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總指標
年度工作
專案推動
北投文化基金會出版品
歷年專案活動網站
夥伴網站

主選單北投文化基金會精神總指標

第 7 頁,共 13 頁  第一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

北投文化基金會精神總指標:北投憲章構想提案
發表日期 2009-11-20 17:26:46      內容索引  請登入會員才可留言

十年為期 願北投常青

十年為期 願北投常青--從社區學習到北投憲章的構想

洪德仁 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創會理事長
發表於文建會、台灣研究基金會主辦「第一屆全國地方文史工作研討會」,2001年9月8、9日

我是世居北投達九代之久的北投子弟,然而,一直到了1995年,才有機緣開始學習認識家鄉;在此之前,我背誦過長江流經中國九省,卻不知道淡水河是由那些溪流匯聚而成;對於北投的瞭解,僅只於祖父在我們童年時,常帶我們兄弟們到溫泉浴室(今日中央北路一段8號)浸泡溫泉。正如舍弟德俊君回憶(註1):記憶中,很小很小的時候,阿公就抱著我到公共浴場泡礦水。長大後,帶同學到北投遊山玩水之後,總要帶幾個不怕死的人去冒險泡礦水。這些人可以說都是第一次在大眾面前脫光衣服,第一次泡磺水的勇氣非常可嘉。我總是要從頭示範一次如何泡磺水,大概第一次泡磺水的同學,三十秒不到就爬上來了,口中直呼「燒!燒!燒!」(台語發音)。旁邊的阿伯看到,叫同學過去,要教他們不怕燒的方法。首先,搯起冷泉水淋身體,接著用手蓋住睪丸,馬上下去浴槽泡。結果,同學就可以泡三分鐘了。結婚生子之後,偶爾也帶孩子們去泡磺水。孩子們泡不到一分鐘就都上來了,也是喊「燒!」只好再去搯一些冷泉水加到浴槽裡。為了讓孩子們可以泡久一點,只好父子們在浴槽裡,邊泡邊數秒,看能否泡到一百秒,結果,孩子們的時間數得飛快,一、二、三……,一下子就數到一百,而不是一百秒了。看來,這種情景,大概就是自己當年的情況吧?傳統公共浴室的男女浴槽,只有簡單的隔板,兩邊聲聲相聞。孩子叫媽媽趕快,媽媽會叫孩子多泡一會兒。偶爾也會傳來幾聲小孩的哭聲,不要泡礦水。浴室內溫度很高,汗流滿身,小孩一直喝水,偶爾浸泡一下,大部份時間都在玩。他們也不解為什麼大人要泡那麼久?

孩子帶來的機緣
1986年,我開始在家鄉執業,老同學、幼年玩伴、老病人等等形成了個人的生活網絡。在偶然的機緣中,我們一起開始學習、認識家鄉之路。1995年初,在一次鄉土教學活動中(註2),北投國民小學呂鴻文、黃桂冠老師等人,帶領學生到北投溫泉浴場時,大家發覺這棟具有紀念價值的建築物不久之後將被拆除,兒童都感到可惜與不解,個個著急、氣憤,有的同學說:「這麼漂亮的房子為什麼要拆掉?」有的說:「抗議,抗議,我們要去抗議!」「保留下來,不要拆公共浴場!」「保留下來做什麼?為什麼要保留?」有的孩子沉默無奈,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師生們展開了討論,得到了保留浴場,整建為溫泉博物館的共識(註3)。
孩子的天真的稚氣卻化成動力,在教學觀摩展覽中,師生們向來訪的某一民意代表,口頭報告這一事件始末,並提供許多相片、圖片、幻燈片,請求代為向有關單位申請保留浴場。沒想到,隨著時間的流逝,有關單位毫無正面回應,連相關的相片、圖片、幻燈片,也遺落不知去向,讓熱情的師生們傷心不已。另一位熱心的蔡麗美老師,起草了一份陳情書,請師生們聯署,交給了我們這一群光有心,卻未曾起而行的社區民眾。受到感動的大人們決心組織眾人力量,於1995年9月24日成立「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持續的推動後續的陳情工作和學習成長工作,加上時任台北市市長的陳水扁總統及各級長官的大力指導和支持,終於在1996年4月2日台北市市政會議通過提報為三級古蹟,1997年2月20日內政部正式公告指定為三級古蹟,1998年3月1日北投溫泉博物館迎春動土,同年10月31日,博物館正式開館啟用。

學習家鄉
其實,開始的時候,大家對於鄉土人文大多是完全不瞭解的,我們想到最便捷的方法就是:
一、辦理研習營,邀請學者專家開班授課;
二、學習田野調查,進行實地訪查;
三、上圖書館找尋文獻資料。
1995年10月14日至11月26日,我們辦理「第一屆認識北投研習營」,邀請林衡道教授(古蹟研究大師)、李乾朗教授(文化大學建築學系)、陳國章教授(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溫振華教授(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王振宗先生(台北市自來水管理處溫泉課長)、詹素娟教授(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劉益昌教授(中央研究院考古研究所)、鄧國雄教授(台北師範學院社會教育學系)等,從不同領域介紹北投各種風彩,讓我們接受有如南陽街補習班的填鴨式教育,初步具備對地方文史的基本認識。「認識北投研習營」備受伙伴、民眾和國民中小學老師的喜好,後續又舉辦了四次。而後,在1996年1月27日至2月4日,辦理「鄉土調查研習營」,邀請學者專家指導進行鄉土調查與教學,經由實際參與調查工作,啟發愛鄉情懷。更有七、八位學員組織學習型團隊,積極投入後續的田野調查研究工作。當然,除了田野調查、耆老訪談之外,上圖書館找尋文獻資料也是一項有效又有趣的方法。記得1995年年底,大家正在準備推動「北投溫泉公共浴場」指定古蹟陳情案的資料時,手頭所有的大多數是日治時代日本人在溫泉鄉的文獻,包括日本人平田源吾開設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岡本要八郎發現北投石、井村大吉興建北投溫泉公共浴場、皇太子裕仁(即日後的昭和天皇)拜訪溫泉鄉等等,大家很盼望能夠找尋一些中國名人到浴場的線索,來個中日平衡報導,增加陳情案審查通過的機會;正在苦惱不已的時候,地方耆老、也是河洛歌子戲團藝術總監陳德利先生,告訴我們:日本NHK曾經製作國父孫中山先生來北投溫泉鄉專輯,只不過記不得是何時播放的節目了。所以,我就到國父紀念館圖書室找尋,雖然沒有找到資料,幸而當時國民黨黨史委員會資料室就在紀念館二樓,在那裡終於找到1963年版的「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編輯出版的《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第一篇第九冊記載,中山先生曾經在1913年11月下旬赴新北投公共浴場,在特別池泡澡,享用日本定食。這是中山先生三度來臺中的第二次訪臺。公共浴場因此順利指定為三級古蹟。
當然,國立中央圖書館(即今國家圖書館)台灣分館擁有豐富的日治時代圖書、文獻,一直是大家喜歡去挖寶的好地方;加上這裡用比較包容的態度,允許我們這些非專業的民眾填具相關基本資料後,也可以翻拍館藏圖書中的圖片影像,讓我們每次到台灣分館都能夠滿載而歸。來這裡尋寶的學者專家、同好也是非常多,因而有機會請教學有專精的學者、結交味道相同的同好,則又是另一方面的收穫。
我們也將研習課程的內容、圖書文獻圖像相片、田野調查、耆老訪談材料,整理匯整編輯成為:《北投社雜誌》,《北投風情》系列:《戀戀溫泉》、《戀戀北投》、《戀戀台灣溫泉》等專輯,並委託玉山社出版社出版發行《戀戀北投溫泉》專輯。《北投社雜誌》是季刊型式,36頁,16開,自1996年2月創刊,迄今已發行至第19期,每期印行5000本,流通於全國社區營造學者專家、機構團體,並免費贈送北投地區國民中小學老師,做為鄉土教學的輔助性教材。記得1996年,《北投社雜誌》創刊號出刊後,義工詹儒宗君正在分送到北投區內學校、團體的途中,協會就接到電話:「馬上把什麼雜誌拿回去,不然就要丟垃圾桶!」也在同一年,很多小學校長公開地讚揚《北投社雜誌》是北投地區鄉土教學的教科書,這代表相當程度的肯定,但是也是我們必須檢討改進的開始。因為,鄉土教學的目的不應僅限於多瞭解鄉土特色、多背誦一些零碎的鄉土資料而已,如何誘導老師、家長,帶領孩子從身邊家園的小事物開始,以好奇、關懷、尊重的心情,自動自發的探討大自然奧妙,開啟認識世界的窗戶,豐富人生,這應是《北投社雜誌》未來必須積極學習、轉型的課題(註4)。至於,《北投社雜誌》的流通是否有其功效?這實在難以評估,不過孩子們畢竟再再地溫馨回應。數十年來,國人長期的疏忽與無知,大家完全忘記了北投溪是孕育北投石的原鄉,反而一昧追求經濟成長,而肆意污染破壞北投溪,令人痛心。不過,在1996年11月,我們安排「1996金馬國際影展 兒童動畫影片戶外觀摩會」,當時台北市陳副市長師孟先生蒞臨指導,他在觀賞影片「豬之物語」後主持有獎問答,當他問道:有誰知道有一種礦石與地熱谷溫泉有關,而且含有微量的放射能?全場近五百名小朋友幾乎同時舉手搶答:「北投石!」,「北投石!」這一霎時間,好多同仁流下淚來,因為下一代對家園、鄉土的瞭解、認同和愛護,才是北投未來希望之所在。這時候,《北投社雜誌》才出版到第三期,想不到經由免費贈送國民中小學老師的流通管道,老師閱讀吸收後,在課堂中,教導我們子弟鄉土的特色,也開啟孩子們認識鄉土和世界的窗戶。孩子用這樣的方式,在這麼短的時間,給我們這樣熱烈的回饋,怎能不令我們感動不已。
同時,我們也舉辦一些有關溫泉文化的系列推廣性的活動,例如,1996年4月7日舉辦「溫泉文化園遊會」,1997年7月至9月舉辦「戀戀台灣溫泉活動」,1997年12月舉辦「北投史蹟之旅園遊會」,此外,大家也舉辦社區小義工陪訓、巡迴展覽、老相片展覽、溫泉導覽活動,至少有50萬人次以上民眾,從瞭解溫泉,進而喜愛溫泉,關懷溫泉文化。此外,我們也陳情推動「北投溫泉親水公園」。經由各項活動的舉辦,有效協調社區意見領袖及團體,共同參與規劃、執行的過程中,培養合作的共識及技巧。
這個階段,由於搶救古蹟的急迫性,以及陳情初期面臨地方強大的反對勢力,加上博物館整建必須密集地與公部門協調溝通,使得執事同仁的便宜行事,塑造出現階段協會被外界認定的風格──封閉VS有效率、疏離VS菁英團體。我們深知,如果還是墨守這樣的風格,那麼很快速地,過往成功的因素,馬上會變成未來沉重的、致命的負擔,也就是我們已經面臨轉型的關鍵時刻,需要大家一起檢討、學習和共同參與、成長。

社區總體營造精神
社區中的「人」才是整個社區營造的中心,唯有有高品質的人才能將社區營造的成果保存,並加以發揚。因此歷經數月的討論,我們提出了「北投!我的家」的訴求,我們也深信社區總體營造的過程應該是擴大社區居民的參與、學習、創新,從而發展出反省檢討、集思廣益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註5)。
1999年開始,為了學習這一個理念,我們積極擴大會員和居民的參與,加強鄉土人文、親職教育、編輯暨出版、保健教育推廣、志工等委員會的功能,由各委員會以參與式工作坊的方式,自行推選負責成員,共同議決發展方向、活動方式及策略、執行等等,期能發展出由下而上的學習和擴大參與的運作模式,以為協會奠定永續經營的根基。另一方面,成立志工組織,期望經由居民、志工及協會成員不斷的實地「做中學」,由個人和團體學習,帶動家庭與社區的學習和奉獻風氣,共同促進家庭和樂,社會和諧。
我們以具體的行動,再來一段學習、成長過程,我們曾經嘗試:
一、持續參與鄉土人文的研究與自然資產的保護,並藉著社區領導人才研習課程、CIS設計活動、北投民謠採集訓練、整理、研究、出版、創作及發表和社區藝文才藝表演的舉辦,落實社區營造及造人理念。
二、積極推動學習型社區和組織輔導志工團與藝術教育、說故事人才、情緒教育等之社區教育種籽隊,協助推廣書香運動及舉辦各項輔導工作、青少年活動和親職講座,而最終的目標希望能成立「青少年夢的專線」提供諮詢服務,以營造和樂的社區。
三、繼續編輯暨出版北投社雜誌、編輯暨出版專輯或專書和建構網際網路系統。
四、積極參與衛生署推動社區健康營造計畫和營造健康生活。
五、推動社區志願服務理念,鼓勵社區居民參與「周休二日貢獻社區十分鐘」活動,共同營造北投家園。
談起擴大參與,好像是理想、是一個簡單的口號,然而真正要落實卻是很大的挑戰,記得我們曾經二十幾個人,花了整個下午五個鐘頭,只有討論一項議題:我們未來要不要分組?誰願意來帶頭?要做什麼事?經過整個下午,得到唯一的結論是:這次的討論型式很特別,下星期日大家繼續討論吧!經過幾次這樣令人疲憊的討論,大家漸漸有分權、分責的共識,也發展出分工合作、分層負責的模式。由於伙伴們有各自夢想,也各擁有一片自我學習成就的空間,所以,在1999、2000年,協會能夠順利推展出「北投生活家園」相關活動,諸如:鄉土人文委員會提供「北投地區文化導覽志工培訓暨北投走透透」、「台灣歌謠的認識與整體應用培訓課程」、「鄉土教學研習」、「社區音樂會」等,親職教育委員會提供「社區婦女學苑課程」,編輯暨出版委員會出版北投社雜誌,保健教育推廣委員會參與衛生署社區健康營造計畫,志工委員會委員會培訓志願服務人才,持續地以許多不同的活動,展現北投多樣化的特色與面貌,發揮出北投的光與熱。這群伙伴們在地方文史路上,終身學習體系中,攜手同行,無怨無悔、持續地、喜樂地投入志願服務,一起參與社區學習成長,也見證家鄉的正向的轉變。像簡上仁老師創作的「北投的四季」歌謠、玉山社出版的《戀戀北投溫泉》、人人公司出版的《北投采風》、甚至於在士林社區大學開設的「北投采風」、「士林北投采風」等課程,都是委員會伙伴們合力的階段性成果。

由下而上VS由上而下
做為團體的負責人,從習慣性的「由上而下」的決策方式,轉變成分工合作、分層負責的「由下而上」的模式,也是一段學習和調適的過程。過往,我很常常在接到相關訊息後,打個電話,用三方會談方式,找一兩個伙伴商量討論,就做出決定,看起來好像明快很有效率,但是今天檢討起來,卻是自覺汗顏,連最基本的社區總體營造精神都沒把握到,更何況決策過程粗糙、少數把持等等缺失。所以,在此之後,我的口頭禪變成是:「這樣的計畫我很認同,不過抱歉,今天我不能決定,能不能給我們一些時間,讓我向委員會呈報,由委員會決定是否參與。」表面上看起來,我們變成沒有效率、官僚化,但是最重要的意義在於:這樣的團隊不再是依賴所謂英明的、強勢的領導,所有的成員都可以經由分工分組,決定想做什麼,不做什麼。也就是說,人人有自己一片天空,個個是做自我認同的事情,不是被團體或領導幹部指派的事或是賣人情被動員參與的苦差事了。而所謂的團體領導幹部就必須要深刻地轉變成帶領者的伙伴關係,絕對無法再威權領導。為了貫徹這樣的轉型,明海兄在一次的理監事聯席會議中建議:理事長代表協會對外發言,從今以後,內部會議一律禁止發言及表決。這建議雖然大家不予討論表決,但是卻變成往後我個人不成文的自我要求,儘量做到只有聽的份和負責會議的順利進行,最多在取得會議出席者的同意,才能做相關背景資料說明,而完全不能影響議題的決定,因為這是專業委員會和出席會議的伙伴們的權利和義務。
所以,這時我在團體裡自我定位在於三個角色:
一、願景描繪者:和伙伴們一起探索家鄉寶貝,有什麼是我們獨一無二的特色,有什麼資產要留給後代子孫,為實現願景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二、資源協調者:在有限的資源,如何做最有效的安排,這需要相關成員協調。
三、公關人:尋求公部門、學術資源、民間企業、NPO、社區團體、媒體等,各種資源的落實整合,順利推動團體共同理念。

永續經營
記得1995年暑假,協會在籌備階段,籌備會議決議要我拜會全國優良社區團體,學習前輩的實務經驗,所以我到新港文教基金會,請教陳錦煌醫師,也到芝山岩文史工作室、滬尾文史工作室,請教邱美利老師、陳儀深教授和李志仁先生,這些前輩給我們很多的實務指導,也讓我們羨慕「文教基金會」的永續經營根基(註6)。到了千禧時刻,我們長期領受老師的指導、有關單位的協助、伙伴們無怨無悔的喜樂參與,感謝機緣成熟,讓我們這群社區伙伴們,有機會在2000年4月27日成立「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我們願持續以更穩健地參與鄉土學習,更積極地營造精緻文化生活(註7)。
基金會成立後,積極舉辦「社區歷史與口述歷史研習會」、「學校與社區良性互動機制研討會」和「北投文化──生態、藝術、溫泉展望研討會」,並經由培訓成立「北投文史志工隊」和「北投生態志工隊」,提供北投地方史--教育篇調查研究暨出版計畫及生態解說志願服務。

藝文生活化
2000年,正好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為提升台北市社區文化活動水準,並促進藝術展演活動與市民之緊密聯繫、加強藝文界與社區居民之交流,期能有效開發藝文人口,使藝文活動在社區生活中紮根,特辦理「藝術社團辦理社區各項文化活動」計劃,北投文化基金會以「2000北投藝術節」,積極的邀請北投地區藝術家、藝文團體、學校社團、社區團體一同參與規劃系列北投社區藝文活動,共有19場次,包含有社區民眾才藝大放送的表演,例如:琴牽北投情、敲擊之樂、五校四百名學生一千名現場觀眾的「北投千人齊奏表演」。有參與式的社區藝文學習之旅,例如:親子直笛DO RE MI、拜訪社區藝術家、「彩繪北投」展覽、社區博物館巡禮、「我愛北投」攝影比賽、北投溫泉鄉導覽、那卡西懷念之夜。也有精緻的藝文演出,例如:台灣古典之夜、人偶歌舞劇︰霹靂風火輪、蛀牙蟲流浪記、「鄭元和與李亞仙」歌仔戲(註8)。
我們以積極地結合在地藝術文化資源,期盼和居民一起親近、體驗藝術文化。像「北投千人齊奏表演」中,贈送出席觀眾1000人,每人一支直笛,北投國民小學游原正老師教導現場觀眾及演出團隊,以十分鐘認識直笛,並學習吹奏,隨後千人齊奏一曲「瑪麗有隻小綿羊」,有一位民眾王先生說:「這是我一輩子首次吹奏樂器,太感動,也太感謝了。」另一位實踐大學義工在基金會網站留言說:「那卡西懷念之夜徐清雲老師在安可曲唱『玫瑰玫瑰我愛妳』,他要觀眾一起合唱,並且把歌詞中的玫瑰改成北投,全場那種我愛北投的氣氛,到現在我還是非常感動,北投北投我愛妳!」這些共同參與的美麗回憶,會在心中永遠活躍。
如何在藝術文化的殿堂,開啟一道門,讓社會最基層、也佔最多數的庶民能夠喜歡藝文,讓藝術文化的喜愛者更能夠落實藝文生活化,「社區文化」計劃在北投地區已經播下龐大的各式各樣的種子,也紮根於社區生活,原來藝術文化就是你我的左鄰右舍。我們期盼這些種子必將綻開豐碩茂盛、鮮豔繽紛的小草、小花和小樹,讓北投這個生活家園更加可愛美麗。

學校與社區良性互動
為了落實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使學校成為培育社區人才、傳承社區文化、居民終身學習中心。這樣的成果也將豐富學校教育,造福下一代。我們在2000年10月04、11日舉辦「學校與社區良性互動機制研討會」,邀請極富盛名、經驗的柑園國中、柑園文教基金會,傳承學校與社區良性互動的實務經驗,並邀請北投地區的教育行政、學校、地方公部門、家長及社區體系等,一起集思廣益,凝聚共識,營造學校與社區良性互動機制,正如出席的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陳益興先生提到:父母給予我們自然生命,而教我們認字的老師給了文化生命。「樹有根,河有源,人有本,國有史。」社區是學校生命的本體、社區提供了自然生命、文化生命,也需要整合自然、文化生命的學校,兩者互相依存。社區發展是在還原生命教育,做為終身學習願景的實踐。完全學習是知跟行的合一,完全學習不只是校內,也是校外。完全學習是家庭、學校、社區的整合化,完全學習是知情意情的連貫化。每次看到背著書包的小學生,每次看到翠綠欲滴的台灣欖仁樹,每次看到北投的好山好水,我就覺得我們北投的居民,有福了!和我們生活習習相闈的林林總總,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我們教育的本質。有根的教育才是完全的學習,伴隨著每一個生命成長。完全學習依存在社區的發展。全人的發展,教育才能夠社區化,才能夠終身化。我們可透過下列方式來實現:
一、學校有根的組織加上社區團體的互動成長。
二、鄉土文化教育做一整合整理。
三、校外教學,讓教育走入生活、融入社區。
四、文教活動融入生活,自然鄉土與文化歷史相結合。
五、小朋友是文化小天使,牽動北投的無數家庭。
柑園國民中學教務主任李惠銘老師特別指出:
每個學校都可以根據他特有的地理、文化、歷史、風土民情、發展獨特的學校本位課程。課程發展的神經系統,透過網路把社區與居民包括我們的學校與學生做一快速有效的連結。在國家課程的發展機制外,更需要有地方特色的鄉土教育,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才能更敏銳、更直接感覺到社區的脈動、和社區一起呼吸、一起心跳、一起成長。社區的議題透過設計進入學生的學習,在感動與激盪下去,就會又產生新的議題作更深一層的瞭解。
面對這樣的課程改變,學生的是也便寬闊了,不再只拘泥於教科書的框架,老師的教育視窗,而可以小到社區的發展,大到全球的脈動。學習的方式生活化了、學習方法多元化了、學習的內容充實了、學習的興趣提升了、學習的意願增加了。

北投憲章
北投具有豐盛的自然生態、歷史人文、溫泉文化等資源,也擁有多樣化的生態環境,衍育出獨特的生活文化,更有純樸好人情,是地方的魅力。現在的北投,是大自然和祖先留給我們的禮物,未來的北投,是我們共同的責任,發掘、保存、活化北投的新魅力,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也是推動「北投憲章」的基本宗旨。社區憲章具有意義如下:
一、願景:我們的家園是不是優質環境,生活是不是具有尊嚴特色,我們心目中的北投,她的面貌又是如何?願景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也是留給後代子孫的資產。
二、家鄉:祖先的智慧,為我們選擇北投做為生活好所在,就像母親的子宮,無怨無悔地孕育我們。北投是我們的生活家園,也是心靈的家鄉。
三、國際:在全球化、國際化的潮流中,國際的主流思想是環保,是生態,是講人權,是注重開放空間,我們北投的價值、定位在那裡?透過國際交流,我們將學習到甚麼普世的價值觀,擴大我們的視野,也促進彼此的互惠與尊重。
四、遺產:北投─我們生活的家園,是大家可以交付給後代子孫的共同資產,讓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得以永續延伸。
我們在2001年6月23日提出北投憲章構想提案,期望經由長時間的討論、批判、參與互動中,凝聚社區的共識,所以,預定以十年來推動、落實北投憲章理念,因為與其由幾個人討論出憲章,不如我們提出構想,讓願意參與的社區朋友們,一起運用團隊的精神,將社區的最重要資產、願景標定下來,結合眾人的力量,讓彼此激發出更具體、更豐富的愛家鄉行動,也讓理念推動得更順利、更圓滿!
關於「北投憲章草案」的推動內容及進度,初步預定如下,當然,這只是目前初步的構想,尚待參與的社區各界人士的討論、修訂,也是未來我們自我檢驗的依據:2001年6月23日基金會成立一週年感恩茶會提出構想提案,7月成立推動小組,雙週六晚上定期集會,進行規劃籌備討論,8月底製作說帖,我們希望說帖用一張A4紙,國小六年級可以看的懂得文字,約800-1000字的內容。9月底擬定憲章內容草案,爭取100位各行各業人士連署發起;11月17日,提出「北投憲章草案」作為北投國小百年校慶獻禮。而後,以一年的時間,經由社區參與的機制,修改憲章草案,希望能夠完成憲章內容文字的定稿。然後用活動帶領民眾參與、認同,爭取市民認同簽名卡、金融機構發行認同卡、公車儲值卡、捷運車票等上印刷北投憲章、發行北投憲章郵票等,同時爭取北投環境改造,建立有形的形象的北投憲章空間,以及創作北投精神的歌曲、音樂、書法、詩歌、文學等等,舉辦「北投憲章」感恩及擴大宣示會、市民博覽會(地球村)、制定「北投市民日」、北投憲章學術研討會、成立北投憲章永續推動委員會等等。
我個人把「憲章」看成是人的頭腦,是我們未來的努力目標,而搭配「社區學院」可以想成是人的軀幹,可以來培訓人才,推展理念;有了頭腦和軀幹後,我們就有兩隻手來提供相關的服務及研習活動,一隻手可以提供文化生態之旅的服務,另一隻手可以參與社區環境改造的計劃。

北投文化生態學院
為落實「北投憲章」願景,提供市民終身學習,培育社區發展人才及現代社會公民,提昇居民人文素養、增進體適能休閒活動、尊重環境與生活知能,我們特籌設「北投文化生態學院」。北投文化生態學院暫定2001年9月24日開始上課,12月8日成果展現,結業。
文化生態學院是社區的公共財產,要讓社區居民來使用它、擁有它。我們有六大努力方針:
一、培養社區人才︰培養與社區土地、生態、文化相結合的課程。師資可以是學界的、官方的,也包括地方專業者,如社區工作者、產業界、陶藝家等。我們希望培養出來的人才是願意留在社區服務、創業的人才,為社區帶來新創意、新思潮、新氣象。
二、實地操作傳承社區的文化︰將上一代的智慧與經驗、文化與歷史延續到這一代、下一代。以實地操作、田野調查、向社區學習的概念和技法,深入了解社區的問題,傳承社區固有的文化和生活技能。
三、社區特色的發揮︰闡揚北投的自然生態、歷史人文、溫泉文化等特色,展現故鄉的魅力。
四、社區學習的場域︰不只以學校為中心,更要建構時時可以學習、人人可以學習、處處可以學習的機制。它的教室充分利用現有空間,儘可能地融入社區之中,包含社區性課題之發掘,解決的方法及未來之願景等,都是課程安排思考的重心,藉以建立學習型社會。
五、培養現代公民素養︰由實踐中,培養反省、批判、參與的現代社會公民素養,關懷社區文化、生態議題,致力打造公共領域,扮演社區總體營造推動者的角色,促進社區的永續發展。
六、朝向認證制度發展︰學員的能力經實證評估後,如文化生態解說的學員,累積到某一學分數,經實際帶隊操作認可後,可獲得認證,做為外界網羅人材的參考。藉由學習與服務合一,奠定永續經營的基礎。
因此,北投文化生態學院的課程規劃以地方特色為基礎,體驗式學習方法,增進人與人的認識互動,擴展關懷、參與社區的公共領域,「培養立足北投、關懷台灣,具有世界觀的現代公民」為目標。
一、學術課程:提昇批判思辨能力,誘導、帶領社區內在反省與改造能力。兼顧及環境教育與文化生態旅遊培訓推廣。有人文歷史類、生態環境教育類、社區論壇類等。
二、社區總體營造暨社團課程:發展人的公共領域,打造現代公民社會。
三、生活藝能課程:豐富生活的內涵,彩繪人生。
依據參與的型式,每種課程有三種學習方式:
一、戶外、親子體驗營:以文化生態主題活動,提供親子體驗家鄉之美。
二、講座研習類:邀請學者專家講授文化生態主題課程,以一個月5至6堂(含室內、室外)課程為原則,使民眾、義工從專業領域學習認識家鄉各項資源文化。
三、研究及志願服務類:歡迎有志願服務熱忱的伙伴,參與社區文化生態研究及志願服務行列,在老師帶領中,參與田野調查及志願服務,原則設計10至12星期課程,每星期上課1次,2至3小時。

地方文史學習的管見
社區總體營造的推動,鄉土文史,生態環境教育等,常為因應各地的民俗風情、社會現實,而有不同的發展模式,我們過去參與地方文史學習、社區營造的歷程,肇始於民間自發性的學習過程,而後才有行政部門和學術專業資源的導入,但始終以民間自主為主軸,也發展出自己的風格。以一個後生晚輩初學者、非專業的角度,謹報告微薄、粗淺的心得如下,敬請指教:
一、地方文史材料的收集研究,如果能夠抱持著團體分工,齊頭並進的心態,比起個人必能夠事半功倍,較為周詳完備,而經過同儕相互打氣,也可以以積極的態度扶持。
二、文史材料一定要考慮公開流通,管道是多元化,例如:研討會、網路系統、出版專輯等等,擴大資料的影響效益,也可以因此通過學者專家、同好的印證,進一步使自己研究方法更加嚴謹客觀。最好考量委請出版公司商業發行,圖文版面的編排將較為活潑可看,也增加讀者網絡,再加上實質的版稅收益,何樂而不為?
三、地方文史工作者及團隊要積極參與社區總體營造,以前瞻性思維,活用老材料,營建有尊嚴、有特色的社區生活。
四、地方文史材料結合生態環境、民俗技藝等,展現多元化文化;並結合文化生態旅遊、文化生態的保存,奠定永續經營的基礎。
五、學校體系的結合,建構良性互動機制,讓教育走入生活、融入社區。
六、如何推廣相關理念,讓更多的公私部門參與,使各項公共資源社區化,並且著重於彼此合作的「過程」,使之結合意願增強,建立永續經營的共識。
七、台灣的地方文史工作者及團隊、其他社區團體等非營利組織,還是在萌芽、摸索的階段,各自所遭遇的困難非常多。在管理、財務、法律等各方面皆有困難的環境下,如何就地方文史研究、社區營造、終身學習體系的建構,還有待彼此的善意扶持、協調、合作,值得相關人士共同努力。

美麗的夢,我們將擁有
基金會成立時,與會的伙伴們一起宣讀連署「飛躍2000 心愛北投」宣言:
「今天我們結合在一起, 土地情深,人文樸實,我們決心深耕北投家園!
藍天溫泉還有老樹,終身學習,真情生活,呵護等待孩子的成長!」
是的,當經濟成長、物質生活達到一定程度後,如何提昇生命的價值和自我的肯定,已成為我們追求的目標,而落實、融合在社區的地方文史研究、終身學習和志願服務,正是達成此一目標的捷徑之一。正如帶領著學生積極參加社區活動的北投國民小學鍾惠珍老師指出:身為北投的每一份子,我們會選擇這塊地方居住,就是因為我們都熱愛這有山、有溫泉的地方,這是大自然的恩賜啊!如果帶著學生參與這社區鄉土文史生態活動,能使大家對土地有知,對文化有情,對鄉土愛得不陌生,一棒接一棒,薪火相傳,那是多麼有意義的事(註9)!日本北海道的「小樽運河保存協會」前會長峰山富美女士,把20餘年來投入故鄉的改造的經驗,說出了真誠的話:「真正的故鄉是自己的心之所在,要生活在其中,就近去保護它(註10)。」「北投石」的發現者岡本要八郎在80歲壽宴時,曾說過:「把別人的孩子當成是自己的孩子在教導,別人就會把我的小孩當成是他自己的小孩(註11)」,相同的,我們盼望從身邊再平凡不過的小事情,可以做、也願意做的「己所欲施之於人」,把最好的拿出來和別人分享,歡樂在鄉里的景象。落實於生活的基礎,以北投憲章、文化生態學院繼續推動地方文史研究、終身學習與社區營造,或許十年後,托孩子的福,不知何等美麗的夢,我們將擁有?


註釋:
1. 洪德俊,〈環抱山水好風光探索北投溫泉之美〉,《北投生活家園》,台北市,光寶文教基金會,2000年,頁144-151。
2. 洪德仁,〈兒童、居民與政府共同打造的新夢想──以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為例〉,《台灣史料研究》12期,1998年,頁175-186。
3. 呂鴻文,〈我的未來不是夢〉,《北投社雜誌》8期,1998年,頁8。
4. 洪德仁,〈社區鄉土刊物甘苦談--以《北投社雜誌》為例〉,《社區發展》88期,1999年,頁341-347。
5. 洪德仁,〈學習、生活的北投〉,《北投社雜誌》11期,1998年,頁175-186。
6. 洪德仁,〈藝術生態的家園:北投文化基金會成立感言〉,《台灣史料研究》17期,2001年,頁196-200。
7. 賴素鈴,〈八頭里仁為美北投永續經營深耕家園 文化基金會昨日成立 飛躍2000 心愛北投宣言獲響應〉,《民生報》,2000年6月26日。
8.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2000北投藝術節成果專輯》,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00年。
9. 鍾惠珍,〈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北投社雜誌》10期,1998年,頁12-13。
10. 西村幸夫,〈十年後的小樽運河〉,《故鄉魅力俱樂部》,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7年,頁34-51。
11. 洪德俊,〈北投石的發現者岡本要八郎〉,《北投社雜誌》6期,1997年,頁7-9。

回頁面頂端


第 7 頁,共 13 頁  第一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

內容索引

1. 北投憲章3.0
2. 北投憲章2.0願景圖
3. 北投憲章本文
4. 「北投憲章構想提案」講說大綱
5. 北投憲章本文解釋
6. 北投憲章推動說明文獻
7. 十年為期 願北投常青
8. 北投憲章市民的榮光
9. 北投憲章大事
10. 北投文化雜誌 第四期(2002/03)-「北投憲章特刊」
11. 北投的四季
12. 北投憲章--歌曲


關於北投文化基金會
北投之旅
北投文化基金會新聞櫃
Google Translate
郵政劃撥帳號
支持關懷不斷炊 長者好溫馨 愛心送餐募款

我們的郵政劃撥帳號:19558705
戶名: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歷年捐款芳名錄
關心核電議題,守護我們的家園!
facebook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PeiTou Culture Foundation

地址:112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南路一段45號之1 看簡圖 看詳細彩圖

電話:(02)2891-7453 傳真:(02)2896-2660 E-mail:ptcfmail@ms56.hinet.net

XOOPS release 20030626 網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