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選單:專案計畫:社區結盟營造福祉健康網絡:北投社區健康關懷站
北投社區健康關懷站:感恩的心 |
發表日期 2006-09-22 23:32:48 ![]() ![]() |
愛心、耐心、包容心與毅力的老人關懷奇岩社區志工─吳麗淳 在勞工訓練中心參加麵包烘焙的培訓,正沉浸取得丙級執照的喜悅,且準備加入「多元就業方案─經濟型」的行列時,天卻不從人願,在一次擦撞中,左手腕竟無法使力,因而轉戰「社會型─訪視員」一職。 帶著懵懂、忐忑、惶恐的心情,開始訪視工作,起初與長者的第一次電話問安,或到府親訪,彼此都帶著戒心,經過兩三次的接觸後,我感受到長者的熱誠。相對的,長者們似乎也接受到我給予他們的關心與誠懇。現在長者會主動來電告知近況,甚至期待我的到訪,與我話家常,或陪其在住家附近散步。然而一路「看」、「問」下來,與長者更多的接觸中,深深感覺,獨居長者的問題,實在不是單單目前協會所提供一份「愛心便當」就能解決的問題,其中還隱藏著長者的健康情形、心情起伏、居家環境等問題,亦是一大隱憂。 從事訪視工作至今八個月來,深深體會志工除了愛心、耐心、包容心更需要毅力;而要處理解決長者的問題,更需要各部門單位、公益團體的結合,因為單打獨鬥力量有限,是很難發揮其成效。 劉爺爺夫婦,兩老住的地方很簡陋,但是有孫子來玩時留下的不少痕跡,看的出來兩老生活不是很富裕,因為我們奇岩社區的送便當服務,減少家裡的用餐開支,也增加了奶奶的時間來做更多的事情。而爺爺奶奶也因為跟著我們社區便當的低糖低鹽低油主張,漸漸的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這是很好的開始,希望能藉著這樣的便當,不只把營養送給他們,也把健康的觀念送給他們。 楊爺爺為中低收入戶,同時亦有身體殘障,不良於行,一人獨居。日前在家,不慎撞到頭,有輕微腦震盪目前由奇岩社區發展協會中午提供愛心便當,便當為法鼓山贊助。在未提供便當之前,長者因為無法外出,必須等志工到達時順便送餐,時間常常不固定,或是為避免麻煩同一餐\點會食用好幾餐,衛生問題令人擔憂,中午的愛心送餐\雖然不能照顧他生活的全部,但是至少解決了他在中午用餐的問題。 |
內容索引
1. 長者們感謝的話2. 回饋社會,作子女好榜樣
3. 愛心、耐心、包容心與毅力的老人關懷
4. 施比受更有福
5. 開心接納志工訪視
6. 可愛長者
7. 老人孤單、無助的眼神
[ 回專案計畫與活動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