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大推動地方學 強調文化認知

日期 2010-11-23 19:27:30 | 文章主題: 北投文化基金會活動

社大推動地方學 強調文化認知

立報╱張舒涵 2010-11-14 22:04 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
「我是誰?我所生活的土地真實面貌是什麼?」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結合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14日舉辦「2010台北學暨北投學學術研討會」結集社區人士,翻越學院高牆,向居民推廣「如何認識真實的自我」。10多年來,社大逐步推動重視文化、環保、社區營造的風氣,進一步提出「台灣學」及「地方學」。
研究社會人類學的台北藝術大學大傳藝所教授陳其南追蹤台灣歷史,強化主體性的重要。陳其南舉出英國「自然」(Nature)雜誌為例,洛杉磯加州大學地理學和生理學教授Jared M. Diamond所著「台灣獻給世界的禮物」論文指出,台灣在南島語系及其族群遷移史上,處於「原鄉」地位,目前南島語言有1千2百多種,多位國外學者推斷,以遷移狀況來看,台灣擁有最原始南島語言的「基因庫」。


地圖解放 發現特色
陳其南指出,學院裡有人主張台灣原住民的中國大陸來源說,甚至台灣原住民從海上漂來台,或山上石頭蹦出來的傳說固然存在於部落,但這些學術研究與早期的認知幾乎顛倒,弔詭的是,台灣南島語言主體性還受被政府忽略或反制,導致人民缺乏對在地文化根源的認知。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理事長顧忠華進一步指出,東南亞有許多華僑,他們自認是「僑胞」,「僑」代表客人,對本地文化認同度較不高,但台灣卻幾乎無此現象,代表有較高的主體文化。
台灣地方學研究發展學會執行秘書施政旭以「地圖解放」為概念,重新發現台灣地方特色。研究「公眾參與式地理資訊系統」的施政旭指出,地圖承載了很多資訊,卻也隱藏了歷史文化或意識型態的秘密,他說:「地圖是誰畫的很重要!」他舉世界地圖為例,一幅南半球在上方的地圖,是澳洲人所畫;中國和台灣顏色相同的地圖,是清代官員所繪製;把台灣比例畫得特別大的地圖,則是台灣人自己繪出的;他認為,地圖資訊如同新聞媒體一樣,潛藏作者的意識與文化背景,沒有絕對客觀,不能盡信。
「人人都有畫地圖的權利。」施政旭認為,畫出具當地特色的地圖很重要,他以「貓頭鷹綠廊計畫操作」為例,台灣地方發展學會以欠缺文史資料的東港溪流域為研究目標,團隊透過探訪當地耆老、文史工作者、民間團體、生態專家,選擇了萬巒鄉的「沿山公路」,繪出貓頭鷹的生態路線,透過探訪發現19世紀特殊的「萬金天主堂」傳教路線;將生態與歷史融合成專屬在地、獨一無二的地圖。

重新認識歷史根源

「貓頭鷹綠廊計畫」透過地圖,推廣「文創商品」,將在地文化轉為商機。施政旭建議居民結合當地歷史故事和生態環境,繪出「共同記憶」地圖,不但落實社區環境教育、活化觀光產業,居民也能進而重新認識地方的歷史根源。
高雄市社區大學促進會理事長陳巨擘指出,社區大學需與環保團體或文史學者區分任務,致力於瞭解社區居民的需求與地方特質,如何經由教育途徑和居民一起建構地方特色,是社區大學需重新思考地方學的取向。


本篇新聞文章來自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https://www.ptcf.org.tw/ptcf2

本篇新聞文章的連結網址是:
https://www.ptcf.org.tw/ptcf2/article.php?storyid=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