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社區(文:陳錦煌/新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中國時報 931007)

日期 2004-10-07 23:34:34 | 文章主題: 陳錦煌醫師專欄

 二○○三年三月辭職返鄉,恢復小鎮醫師生活,每天一大早陪我媽媽走路,沿途偶遇左鄰右舍,熟識鄉親,或幼時田裡工作同伴,她們熱烈拉手寒暄問好,是一天中我媽媽最歡愉的時候。

 在新港,重新面對社區,角色變換,適應初期有些困難,不過恢復診病的敏感度後,也沒什麼。回想去年SARS流行期間,一開始,連全世界最優秀醫學研究者也弄不清這新興傳染病的真面目,感染途徑,與有效治療方法,而人心惶惶之際:每天注意發燒病患,尋找疑似病例,盡早處置,保護社區,也保護自己;和鄉親共同勉勵,大家勤洗手,保持健康規律生活,以增強免疫力;每天三餐多留意像我媽媽這群八、九十歲老人的體溫……;也和社區營造學會的同仁,結合醫策會、公共衛生學會、社區大學及於基層工作的醫師、藥師、心理治療師、社區工作者……等,共同發起社區防疫行動聯盟,以知識對抗恐慌,協助政府防疫工作。\r

 這段時間,心中始終盤繞一個未解的問題:什麼是「健康社區」?可以結合各行專業共同抵擋類似SARS新興疫病的侵襲;可以讓我媽媽那群老人,耳不聰目不明、行動不便時,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可以群策群力自主地解決社區健康難題……。

 一九八七年以來,聯合國衛生組織於歐洲總部開始推動「健康城市」計畫,目前,全世界已有上千城市參與,各城市間不斷檢討,交換意見,整合成相互支援,強又有力的網路組織,是醫療進步千里卻無法相對促進健康時,一種創新有效的作法。一九九九年,台灣開始推動「社區健康營造」,引用國外健康城市的理念,結合文建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經驗,鼓勵社區居民自動自發參與健康生活習慣養成,希望可從「健康促進」角度,減少罹病可能。歐美以「城市」為主體,重視跨部門整合的行動,健康的公共政策,與支持性健康環境;台灣除了台北市、台南市外,大都以鄉鎮社區為主體,重視居民參與,觀念改變,健康組織,及健康行動。從健康城市到健康社區,累積五年經驗,大家想像中的「健康社區」應有些眉目。

 我理想的「健康社區」是:一個社區可以透過各類自主性終身學習組織,持續發現危害社區健康的因素,提出解決方法,並且落實執行;對外結合公私及專家資源,對內溝通協調整合,以減少環境危害,營造健康安全的公共空間,形塑健康生活,照顧弱勢,建立自尊與認同,來滿足居民的健康需求。

 至於社區健康程度的評估,除了相關基本資料,建議方向如下:一、社區居民:土地認同(或社區生活滿意度),民主素養(權利義務,法治觀念,溝通協調),終身學習態度,參與公共事務意願,健康需求,健康生活習慣,社區發展願景。二、社區團體:種類,活動力,組織力,學習力與整合力。三、基層醫療網及後送體系。四、環境調查:污染程度,環境監測與再生利用。五、公共空間:健康暨安全度。六、社會福利:需求及供給。七、意外事故:風險因素分析。

 以上健康社區的定義與評估方法,或許可幫助社區醫師從傳統以「病人」為主體的診斷與治療,到「社區」為關心範圍的整合與介入。這初步想法還需社區工作者實際操作,驗證是否可行,和健康有關專家意見補充,更重要,需要行政院重新思考分散於中央各部會和健康有關的公共政策,如何落實基層社區,以帶動這股社區自主力量,用終身學習方式,發展符合基層需要的健康社區。


本篇新聞文章來自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https://www.ptcf.org.tw/ptcf2

本篇新聞文章的連結網址是:
https://www.ptcf.org.tw/ptcf2/article.php?storyid=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