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十年:反省與再出發(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陳錦煌)

日期 2005-07-15 10:00:18 | 文章主題: 陳錦煌醫師專欄

 行政院於今年4月14日核定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期望從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治安、人文教育、環保生態、環境景觀等六大面向著手,打造一個台灣百姓可安居樂業的健康社區。誠如謝院長一再強調,政府施政首重百姓感受,回顧社區總體營造(簡稱社造)推動十年來,儘管相關部會執行內容五花八門,一般百姓能感受政府好意嗎?解決了社區生活的各式難題嗎?
 社造工作始於1994年,當時文建會為落實李前總統「台灣生命共同體」理念,將部份權力下放到縣市政府,期望縣市文化局能成為地方小文建會,同時擬定社造政策,鼓勵人民當家作主,由下而上,從文化、環保、學習、產業、空間、治安……等角度切入,社區居民自行擬定計劃,營造多樣化的社區生活內涵,於營造過程逐步形塑共同體理念,並大力引進日本案例,在台灣各地推動示範計劃,一時之間,「社區總體營造」充斥各大媒體版面,社造工作也逐步從文建會,擴大到內政部、環保署、經濟部、農委會……,社造成為新「顯學」,人人耳熟能詳,然而,限於各部會權責,缺乏部會間橫向溝通整合機制,除了少數示範案例,難以展現具體成果。另外,1994年文建會的社造,碰到內政部1965年開始的社區發展,或農委會於農復會時代開始的鄉村發展,觀念如何溝通,內涵如何整合,大都是各說各話,各行其是,新興的社造工作者不了解社區發展與鄉村發展,傳統的社會工作者更看不懂社區營造,彼此相互排斥對抗,可憐的社區居民不知所從!這現象要等到公元2000年新政府上台,以九二一災後重建過程累積的社造經驗為基礎,於行政院組織跨部會的「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協調委員會」開始,社區發展和社區營造才有對話機會,各部會社造相關業務也才有可能以社區為主體的溝通協調平台。
 整合分析十多年來社造的內容,以社區角度觀察,大致可分三層次:一、理念宣導,人才培育:這部份文建會作的最多,不同部會的社造計畫裡多少亦有這類內容。二、空間改造:如文建會最早期的「美化傳統文化建築空間」,後來內政部營建署的「城鄉新風貌」及環保署的「生活環境總體改造」,文建會的「閒置空間再利用」、「地方文化館」……等等皆是。三、滿足社區生活需要,解決社區生活難題。屬整體性、功能性,如六星計劃中的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治安等。\r
 檢討過往社造成功與失敗的案例,如新港大興路與廟口中山路的造街美化,前者成功\、後者失敗的原因乃在於理念共識達成與否,及組織運作有否健全。然而,假若社造只停留於理念宣導,或所謂「造街」之前的「造人」階段,未能有具體行動(如空間改造、創造就業、環境保護……),民眾的感受只是跑不完一場又一場的研習,或只是轟轟烈烈的大型活動,除了垃圾滿地,什麼也沒留下。至於全面推動空間改造的營建署的「城鄉新風貌」,由於一開始編於經建會擴大內需的項下,加上執行匆促,規劃粗糙,參與不足,許多「城鄉新風貌」淪為消化預算,或只是設計師眼中的新風貌,不是城鄉居民的新風貌,無法為地方帶來嶄新的發展契機,甚至拆掉重建,或所謂二度閒置空間。社區的空間營造,若無法奠基於居民參與,觀念改變與組織運作的基礎,並銜接社區的未來發展,往往是失敗的。至於社區百姓感受到的產業發展、社福醫療、治安改善等,牽涉的層面更廣,除了人、組織、環境、公私部門、各行專業,更需長時間累積成效,不斷擴大參與,提昇專業能力才有成功\的可能。
 檢討行之多年的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地方特色產業輔導,或農委會的一鄉鎮一特產,固然協助了不少地方特色產業品牌的建立、行銷與經營管理,創造地方財富,降低失業率,發展地方特色,然而,這些產品的獲利大都屬於個人,而且,過去的輔導較不重視社會資本的累積,與促進產品所在社區的整體發展,衍生了不少問題:如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衝突如何化解?或一窩蜂群起仿冒,殺價競爭時,如何避免全軍覆沒?或許有人會想,個人優先,社區其次,有何不可?但是,地方特色產品基本上是市場上的弱勢,競爭力比不上大企業,除了產品本身,若無法有效整合背後的人、文化、環境與社區特色,創造產品的地方獨特性,吸引在地消費,產品開發的同時,亦帶動社區發展,產品與社區相輔相成,如此才可和大量生產,廉價傾銷的市場有效區隔,建立社區產業永續發展的機制。\r
 對於社區治安,相關單位仍停留於破案率進步多少的迷思,警察績效評比,破案乃重於預防,對於影響治安的相關因素,如教育、失業率、社區環境、社會風氣、人際關係……等,無法有效掌握,任憑見警率及警察人力一再提高,治安問題仍然嚴重。以社區角度思考,如何透過理念宣導,居民參與,進而組織各式義警隊、社區巡守隊、媽媽導護隊……參與維護治安,防患於未然,並且經由社區治安會議,發現治安死角,在犯罪偵防專家協助下,評估風險,製定各社區特殊的防犯策略,在有效維護治安的肯定下,逐步建立社區生活共同體理念,這是全民拼治安的基本策略。至於社區健康,福利照護社區化,操作方式和社區治安大同小異。沒有社造的基礎,沒有空間營造與風險管理,要達到安全、健康,照顧的果效,談何容易;相反的,若社造產生不了安全、健康、照顧的成效,要感動居民自動自發,甚至出錢出力參與社造,維護空間環境,比登天還難。
 新港文教基金會1987年成立後,在解決社區發展難題的需要下,不斷從「本土化」、「社區化」、「學習化」逐漸走入「國際化」。這過程花費了十年以上時間,培力近300位經常參加的義工,八位專職秘書,有每二週定期開會討論決議、督導考核的義工幹部會議。當2002年面對加入WTO的農業衝擊時,才有能力繼續產業化的轉型。基本上,新港是累積了15年的社造經驗,才具備發展社區產業的人才,組織與環境。這並不意謂每個社區都要花費如此長的時間人力才可談產業。但是,新港經驗凸顯一項事實,要社區居民感受到營造成效,須經由人(包括理念、參與、培力、組織等),空間改造循序漸進,缺一不可。
作為社造十年反省再出發的六星計劃,雖然劃分社區改造的六大面向,其核心價值,發展動力仍在於社區居民願意走出家門,動手解決社區的發展難題。這股由下而上的自主力量,才是六星計劃成功與否的最大保障。\r



本篇新聞文章來自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https://www.ptcf.org.tw/ptcf2

本篇新聞文章的連結網址是:
https://www.ptcf.org.tw/ptcf2/article.php?storyid=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