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總指標
年度工作
專案推動
北投文化基金會出版品
歷年專案活動網站
夥伴網站

主選單專案計畫社區結盟營造福祉健康網絡北投社區健康關懷站

第 14 頁,共 24 頁  第一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

北投社區健康關懷站:醫療、健康專業資源引入與合作
發表日期 2006-07-09 00:04:09      內容索引  請登入會員才可留言

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

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
許馨予
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第一年住院醫師
台北北區社區醫療群社區健康醫療專刊6:18-19(2006)

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與北投文化基金會正在進行「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計畫社區健康營造課程」,迄今已有3位第一年住院醫師接受各為期1個月課程,和我們走入社區,與志工一起關懷獨居老人、進行衛生教育、培訓志工;2月份課程結束時,許馨予醫師留下她的對於社區營造的感想和建議,做為一個陪伴她走過這個月學習的我,在得到許\醫師同意,我們一起來分享這位年輕醫療專業者參與社區營造的心路歷程。(洪德仁謹誌)

陰雨綿綿的農曆正月初六,「社區健康營造課程」的開課日。我的心情如天空一般的灰暗。洪醫師熱情地用投影片介紹課程時,我的心中盡是對「北投文化基金會」、「社區健康營造」、「社區經營」、「多元就業計畫」等名詞充滿疑惑。不熟悉的作業模式所帶來的焦慮讓我對未來一個月的行程既期待又充滿著不安。開學日的第一天,幾乎可說是「北投半日遊」。脫下醫師服的我,對這半日遊的行程除了驚嘆,更充滿疑慮。綿綿細雨伴著山腰上櫻花盛開的善光寺,著實令我訝異自己身居北投七年竟不知這一處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然而另一方面我也看到許多粗糙的公共建設,像溫泉區漫無法紀的管線、荒置的穀\倉,如何化腐朽為神奇?這也是社區營造的一部分嗎?要如何著手?我捫心自問:「一個醫生,有能力為這個地方作什麼嗎?若我是這個社區的醫生,我的著力點在何處?社區健康營造對我眼前所見的有什麼幫助嗎?難道公權力是這麼的令人失望嗎?」帶著悲觀的情緒,我開始了這一個月的學習,但是奇妙的事就在這一個月中慢慢地發生。

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在熟悉的醫療環境工作了一段時間,我發現自己的眼界變得很狹隘。值班的疲勞加上面對病人病況惡化的壓力,往往下班之後的生活只剩下用餐及睡眠。雖然我巳經在北投住了七年,但是北投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只剩下自己所居住的建築物。對周遭的環境雖熟悉卻沒有太大的情感。好不容易有個機會暫時遠離「白色巨塔」的生活,渴望讓自己喘口氣,但社區營造的課程對我而言幾乎是完全陌生的議題,甚至「它」是不是只是一種口號,一種無法達成的理想。因此,一種莫名的恐懼及壓力油然而起。
然而當我真正地參與社區活動,慢慢理解基金會在各方面的努力,我不再認為社區營造只是一種虛浮理想的烏托邦世界。當我花下心力,當我看見了問題,當我看到許多前輩們在問題中如何尋找出路,我知道我所看到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當我仍處在「置身事外」的情況時,我總是認為基金會裡的同仁真是如同唐吉訶德,有的是只是執著和熱情而不顧現實困境。但是上帝的話提醒了我:「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4)從一次次和洪醫師或其他同仁的對話中,我知道他們的確也了解問題的所在。為什麼他們仍要作下去,因為北投實在太可愛了,這地方有願意付出的居民和里長們,這地方有一群需要被照顧的人,我漸漸也被感動了。

醫生價值&社區定位
當我重新定義自己的醫生價值,為自己尋求在社區的定位時,我發現我可以單純的只是一位上下班的開業醫師,我可以是一位走入民眾家中作健康關懷,走入社區推動健康生活的專業人士,我可以是這個社區的「醫生」,不只醫人,也醫這個社區的人文和環境。在發現問題,試圖尋找解決改善方式的過程中,我發現專業是讓我能在社區服務札根的關鍵。不論是社工、營養師或是護理師,因著他們的專業使得我們可以在推動健康議題上有所支援。
即使我巳經知道老人醫學是未來的顯學,但老人醫學要作什麼,能提供什麼別於其他專科的服務著實讓我迷惑。這個月在社區實地訪視老人,看到慢性疾病帶給他們甚至照顧者生活上的困擾,卻似乎沒有一個醫生能夠為他的疾病面,生活面及需求面作整體的評估。一個患有高血壓的婆婆肩負著照顧患有精神疾病的女兒,女兒帶給她心理上的困擾實在地影響了她的血壓控制。若沒有進入這位婆婆的家中訪視,單單利用門診的治療是很難發現這樣的問題。當然這位長者所需要的不只是疾病的照顧,如何轉介資源協助婆婆的女兒有適當的工作或安置,是我們可以努力的目標,但也同時牽涉關乎整個國家的社會政策。而未來擁有老人醫學專科的醫生在長期照護上,是否也能扮演如日本介護保險中「個案評估者」的角色也令我期待。這樣的體認讓我對未來學習老人醫學上是很有幫助的,因為我先看到了問題面,在日後的學習我便知道我的方向在那裡,我該學習什麼內容。另一方面我非常慶幸自己能夠參與社區營造的實驗性課程。我相信只有實際地去參與,才能真正體會社區健康營造的困難與未來方向。
「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箴言3:27)。願彼此共勉之。

回頁面頂端


第 14 頁,共 24 頁  第一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

內容索引

1. 社區健康營造課程開啟醫療訓練的新境界
2. PGY1主打星課程、活動剪影:94年11月台北榮總家醫科劉宛欣醫師
3. 關懷社區老人健檢啟動日
4. 北投社區免費健檢 為長者健康把關
5. 新聞報導:北投文化基金會 送餐+義診 關懷獨居長者(中國時報/陳怡妏/20051130)
6. 新聞報導:骨關節疾病 最折騰老人(中國時報/陳怡妏/20051130)
7. 新聞報導:住院醫師離院 入駐社區受訓 (新臺灣週刊第507期/陳慧屏/2005/12/08)
8. 連加恩醫師在北投的日子
9. 他是醫生也是社工 連加恩 到北投社區傳愛(2006.04.01 中國時報 )
10. 社區行醫 連加恩新體驗(2006/04/01 聯合報)
11. 社區醫學訓練之分享與回饋 ─PGY1 的放假?放逐?或放鬆?
12. 當候鳥南飛
13. 在社區聽到老人家的心聲
14. 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
15. 走入社區的醫學訓練課程
16. 新醫生教育 離開白色巨塔 住院醫師社區把脈
17. 「出院準備」服務 嘉惠外地民眾
18. 老人長期照護 水準參差不齊
19. 社區醫療課 新科醫師震撼教育
20. 居家訪視 體驗醫病零距離
21. PGY1社區醫學
22. 老年人口激增、需求漸受重視、長期照護保險上路 3大趨勢引爆銀髮族新商機
23. 落實慢性病防治 馬偕醫院推健保IDS遠距健康管理
24. 全國首座!遠距照護智慧城,北市開跑


關於北投文化基金會
北投之旅
北投文化基金會新聞櫃
Google Translate
郵政劃撥帳號
支持關懷不斷炊 長者好溫馨 愛心送餐募款

我們的郵政劃撥帳號:19558705
戶名: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歷年捐款芳名錄
關心核電議題,守護我們的家園!
facebook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PeiTou Culture Foundation

地址:112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南路一段45號之1 看簡圖 看詳細彩圖

電話:(02)2891-7453 傳真:(02)2896-2660 E-mail:ptcfmail@ms56.hinet.net

XOOPS release 20030626 網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