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泥圳 關渡平原動脈硬化

日期 2007-01-23 09:34:37 | 文章主題: 活動快報

建水泥圳 關渡平原動脈硬化
灌溉工程未採用生態工法 環保人士擔心阻隔水土共生 水利會:不做會影響耕作
【2007-01-23/聯合報/C1版/北市.文教】記者陳志豪/台北報導

台北市七星農田水利會最近在關渡平原施作八仙圳灌溉溝渠工程,由於未採用生態工法,環保人士擔心可能阻隔水與土地的連結,衝擊水磨坑溪的生態,甚至影響關渡自然公園生態環境。
七星水利會會長陳益榮說,溝渠圳道以水泥施作,是全台農地趨勢,水利會也思考過生態工法,但因農民迫切需求,再加上以往的土堤太容易崩塌,只能以水泥施作;如果不做,農民旱季沒水、雨季淹水,影響農民耕作。

關渡平原堪稱是市內最後一塊淨土,但隨著人為開發,生態多樣性已大不如前,大度路以北、農地最西端的田地,則是至今仍保有少數自然狀態的水磨坑溪。

往下游走,河道面臨被破壞的危機,寧靜的農地正大興土木,正在灌漿的溝渠,一步步阻隔水與土地共生的天然景象。

關渡平原一帶水源,主要是靠八仙圳引用北投磺溪水源,再從水磨坑溪穿越自然公園注入中港河,並從關渡宮前流入淡水河,當地農民稱「水磨坑溪」叫「港仔尾」。

這一帶的圳路正改建水泥溝渠,以倒「ㄇ」型的垂直三面光工法施作,環保人士認為這種工法目前是公認最糟糕,最不環保的工法的之一,長達數百公尺。

環保人士擔心,水泥渠道帶來的後果,除失去涵養地下水的功能外,將無法消除過多的化學肥料,一旦失去與土壤接觸,淨化水源功\能大幅降低。

未來,汙染的水源將直接流入關渡自然公園與淡水河,原本水中的微生物,可能因為水泥牆阻隔而死亡,也間接影響到自然公園濕地的生態。

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表示,目前尚無相關數據研究,應著手進行調查。

一位長期觀察關渡平原生態的人士就指出,「關渡平原就像動脈硬化,不斷在沈淪」,其中還有不下10座的舊磚造水閘門,也因現代工程一一消失,溝渠失去原有多樣性功能,僅剩供水、排洪的功\能,絕非濕地之福。


本篇新聞文章來自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https://www.ptcf.org.tw/ptcf2

本篇新聞文章的連結網址是:
https://www.ptcf.org.tw/ptcf2/article.php?storyid=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