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與社區的邂逅,會拼出什麼火花?

日期 2008-01-29 20:42:03 | 文章主題: 社區結盟營造福祉健康網絡

新書發表新聞稿
發稿時間:2008年01月24日
新聞聯絡人:北投文化基金會 李佳蓉
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 游育苓
電話:(02)2891-7453,2963-4055#211
E-mail: ptcfmail@ms56.hinet.net

醫師與社區的邂逅,會拼出什麼火花?
地點:板橋市三民路二段31號5樓,醫策會董事長室
時間:01月30日(星期三)2:01PM(準時開始)

一向給人「白色巨塔」、「高高在上」的醫師,到底需要怎麼樣的教育訓練,讓醫師能具備優質、週延的醫療服務。
自2005年起,北投文化基金會結合多方資源,在衛生署、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提升策進會指導,推動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1)的社區醫學課程,讓醫院的年輕醫師以一整個月完全不在醫療單位接受訓練,深入社區了解民眾健康狀況,針對社區健康需求加以調查、診斷、規劃及執行,使醫師們從中學習,感動,進而為民眾和社區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和健康照顧。也讓年輕醫師藉機拓展自己的視野,看看社會是什麼樣的,去思考有哪一些事情或哪一些角落是可以去參與和回饋的。到2008年1月,已有64位醫師接受一整個月的社區實務課程,另有180位醫師接受短期的教學。
PGY1醫師在參與社區營造過程中,有付出,也有徬徨不安和深刻感動,像臺北榮民總醫院PGY1劉醫師也認為:「我曾經對一位剛畢業的醫生來到社區能做什麼感到迷惘,問題之多,自身能力之渺小,究竟這一個月等著我的是什麼?現在也許我只是很簡單地說,這是一段讓我重新細細體驗諸般人生感受的時光,將帶著某個程度的期待與理想前進,會留意關心那或多或少隱藏在疾病後頭,不是輕易被發現的生活、家庭故事;什麼東西令人積極地想改變,又有什麼問題是得等個水到渠成,我想經歷過的人都將自有見地 ~」
振興復健醫學中心賴醫師也指出:「這一個月來,曾經為了醫學知識的生疏而焦躁過」,而今她體驗到「在醫療之外,付出原本是人際關係之間最基本的關懷,相信也是這些長者們最需要的,關懷,無非關懷罷了!」
北投社區醫療群醫師以社區教師角色,在和PGY1醫師相處互動中,持續省思醫師的角色,也從年輕醫師熱忱和付出中,堅定當初成為醫師的承諾。洪德仁醫師整理了PGY1醫師的感動與故事, 彙編為「醫師與社區的邂逅」專輯,見證社區是醫學教育不可或缺的場域,社區醫學實務課程是蘊育醫師全人健康照護的重要一環。
台大醫學院前院長、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提升策進會董事長謝博生教授是PGY1計畫的最重要推動大師,我們安排謝董事長和PGY1醫師的對話,如沐春風的循循善誘,讓健康照護、關懷的傳承中,營造優質的全人醫療服務,提升醫療品質及醫療服務的水準。

附件;
在社區聽到老人家的心聲
張兆宏
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內科第一年住院醫師

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來北投文化基金會,享受這四天的院外體驗,讓天天待在醫院的我,能利用這個機會到戶外走走,也能夠走入我們天天生活的社區之中。第一天懷著既好奇又期待的心情,踏入了北投文化基金會的大門,迎面而來的是大家親切的問候以及燦爛的笑容,我就知道,我來對地方了。
從小,我就生活在士林區,在士林這塊土地上留著我許我美好的童年記憶。陽明山就像我的家的後花園般的親近;常常跟著同學在山下河堤邊遊玩,每逢花季我們全家也必定報到,絕不缺席。所以,我對士林、北投區,比別人多了一份更親切的感覺,因此,當我踏進了北投文化基金會時,也頓時覺得如同自己鄰居般的親切了。
讓我印象深刻的、最特殊的經驗就是獨居老人家庭訪視了。我騎著小50摩托車和志工阿姨們大街小巷的穿梭,到獨居老人家進行家訪。我們總共訪問四戶老人家,這四戶的家境差別很大,有的住在獨棟的別墅裡,有的住在破爛的廢墟裡,但共同的特色就是他們都是孤獨的老人,或許孩子有錢,或許\孩子沒錢,但重點是:孩子都不在身邊,我們的家訪,能提供這些爺爺、奶奶們些什麼呢?醫療幫忙嗎?或許幫助不大,如果需要的話到醫院會更完善。經濟援助?這一點我們會有相當大的困難。那,或許\是,愛的關懷吧?記得家訪裡有一位爺爺,因為白內障手術失敗而失去了僅存的一點視力,世界變成黑暗,那種無望以及無助的感覺,沒有人可以傾訴,沒有人可以幫他,彷彿是世界的末日,就在這種絕望之下,97歲高齡的他竟然興起了自殺的意念,多麼悲痛的的情節呀;沒有錯,這是就真實社會上演的故事,在家訪中,我們只能給予爺爺局外人一絲絲的關心,給予他醫療上的建議,但實際上能夠幫助他多少呢?我想,優良的社會老人福利的政策,還有孝順的兒女、健全的家庭才是他真正的保障吧!
還有一段的小插曲讓我印象深刻,我們訪視另外一位老人家,天氣實在太熱了,每一位伙伴都是汗流浹背,長者家人好意從冰箱拿出飲料,請我們解渴,我們婉謝他們的好意,告辭時,卻沒注意到他們依舊拿著飲料送到門口的神情。一小時後,我們在另一位婆婆家庭訪問時,我發現隨身攜帶的相機,遺忘放在前一位家訪的老人家中,當我再騎車回去時,我看到老人家的家人站在門口,拿著我遺忘的相機和飲料,等著我回來,要親手把相機交到我的手上,並堅持要我順便帶走幾罐飲料給我們伙伴解渴。這次我滿懷感恩,接受老人家好意,這幅景象,這口冷飲,我深深的感動,我的一點適時關懷,讓老人家和家人感激萬分,這不禁讓我想到,在醫院中,許多醫師努力為了病人做了許\多的檢查和治療,可是到頭來,有時還贏不到病人的尊重,這是為什麼呢?這個問題,真的值得我們這群整天埋首醫院的住院醫師好好的反省一下。我想,差別就在於:病人的需求是否真的得到的滿足?
醫生走入社區,走入病人的家中,或許是將來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吧!

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
許馨予
臺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第一年住院醫師

陰雨綿綿的農曆正月初六,「社區健康營造課程」的開課日。我的心情如天空一般的灰暗。洪醫師熱情地用投影片介紹課程時,我的心中盡是對「北投文化基金會」、「社區健康營造」、「社區經營」、「多元就業計畫」等名詞充滿疑惑。不熟悉的作業模式所帶來的焦慮讓我對未來一個月的行程既期待又充滿著不安。開學日的第一天,幾乎可說是「北投半日遊」。脫下醫師服的我,對這半日遊的行程除了驚嘆,更充滿疑慮。綿綿細雨伴著山腰上櫻花盛開的善光寺,著實令我訝異自己身居北投七年竟不知這一處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然而另一方面我也看到許多粗糙的公共建設,像溫泉區漫無法紀的管線、荒置的穀\倉,如何化腐朽為神奇?這也是社區營造的一部分嗎?要如何著手?我捫心自問:「一個醫生,有能力為這個地方作什麼嗎?若我是這個社區的醫生,我的著力點在何處?社區健康營造對我眼前所見的有什麼幫助嗎?難道公權力是這麼的令人失望嗎?」帶著悲觀的情緒,我開始了這一個月的學習,但是奇妙的事就在這一個月中慢慢地發生。

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在熟悉的醫療環境工作了一段時間,我發現自己的眼界變得很狹隘。值班的疲勞加上面對病人病況惡化的壓力,往往下班之後的生活只剩下用餐及睡眠。雖然我巳經在北投住了七年,但是北投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只剩下自己所居住的建築物。對周遭的環境雖熟悉卻沒有太大的情感。好不容易有個機會暫時遠離「白色巨塔」的生活,渴望讓自己喘口氣,但社區營造的課程對我而言幾乎是完全陌生的議題,甚至「它」是不是只是一種口號,一種無法達成的理想。因此,一種莫名的恐懼及壓力油然而起。
然而當我真正地參與社區活動,慢慢理解基金會在各方面的努力,我不再認為社區營造只是一種虛浮理想的烏托邦世界。當我花下心力,當我看見了問題,當我看到許多前輩們在問題中如何尋找出路,我知道我所看到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當我仍處在「置身事外」的情況時,我總是認為基金會裡的同仁真是如同唐吉訶德,有的是只是執著和熱情而不顧現實困境。但是上帝的話提醒了我:「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4)從一次次和洪醫師或其他同仁的對話中,我知道他們的確也了解問題的所在。為什麼他們仍要作下去,因為北投實在太可愛了,這地方有願意付出的居民和里長們,這地方有一群需要被照顧的人,我漸漸也被感動了。

醫生價值&社區定位
當我重新定義自己的醫生價值,為自己尋求在社區的定位時,我發現我可以單純的只是一位上下班的開業醫師,我可以是一位走入民眾家中作健康關懷,走入社區推動健康生活的專業人士,我可以是這個社區的「醫生」,不只醫人,也醫這個社區的人文和環境。在發現問題,試圖尋找解決改善方式的過程中,我發現專業是讓我能在社區服務札根的關鍵。不論是社工、營養師或是護理師,因著他們的專業使得我們可以在推動健康議題上有所支援。
即使我巳經知道老人醫學是未來的顯學,但老人醫學要作什麼,能提供什麼別於其他專科的服務著實讓我迷惑。這個月在社區實地訪視老人,看到慢性疾病帶給他們甚至照顧者生活上的困擾,卻似乎沒有一個醫生能夠為他的疾病面,生活面及需求面作整體的評估。一個患有高血壓的婆婆肩負著照顧患有精神疾病的女兒,女兒帶給她心理上的困擾實在地影響了她的血壓控制。若沒有進入這位婆婆的家中訪視,單單利用門診的治療是很難發現這樣的問題。當然這位長者所需要的不只是疾病的照顧,如何轉介資源協助婆婆的女兒有適當的工作或安置,是我們可以努力的目標,但也同時牽涉關乎整個國家的社會政策。而未來擁有老人醫學專科的醫生在長期照護上,是否也能扮演如日本介護保險中「個案評估者」的角色也令我期待。這樣的體認讓我對未來學習老人醫學上是很有幫助的,因為我先看到了問題面,在日後的學習我便知道我的方向在那裡,我該學習什麼內容。另一方面我非常慶幸自己能夠參與社區營造的實驗性課程。我相信只有實際地去參與,才能真正體會社區健康營造的困難與未來方向。
「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箴言3:27)。願彼此共勉之。


本篇新聞文章來自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https://www.ptcf.org.tw/ptcf2

本篇新聞文章的連結網址是:
https://www.ptcf.org.tw/ptcf2/article.php?storyid=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