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專文】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的回顧與想像

日期 2015-01-15 12:17:00 | 文章主題: 洪德仁醫師專欄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的回顧與想像

文/洪德仁。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常務理事、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談社區營造中心

臺北市政府為了推動社區營造工作,由主責的業務單位「都市更新處」,利用仁安醫院的館舍,成立「臺北市社造中心」,三年來,委託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執行社區營造中心工作及館舍的經營。

目前推動的工作內容概要為:推動社區營造工作、建構社造網絡資源平臺、制度檢討、館舍營運。同時,也積極尋找有意願、熱忱的社區組織、個人工作室,並鼓勵儲備規劃師,共同參與「社造點」,經由:

一、 社造點遴選:找出民間動能及趨勢。

二、 社造創意實驗沙龍:找出具體推動的社區創意,以議題討論方式,整合各方觀點,找出政策上可調適方向

三、 幹事會:邀請幹事參與社區討論,以公私協力的夥伴關係,找出可調適方向。

四、 社造委員會:提供各局處議題發想,整合資源,創意引導,減少工作重疊,發揮最大效能

社區營造培力特色

在營造點的培力方面,依照地緣關係邀請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等四個民間組織,作為分區駐點團隊,就近給予營造點協助。2013年共有14 個社造點參與,社造中心媒合了市政府其他局處小額的補助,提供給社造點推動社區營造的資源,年度工作重點在於培養社區營造的能力及社區的動力、讓社區之間形成社區營造學習支援和支持網絡。到了2014 年,運用都市更新處本身資源及媒合文化局補助款,形成更大的媒合基金,提供給26 個社造點資源補助,引導社區瞭解及靈活運用自己所擁有的資源及資產,產生社區力量。每一個社造點的推展經驗,都可以開展成一種模式,成為其他社區參考的對象。

社造中心從2012 年的摸索階段,漸漸的找出運用媒合基金概念,提供給社區資源和培力機制,並擴大公私部門形成夥伴關係。我認為,在執行過程中,產生出幾種社區營造的特色:

一、 地緣社區與議題社群的相互擾動:初期的社區營造大都著重於地緣關係,最近議題社群的形成由跨地緣的民眾、年輕人及網友對關心議題共同投入行動,而後又回歸到地緣關係的落實,這是很有趣的發展趨勢。像華光社區,社區長者集體美術創作活動的「飛舞的線條」、在地青年的活力挖掘等,都是社區與議題社群相互擾動,相互加成的結果。

二、 弱勢關懷:傳統所謂的弱勢族群包括婦女、老人、身心障礙者、兒童、新住民等,社區營造點持續投入關懷和服務。更有意義的是,過往被忽視的弱勢族群,像街友、公娼等議題,持續有營造點投入關懷,像「我們都是社區一份子」攝影工作坊、街友攝影展覽及「漂泊工仔自立工班」等活動的推動,讓市民有機會認識街友,也讓街友有機會呈現專長和生活樣式,甚至於街友以清潔工班的方式,協助老舊公寓公共區域清潔整理,都有可能形成持續的服務,促成朝向社會企業發展的可能性。

三、 在地青年活力挖掘:「大稻埕在地行動一日營」、「100個微笑店家的故事」及「貴陽街日光計劃」由年輕人帶領社區以外的居民對老舊社區深入了解,甚至由導覽做起步,喚起共同參與老舊街區定期的清潔打掃工作,為社區帶來新的活水和力量。

四、 居民生活問題的解決:面對台北市都會區的高齡化及居民對食品安全的關切,營造點推動的議題及社區創意實驗沙龍,均扣合生活需求,找出創意行動,整合及協調跨局處資源及調適政策推展。

樂齡健康議題:運用社區及學校資源,提供給高齡者健康促進活動,鼓勵融入社會及志願服務
都會農業:運用屋頂及街角空間,從生活中接觸農耕,透過分享共食改變生活方式,一方面為環境永續,另一方面也是改變城市樣貌、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的新契機。
創意生活:運用社區的特色,針對獨立書店及溫羅汀等,創造出都會街角巷弄的文化和小確幸。
文化及傳統技藝傳承及創新:天母白屋、羅友倫故居保存及北投木炭窯修復,從傳統文史及技藝的保存及傳承,衍伸街區的活化和創新設計的介入,展現出歷史活化。
作為公民社會對話與行動的平台

2014年12月底,訴求「開放政府,全民參與」的柯文哲醫師就任臺北市長,柯醫師的當選,相當程度顯示出年輕人對於周遭的公共事務關心的熱烈與急迫性,資訊網路的運用也產生實質的功能。因此,臺北市社區營造工作是否仍然適合由「臺北市都市更新處」來負責,持續著重培訓、短期活動計劃及館舍經營,如今我們要思考公民參與的友善性、可及性平台的建構,柯市長針對公民社會的發展,即將成立「臺北市公民社會參與委員會」,對於公民社會及社區營造功能的界定,是值得密切觀察的趨勢。

過去我們長期追求經濟發展、都市更新,輕忽歷史傳統、生態環境和世代正義,或許尊重市民對於城市的想像,讓生活和歷史、藝術、創意結合,而不是引進大規模的外部力量,破壞原來的機制,是臺北市城市發展的一個新選擇和價值。同時,我們習慣於官員及專業者主導做決策,而荷蘭阿姆斯特丹曾經成熟運用wikicity的模式,真實面對問題,去傾聽、溝通設計民眾參與機制,他們發現,運用這個模式關鍵在於溝通,政府官員幾乎要花80%以上的時間和精力在進行溝通協調工作。同時,也要降低民眾參與門檻,才能讓公民願意參與,從而取得初步共識和實踐的行動,回頭檢討,產生更大的影響力和政策支持。

回頭看臺北,看臺灣,以wikicity模式,讓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成為「公民社會對話與行動的平台」或許是落實「開放政府,全民參與」,讓社區營造邁向公民社會的模式。

至於社區營造中心的轉型,除了思索公設基金會之外,也應思考擴大現行媒合平台的功能,並募集企業的支援,一方面尋求中央及市政府各局處有關社區及公民社會的支援,提供「參與式預算」,藉由說明、對話、遴選、補助、陪伴、議題操作、交流評估等擴大社區及社群參與,乃至於獎勵永續發展結合創意形塑成社會企業的可能性,產生實質社區營造及公民社會的成果。


本篇新聞文章來自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https://www.ptcf.org.tw/ptcf2

本篇新聞文章的連結網址是:
https://www.ptcf.org.tw/ptcf2/article.php?storyid=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