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生教育 離開白色巨塔 住院醫師社區把脈

日期 2006-04-01 08:39:28 | 文章主題: 社區結盟營造福祉健康網絡

新醫生教育 離開白色巨塔 住院醫師社區把脈
2006.04.01  中國時報 陳怡妏/專題報導

榮總住院醫師連加恩進駐北投社區一個月,不只傳愛,也在實驗一項新型態的醫生養成教育,讓住院醫師完全離開白色巨塔、深入社區,進行訪視老人、衛教諮詢等活動,期待藉此培養能理性分析病症,也能感性體察病患心情的醫生。

試辦性質的離院訓練,去年十一月開始在北投展開,以民間非營利組織為基地,包括連加恩在內,已經有5位住院醫師完成學習,花一個月的時間在社區,幾位醫師都認為有衝擊、有省思,受益不少。


統籌練訓計畫的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社區醫學科主任陳振文表示,SARS疫情衝擊後,醫療體系開始反省不能只重專科,從二○○三年推行一般醫學訓練,第一年住院醫師必須先接受「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計畫」(簡稱PGY1),進行社區、外科、內科訓練各一個月,其中社區訓練派出住院醫師是到社區型醫院見習,並未離開醫院。

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洪德仁表示,離院訓練目前在實驗階段,將來會逐步擴大,長遠目標希望在二○○八年將這項修選的訓練,變成必修。

這項訓練計畫第一位走入社區的是榮總家醫科住院醫師劉宛欣,當底層社會弱勢族群的生活呈現在她眼前時,她頗受衝擊,她曾疑惑訪視獨居老人不必讓專醫師來做,一個月後,她有了不同的想法,她肯定走入社區能讓醫生有不同的視野,但要變成必修,她認為要有好的教材與課程才能稱得上是訓練。

另一位離院到社區的榮總家醫科醫師許馨予表示,一開始有不務正業的感覺,覺得自己像社工不像醫師,訪視弱勢長者時,她不只看到被訪視者單一的病症,還有更多的問題,一位有高血壓毛病的老婆婆,得照顧患有精神疾病的女兒,需要的不只是疾病的治療,還有社福資源的轉介。

許馨予說,老人醫學是未來的顯學,長者照護必須從社區著手,社福資源轉介一般認為不是醫生的工作,但她認為醫療專長是在社區扎根最有力的立足點,走入社區後,她可以是這個社區的醫生,不只醫人,也醫社區的人文與環境。

啟發自己認真思考自己希望成為什麼醫師,幾乎是所有來到北投文化基金會的住院醫生共同的收獲,扮演社區導師的洪德仁表示,醫學教育是理性的科學操作模式,社區醫學訓練就要讓年輕的醫生受到衝擊,然後有所反思。


本篇新聞文章來自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https://www.ptcf.org.tw/ptcf2

本篇新聞文章的連結網址是:
https://www.ptcf.org.tw/ptcf2/article.php?storyid=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