醫療群醫師定期與社區志工配合送餐時段訪視,提供身心及營養評估,為長者們的健康把關。噓寒問暖讓老人心理能獲得慰藉,獲得情緒的支持。也推廣健康養生之常識,讓長輩們更懂得如何保養自己。以全方位、人性化的需求導向,提供適切的福利、健康促進服務,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心懷,落實老有所終理想。
小BOX:(2)
龍眼的故鄉:龍眼林
  中寮龍眼林福利協會以南投縣中寮鄉樟平溪流域為主的七個村落,龍眼為最主要的農產品。採集龍眼是全社區總動員的盛事,每年八、九月龍眼盛產的時節,無論是出外的遊子、留在山村內的老農、還沒有長大的囝仔,都會集聚一堂,從清晨出發採龍眼,一直到傍晚才回到廳堂前、集貨場內整理整天的所得。社區用賣龍眼乾的所得作為興建資金,再用中寮的特產「石頭」作為建材,以社區營造、社區動員的方式搭蓋一間「龍眼林石頭餐\廳」,做為推動老人送餐服務、地方農特產品推廣、居民聚會,也是外地朋友要來品嚐中寮風味菜的場所。社區內有幾位前輩,具有傳統木工技藝,曾經透過課程的舉辦,來傳承此項技藝。雖然社區面臨人口老化、少子問題,龍眼林福利協會希望恢復傳統木工藝,結合企業的贊助,鼓勵中青年回鄉的誘因跟動力,期待以在地人服務、在地人的鄉親情感,共創安心、無憂的人間天堂。

小BOX(3):
內政部「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
  依據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指出,至民國93年12月止,老年人口為2,15萬475人,佔總人口的9.48%;依行政院經建會推估,至民國115年左右老年人口將達總人口的20%。顯見社區老人照護問題已迫在眉睫,除公部門所提供之正式資源外,開發非正式的社會資源更可強化社區照顧的能力。為此,內政部為落實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推動「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鼓勵在地人提供在地服務,建立社區自主運作模式,以貼近居民生活需求,營造永續成長、健康的社區環境。有關「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之推動辦法及相關作業,意者可洽內政部社會司02-23565194或各縣市政府社會局,或網址http://sowf.moi.gov.tw/04/02/02.htm進行洽詢。

(洪德仁/社區營造學會秘書長、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發表由 hungtj 於 2005-12-05 08:00:00 (1736 人氣)

  隨著台灣人口老化,2005年5月底老年人口為217萬6,608人,占全國人口9.58%,已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所定高齡化國家的標準,推估至2026年後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將超過20%(490萬人)。到底我們要如何看待老人議題?老人身體老化後,需要常常看醫生,會用掉很多醫療資源,可能變成一個社會的負擔和問題。然而,老人到底是我們的負擔?還是我們的財富或資產?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議題。

德國的老人安養天堂
  德國有一個老人的聚落,當地考慮要發展老人的照護產業,學者專家幫忙規劃老人院安養機構,這些老者居然告訴學者專家和政府說,我們都還可以走得動,我們有能力去照顧那些身體比較不方便的殘障者或老人家,讓我們自己照顧自己吧。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老人再生的情形,他們用老化的農村,閒置的農舍或倉庫,規劃成一個具有生趣的老人安養天堂。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到,老年人口愈來愈多;也隨著醫學的發達,老人長期慢性病患也愈多。老人福利服務益顯其迫切性與重要性,政府機構、社會資源必須相互為用,以全方位、人性化的需求導向,在健康維護、經濟安全、教育與休間、安定生活、心理及社會適應、其他福利措施等,提供適切的福利服務,給予長者完善、尊嚴的服務及全人、生活安全的服務與照顧。

     老人長期照顧是指對身心功能有障礙的老人提供一套包括醫療、護理、生活照料與情緒支持的照顧服務。長期照顧若依照顧服務的場所來區分,包括有三種:機構照顧、社區照顧、家庭照顧。謝穎慧、邱亨嘉、毛莉雯等(2002年)研究指出:社區老人對於家事服務、餐飲準備、持續性照顧、個人照護及護理照護等各項服務,無論是實際使用及自覺需要的比例皆呈現上升趨勢;就服務提供者而言,家人朋友鄰居仍是家事服務、餐\飲準備、持續照顧、個人照護及護理照護等各項服務的主要提供者,但隨年紀漸增,使用機構或受雇者所提供服務的老人比例顯著上升。

 人性化的社區老人照顧

  由於建造和經營照顧機構(院舍)是相當昂貴的,機構照顧是一種與社會隔離式的照顧,容易使老人們在心理上受到損害,妨礙獨立生活能力的需要。而大部分老人留在家裡由不具有照護專業能力的家人照顧,長期下來往往會造成照顧者疲累與壓力。因此,社區照顧是人性化及社會融合,讓有需要照顧的老人留在家裡,生活在熟悉的社區環境中,又能就近得到熟識的社區志工適切的照顧,相對於遠離家園去到一個陌生的機構(院舍)接受照顧,這種方式是更具人性化且較符合社會融合的原則。

  志工提供的照顧服務可能以人力時間銀行的模式,也可能社區產業化來經營,如果要往產業化來建構,我認為要注意到:服務者專業訓練與認證、財務責信、轉介媒合的網絡建構,應該也是服務團隊需要去提供的功能。

  社區志工熱心參與,充滿著感人的愛心,讓老人家感覺溫暖,展現地方人與人之間的愛。志工的用心,讓地方到處充滿溫馨及活力。社區裡的婦女,因為要照顧家庭的關係,沒有辦法全時間投入職場,但是她們可能有兼職的時間,可以投入照護服務,可以免費的志工或是部份補貼的方法去提供服務,轉化成為服務收入的經濟來源。這個收入或許不多,但是由於提供服務者,剛好居住在社區裡面,而且被她服務的長者,也是社區裡面熟悉的長者,甚至提供的服務又是她熟悉的工作,包括關懷或是製作餐\點,這是家庭主婦很容易熟悉的領域。這樣小小的收入對於都會區的人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鄉下的地方,對婦女朋友們,以及熱心的志工朋友們,這樣的收入是一個比較好的回饋。

  社區關懷應視社區特色與需求而定,社區資源整合,社區老人關懷照顧更周到。社區志工熱心參與,愛心感人更溫馨。內政部正在積極推動「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實施計畫」,在全國設置關懷點,社區老人關懷照顧,是社區營造值得關照與行動的議題。/洪德仁(社區營造學會秘書長、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發表由 ptcfadmin 於 2005-11-16 15:07:41 (1672 人氣)

2005年11月1日,在北投文化基金會教室裡,一群人陪伴著女醫師劉宛欣,正式開啟社區健康營造課程介入醫療訓練的前瞻性計畫,這是醫學教育訓練的新境界。

  美國公共衛生協會(the America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APHA)曾提出:「社區基層醫療是廿一世紀醫療照護主流」的主張。社區導向基層醫療保健(community oriented primary care)已是全球醫療保健發展的方向,以社區病人為中心,提供全人完整醫療照護。

  衛生署指出:為因應新世紀疾病型態改變的挑戰,美國、英國、日

本等先進國家的醫學生在畢業後臨床教育均採一至二年的「一般醫學訓練」,讓畢業生獲得獨立行醫的能力;我國的臨床醫師養成教育,採取直接實施專科醫師訓練方式,並無「一般醫學訓練」的設計,導致國內年輕醫師的學習偏重於以高科技醫療為主的專科醫療,普遍缺乏一般性醫療技能,因此,雖通過國家檢覈,取得醫師證書,但獨立行醫的態度和能力仍是不足。2年前SARS疫情的衝擊,使我們有機會檢討臨床醫療訓練體系的再造,衛生署依據SARS防治醫療網施行「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計畫PGY1」,自2003年起,國內各教學醫院的各科醫師,均應於第一年住院醫師訓練期間,完成三個月的一般醫學訓練。

  目前的一般醫學訓練包含社區醫學,但僅只於5次的社區醫療機構觀摩見習,殊屬可惜。為落實以全人為基礎,進行社區健康營造,使醫師們能以全人的觀點,提供優質的社區健康促進服務,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指導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關渡醫院、北投文化基金會規劃為期一整個月的PGY1社區健康營造課程,讓醫師不僅是觀察見習,而是參與、投入民間非營利組織的社區健康促進工作。在「做中學」當中,認識、學習社區與社區健康營造概念與操作策略,發展有關社區健康促進計畫的概念及技巧,形塑社區醫師做為社區健康促進的倡議、守護角色。為了解民眾、社區健康狀況,對於健康議題的需求,進行調查及診斷,運用健康照護之資源。針對社區健康需求,與社區相關團體機構,共同擬定、規劃、執行社區健康促進策略,綜合健康醫療之知識及運用於預防中,在健康照護中,展示專業知能。了解、參與社區健康促進的評估、檢討與永續經營。

  除了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關渡醫院專業醫師之外,我們邀請北投文化基金會、社區大學、健康服務中心、社區團體幹部及北投社區醫療群王炳元、邱政宏、黃德雄、王正淵、蔡秉勳、藍紹梓、洪德仁等醫師一起參與社區教師,分享交流社區健康促進的知能與經驗。

  健康議題專案操作,由我們與社區制定主題、對象,分割議題成為幾個部份,受訓醫師以接力方式,參與階段性工作,轉接、延續、累積社區健康營造成果,期末以活動形式及研究分析論述發表。我們操作「北投社區健康關懷服務合作計畫」,結合鄰近社區資源,推動「關懷長者、溫馨送餐」活動,每星期一至五由社區志工配送溫馨、營養而健康的午餐\,配合送餐時段訪視,了解及關懷長輩們的日常生活、協助連結醫療照護及社會福利資源及幫忙募集民間慈善團體的協助等等,達到社區互助與關懷之目的。安排定期實施的健檢及營養評估,為長者們的健康把關。此外,指導接受送餐\服務的長者,健康養生之常識,讓長輩們更懂得如何保養自己。以全方位、人性化的需求導向,提供適切的福利、健康促進服務,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心懷,落實老有所終理想。計畫項目包括:老人關懷送餐服務、社區健康需求調查及訪視、關懷轉介服務、社區健康促進行動、服務志工招募、培訓及成立志願服務隊、義賣園遊會展示成果、期末評估及成果報告。\r

  1984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促進的理念,為使民眾增進其控制及促進健康的能力的過程,強調應重視社區環境的改善、培育民眾的能力與權力(empowerment)、激勵社區的參與及有效的投入,以維護及促進社區的健康。1986年,Hancock 及Duhlru將「健康城市」定義為:「持續地創造並增進城市之物理及社會環境,強化其社區資源,使人們能夠相互支持,實行其所有的生活功能,並達到最大的潛能。」健康決策過程的重新建構,必須將權力轉移至地方層次,減少健康不平等,保護環境,加強社區行動,以及將健康意識置於國家政策之中。居民具有一定的共識,想去改善與健康有關的環境,而非單只居民免於疾病而已。\r

  隨著台灣經濟的發展,疾病型態的改變,國民對健康需求的層次也不斷提高,健康促進已成為全民健康的主要策略。行政院謝長廷院長上任後提出「健康台灣」願景,將「台灣新社區六星計畫」,列為施政重點,其中的「社福醫療」項目,絕不能再僅限於醫療服務的思維,而必須激勵社區參與及投入,強化社區健康促進能力。

  歡迎劉宛欣醫師投入PGY1社區健康營造課程,這是全國第一次社區醫學教育的重大變革,讓醫療擴大到社區預防保健、健康促進的範疇,整合在地的「社區健康福利資源網絡」,強化社會福祉、社區防疫及健康促進的能力,形塑健康台灣的理想。

(原文刊載自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第六十一期電子報(2005/11/16))


發表由 ptcfadmin 於 2005-10-20 11:01:35 (1670 人氣)

 大家常常說:「婦女撐起半邊天」,我認為不只這樣,應該說撐起整片天,特別是在生活周遭的社區,婦女更有其重要的貢獻。在全國各地社區,不論都會、農村、離島、高山部落,有著多采多姿的婦女參與社區營造的史歌,傳唱全台灣,像:

  1987年,新港文教基金會的成立,是為了「不讓新港的下一代變壞」,葉玲伶執行長負責規劃、執行各項活動,串聯「新港的Network」,將個人致身於團體中再重新出發,整個新港是一個大的NGO,而所有的新港人都是義工,為自己也為別人服務,建構新港人的價值觀,建構新港人共同的願景。

全國各地社區,都有著多采多姿的婦女
參與社區營造的史歌,傳唱全台灣

走出震災陰霾,用媽媽的心調理食品,堅持新鮮健康、?生的有機食材,樸實的菜餚糕點做出媽媽們拿手的傳統客家美食。呂玉美理事長說:石岡媽媽「傳統美食小鋪」擁有真誠的愛心,使得這個工作不只是工作而已,而成為一份理想事業。

落實婦女議題
  不過,在社會角落裡,我們仍然有許多值得努力的婦女議題,需要跨越男女不平等,將男女從固有的性別角色中釋放出來,讓我們學習成為兩性平權的社會,也讓大家在成長的過程中,創造出更多的可能!\r

  婦女有生育的天職,也有生理期等自然生理因素,因此造成的身體不適和不便,傳統上受到偏見,阻礙了婦女參與經濟、政治、受教育及工作平等的權利。職場性侵害、學校侵害,無論性侵害及性猥褻,人身安全、家庭暴力、新住民婦女文化差異、不夠體貼就醫環境、哺育環境等等,讓我們正視兩性平權這不應該只是口號,而是要行動與實踐。

  過去,婦女團體、民間NPO、社區團體相互聲援,推動共同議題,來喚起社會大眾注意,以期倡導政策,推動法令和制度的修改,以使台灣逐漸走上兩性平權的社會。政府通過「特殊境遇婦女家庭扶助條例」,加強照顧婦女福利,扶助特殊境遇婦女解決生活困難,給予緊急照顧,協助其自立自強及改善生活環境,給予特殊境遇婦女家庭扶助。國家也積極鼓勵學校和家庭推行兩性平權教育,獎勵友善醫療院所,提供溫馨的就醫環境,獎勵職場,提供舒適的哺育環境,已具有成效。

撐起天空彩虹
  不過,由於由於資訊的差異,資源網絡的落差,生活周遭的社區有其可及性、方便性、隱私性,若能以婦女撐起整片天的精神,在生活周遭的社區,婦女以自助助人,建構支持及救援網絡,以臻完善。

  社區營造是婦女朋友們,可以參與投入的場域,社區營造是最好的現代公民實踐,從婦女平權、地方文史、環境保育、生態保護、民俗藝術傳承、公共服務、社會福利服務、健康生活促進、創意產業等等,展現出多元有趣的生活樣式,也深化自我認同與榮耀。

  社區行動是台灣新活力的泉源,參與社區營造,讓婦女撐起天空彩虹的雙手,再度開創台灣新願景。


« 1 ... 6 7 8 (9) 10 11 12 »
關於北投文化基金會
北投之旅
北投文化基金會新聞櫃
Google Translate
郵政劃撥帳號
支持關懷不斷炊 長者好溫馨 愛心送餐募款

我們的郵政劃撥帳號:19558705
戶名: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歷年捐款芳名錄
關心核電議題,守護我們的家園!
facebook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PeiTou Culture Foundation

地址:112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南路一段45號之1 看簡圖 看詳細彩圖

電話:(02)2891-7453 傳真:(02)2896-2660 E-mail:ptcfmail@ms56.hinet.net

XOOPS release 20030626 網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