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期 北投健康城市電子報 (2008/08/20)                                                                 訂閱電子報


專題報導
•讓藝術成為形塑公民社會的創意媒介(交通大學藝文中心主任/洪惠冠)
 
活動記要
•20080721~20080820活動剪影
•社區防疫期中訪視
活力北投
•東華社區:神奇的茶水間(北投文化基金會/周家慧)
活動快訊
•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02-27208889)
•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遺失的微笑」紀錄片將於97年9月-11月間舉辦公開播映活動,歡迎
••••••••••••民眾自行報名參加!
•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心情便利通 心理師就在你家旁
•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中醫養生健康講座時間異動
•北投區公所:97年度全民防衛動員「萬安31號全民防空」演習
•北投區公所:北投公民會館『聯合婚禮暨懷舊國民身分證』回顧展
台北市北投婦女服務中心: 【全方位婦女資訊養成訓練】活動基本資料
•北投健康促進協會:2008北投健康城市繪畫暨新詩比賽
•北投文化基金會:2008北投社區防疫網絡課程
•北投社區大學:8月23日課程博覽會
•北投社區大學:97年度第二期課程出爐了

專題報導
 讓藝術成為形塑公民社會的創意媒介(交通大學藝文中心主任/洪惠冠)


最近這十年來,台灣各地興起了藝術家駐村的熱潮,政府大力的整修閒置空間諸如鐵道倉庫、糖廠、酒場等工業舊址,讓藝術家進駐,但都僅止於封閉式園區的藝術創作者個別展現,與社區的互動極少,對社區文化環境的改造,或新觀念的帶動,藝術品味的提昇,幫助有限。

兩年前我在清華大學的藝術中心認識一位另人印象深刻的藝術家,因為她「以藝術和領導的藝術,幫助人們改變社區」,2003年美國福特基金會頒發「改變世界的領袖」獎,給這位生於中國,長於台灣,60年代就到美國的藝術家-葉蕾蕾。

然而葉蕾蕾是誰?對於生活在台灣的我們,卻是十分陌生。

葉蕾蕾生於1941年,畢業於台大外文系。1963年,她拿到賓州大學獎學金,到美國學創作。由於高中時期學過國畫,她十分衷情宋元時期的山水。1985年得到賓州大學中國藝術史的教職,但個人創作卻是室內的花園裝置。1986年,好友霍爾(Arthur Hall),一位長期在費城北部投入社區舞蹈教學與創作的非裔美人,邀請她把被丟滿垃圾的空地化為公園,在得到賓州藝術委員會2500美金後,她開始了第一個公園創作計畫。

北費城就在賓州Temple大學一帶,是個著名的危險區域,這裡住的都是黑人,而且是吸毒、販毒的大本營。80年代,這裡有30%的失業人口,2/3屬於低收入戶,房舍有1/3是空的。加上非裔與亞裔族群的相互排斥,葉蕾蕾到這樣的社區工作,挑戰非常大。於是她帶著謙卑和熱誠,先得到一個當地人協助,把垃圾清走,再吸引鄰近小朋友來挖土種樹、清理出瓦礫破片,再以碎片妝點公園。

由於生活在貧窮、暴力的威脅之下,孩子們最需要天使的呵護,因此她指導孩子畫各種想像的天使,然後再把畫作轉為馬賽克拼貼。所以這個公園雖然見不到她的個人繪畫作品,但整個公園卻是她與社區人共同的創作。而在吸引孩子參與的過程,她發展了兒童美術教室、兒童劇場等課程,讓孩子們不只學會小手藝,也得到許多樂趣和自信,深受大人小孩的歡迎。

一個公園完成後,又接著做另一個。因為社區裡有太多閒置空地,而且通常它都是滋生暴力的危險角落。於是1989年,藝術人文村基金會(The Village of Arts and Humilities)成立,專門推動結合藝術及社區的工作。透過組織募款,葉蕾蕾帶著社區人改善了一百多塊大大小小的空地。於是這原本疾病叢生、到處有如廢墟的貧民區,變成擁有草地、荒野、都市小農場、辦公室、藝術工作坊、教室、低收入戶住宅的藝術花園社區。而這一磚一瓦的裝飾工程都是大家一起完成的。藉著這樣的改造工程,不僅提供社區民眾工作、改善社區環境,也創造了社區有形與無形的財富。1996年,為了專心從事社區改造,葉蕾蕾辭去教職,全心投入,積極培養孩子成為社區領導人。

二十年來,葉蕾蕾帶領小孩、青年、婦女與遊民一起做社區改造工作,整理美化廢棄不用的房舍、社區公園、果菜農場、社區劇場,她也教小孩編劇、演戲、創作詩詞。葉蕾蕾的努力,改變了社區的風貌,讓貧民區變成人與藝術的社區。美國公共電視也將葉蕾蕾的事蹟拍成影片--「村子裡的天使」,在全美各地播放。

到底是什麼樣的動力,能夠讓一個藝術史教授放棄安定的教職,全心投入改造社區的工作?到底用什麼方法讓一個藝術家,帶動費城的黑人社區,關心並齊心改變自己的居住環境?

談起當初投入社區改造的心路歷程,葉蕾蕾說,她不是去服務別人,而是這些社區的人幫著她一起完成夢想。葉蕾蕾說:「我的社區工作就是我的藝術。」

當初得到費城藝術委員會的補助款,許多人都勸她不要做這麼吃力不討好的事,但她心裡只有一個想法,「如果心裡這好的小小火花熄了,別的就甭提了」。

葉蕾蕾說,她相信道家「物極必反」的道理,愈是破的地方,愈是可以轉變、創造美好。將最美的天使放在最混亂的垃圾堆中,更能彰顯生命的美。

葉蕾蕾從社區參與式的公共藝術,發展成以藝術改造社區的案例,在2001年得到著名的布魯納(Rudy Bruner)優良都市金牌獎,也得到賓州等四個大學所頒發的榮譽博士學位。2002年,她再度獲得舊金山藝術與療育基金會頒獎,因為她「使破碎的再聯結,使創傷再癒合」。她說,她在此發展的是一個透過藝術的教育,而不是藝術教育。

現在葉蕾蕾常受邀到貧窮地區如肯亞、象牙海岸、喬治亞共合國、中國、迦納等地,幫助落實以藝術改造社區與人。她透過藝術在改變世界的做法值得我們所有藝術人省思。

反觀這十多年來,台灣的節慶活動如雨後春筍,琳琅滿目,標榜以藝術家進駐方式的案例愈來愈多,諸如屏東半島藝術節、金門碉堡藝術節、花蓮石雕藝術節、嘉義縣北回歸線夏至藝術節、新竹縣大隘藝術節等,藝術家分別以在地的素材(比如半島以蓮霧枝、金門以廢棄碉堡、花蓮以當地石材、大隘利用教堂、古厝)進行創作,但與社區居民或社群互動及共同參與的程度,仍嫌不足,對當地人與環境的改造,文化積累成效皆有待評估。

但是最近這兩年,在南部嘉義縣的小村落裡,我們卻看到了另一種可能。社區營造不再只是文史工作者或建築、環保專業者的專利,藝術家也可以走出畫室、演奏廳,投入社區文化環境的改造。

2006、2007年嘉義縣運用社區營造計畫與福爾摩沙藝術節資源,推出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嘗試以藝術家駐村方式,選定山海平原十個社區進行在地的人文創作,十七位專精於各領域的藝術家,透過和村民的互動與對話,在社區角落呈現出充滿在地風情與鄉土色彩的藝術氣息,居民透過裝飾燈船、騎腳踏車巡田水、廟會遊庄頭、看老相片講故事的方式,重新去認識自己的所在,自己的文化,讓環境藝術在村里間無限延伸,像六腳鄉新厝社區的壁畫,就讓不少居民發現自己也可以是畫家;而康府元帥的出巡,居民戴上自製面具、頭飾,顛覆了傳統,也提供居民不同的思考,攝影家到義竹鄉東後寮拍攝,大膽的讓居民跟隨做攝影紀錄,小孩高興的嘗試,老人家則從不敢到勇敢拿起相機,重新體驗生活。在太和村,藝術家不但把茶文化帶進太和,也讓居民捏製茶具、染布、木雕手工藝等。民眾從觀賞藝術到參與、創作的過程中,重新去認識這塊土地,愛上這塊土地。而環境藝術行動的概念,則有別於一般消費性的藝術節慶做法,嘗試將它轉化為可以永續發展的有機架構。

這兩次行動中,藝術家既要扮演藝術家的角色,又要扮演社區關懷者的角色,與居民深度互動,就像策展人吳瑪俐的觀察,藝術家進駐社區,不只是來服務村民,藝術家本身也在學習;學習如何主客互動,如何透過藝術對話,如何與人與環境聯結,如何穿梭在複雜的人際網絡,如何找到焦點議題,如何發展有效形式,同時看見自己在整體中的意義等。

環境藝術行動不僅希望透過藝術,讓參與者可以自我發現與共同分享,它本身也是一個藝術介入社會的行動,要展開此項行動,根據嘉義縣的操作模式,先要取得公部門的信任,與有意願參與的社區溝通,依據社區特色和互動方式,媒合適當的藝術家展開長時間進駐或操作短期性工作坊,摸索出可能與社區互動的方向,運用有限的經費,發揮最大創意,邊做邊學習,重視過程而不只是成果。

因此當文建會將於2008年全面展開藝術家駐村計畫,以及青年藝術家駐校計畫之時,當思計畫精神的掌握與操作方式的建立:我們有什麼機制可以鼓勵藝術家,投身社區的改造,成為台灣的葉蕾蕾?我們如何從嘉義經驗中找出運作的模式,與永續推動的方法?縣市政府、文化局、社區的觀念與態度能否改變?因為在這個計畫中,不只居民的認知重新被挑戰,藝術家的思考與工作方式得改變,政府的角色也須跟著調整,方能引領從量變到質變的環境藝術行動,讓藝術成為形塑公民社會的創意媒介。


活動紀要

 20080721-20080820活動剪影

970722節能減碳工作坊 970723燕巢調查培訓課程
970725帶北投國小學童導覽北投公園 970729中央北路家燕調查
970805出國前的防疫宣導 970809Dr. Anderson、衛生署國建局趙坤郁副局長、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主任邱弘毅教授蒞臨指導
970812六星計畫期中訪視 970813衛教種子培訓課程:腸病毒
   
 社區防疫期中訪視


時間:97年08月13日星期三14:30
地點:北投文化基金會
出席人員: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董曉萍技士、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處黃玉微股長、孫美雲科員、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賴依亭約用護理師、北投文化基金會洪德仁董事長、陳佩研專員、振興復健醫學中心李朝智醫師

建議:
1.社區防疫計畫架構完整,延續性及組織系統整合值得肯定。
2.今年新增國際旅遊防疫諮詢及防疫通報聯繫系統,計畫操作內容富創意。
3.培訓在地衛教種籽人才,期中執行率40%,後續活動是否排定。
4.社區防疫志工培訓及教育訓練已進入第二年,可以強化、深化志工的防疫專業能力。
5.防疫通報作業流程與肺結核作業流程可以簡化成一個防疫通報流程,並依據北投社區修改簡化,另外社區防疫聯繫單可以修改簡化符合北投社區的需求,建議可與單一合作醫院連繫,進行防疫通報與疑似病例轉診。

回應:
1.培訓在地衛教種籽人才,後續有三場活動,分別排定8月中「腸病毒」、9月初邀請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處副處長主講「傳染病防治宣導及通報」、9月中「肺結核的防治」。
2.與健康服務中心合作加強保健志工、關懷志工的公共衛生及防疫能力,並與社區關懷據點合作建立健康樂活會,強化支持性的系統,針對慢性病提供知識、活動及疫情通報。
3.防疫通報連繫系統將與振興醫院合作,由振興醫院感染科周明淵主任協助,並結合醫療群轉診服務系統,相關工作協調將於9月份社區醫療群例會中確認。


20080813北投區社區防疫網計畫期中訪視


活力北投
 東華社區:神奇的茶水間(北投文化基金會/周家慧)


說到茶水間,您的印象是什麼?辦公室裡供大家泡茶煮咖啡的地方?您知道嗎,在東華社區的辦公室裡,兩坪大的茶水間可是每天做出近七十個便當的迷你廚房呢!
東華社區推動送餐的工作其實已經五年了,是北投最早提供送餐服務的社區,但是理事長陳麗妙說第一年送餐幾乎是失敗的,因為當時對於送餐對象的選擇並無一定的標準,無形中增加社區許多負擔,且當時結合自助餐,菜的用油與用鹽較難控制,最後只好暫緩。直到社會局跟內政部推動飛鳳計畫,東華社區便決定自己籌設廚房,並且請社區志工到社會局接受培訓,取得丙級執照,菜單也使用營養師提供的循環菜單,目的就是要提供長者一頓營養健康的午餐,理事長麗妙姊說:「美食並不一定要是精緻的東西,我們更注重的是環保與健康」。

把用餐的對象當成自己的家人
對於這些用餐的長輩,東華社區的媽媽們都把他們視為一家人,所以對於便當的食物,一定要是自己能吃的安心才能給大家吃。這裡的便當用的是五穀飯,考量到有些長者咀嚼能力較差,社區媽媽每天都會煮兩鍋不一樣的飯,咀嚼能力較差的就使用煮軟一點的白飯,菜的部份也會考量到老人家的身體狀況而少油少鹽,避免造成長者身體健康的負擔。這種少油少鹽的營養餐時很多用餐者一開始並不習慣,但這些長者從勉強吃下、到逐漸接納,最後變成認同這樣的餐對自己是好的,進而依賴這份餐,這樣的轉折對社區志工而言便是一種肯定,讓志工們覺得很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一種使命感。因為開始送餐服務之後,才能更深入的了解到這些長者的需求是什麼,背後的辛酸是什麼,就是這樣的使命感才讓社區志工能夠一直堅持下去。除了送餐之外,逢年過節的時候社區志工也會有一些貼心的小心意,比如端午節的健康粽、元宵節的湯圓、尾牙的潤餅和刈包等等,過年也會寫小卡片,長者也都會有一些回饋,會打電話或是寫紙條給志工們,讓志工們倍感溫馨。
從94年度開始東華社區也跟國軍北投醫院合作,每天會送20個便當到日間病房,平常也會請志工做衛教或帶健康操,社區有活動的時候也會邀請他們一起到社區來,互相學習成長。去年年底開始東華社區也嘗試推動體內環保,每個月有兩天提供素食便當,經過滿意度調查與需求調查之後發現反應還不錯,未來也將慢慢的去改進與調整。

小廚房大學問
東華社區的志工團隊向來極有活力,麗妙姊也提到在社區工作的推動過程中,人的管理是最重要的,如何融合每一個夥伴不同的想法,是需要一些智慧去克服的,就以送餐的工作為例,常言道「一個廚房容納不下兩個女人」,這些做菜的志工媽媽們個個都是資深的家庭主(煮)婦,都有各自習慣的口味與烹調方式,社區便透過營養師及社區志工來互相提醒與監督,讓志工改變既有的習慣。
對志工而言,自己的飲食習慣也會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漸改變,東華社區的工作人員多數時候都會在辦公室裡用餐,當天便會討論哪些菜色需要改進,哪些菜做的好也會給予鼓勵,就是透過這種團隊間互相勉勵、互相影響的方式,不僅讓用餐的長者吃的健康,志工本身也愈來愈健康。例如東華的一位志工媽媽是糖尿病患者,在這幾年協助做餐的過程中,自己的飲食習慣也慢慢改變,漸漸的各種指數也趨於正常,對志工而言,這便是無形的回饋與收穫。

樂在其中最重要
談到送餐的這麼多年來的感想,麗妙姊覺得最重要的是結交了一群志同道合、情同姐妹的志工朋友,並且在團體中學到包容。義工當久了心會愈來愈柔軟,接受的層面也會愈來愈廣,看了這麼多長者及有病痛的人,會覺得自己是幸福的且心存感恩。在這樣的過程中雖然難免會有一些委屈與挫折,但這也是一種成長與歷練,如何從困境及這些志工朋友的優點中去轉換成自己的能量,是可以持續去發掘的。對於送餐的工作,東華社區的夥伴們也是抱持著「做中學,學中做」的態度,做不好的地方就慢慢修正,最重要的是能樂在其中,這樣的服務工作才能長久持續下去。

社區媽媽們就在小小的茶水間裡作出健康美味的餐食
社區媽媽備餐情形 針對長者個人需求而製作的便當

電子報2008年為每月發刊一次,請各位朋友繼續關心、支持北投!

北投健康城市電子報(more...)

聯繫編輯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