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社區 「造人」第一(2004.10.28/中國時報 林倖妃/台北報導)

日期 2004-11-01 15:13:34 | 文章主題: 北投大富翁

擔任「社區一家贊助計畫」評審團團長的柴松林昨天表示,社區工作其實是「造人」過程,也是公民運動的核心價值,五百六十九個社區率先站出來,就是台灣新公民運動的展現,他也呼籲企業都能站出來呼應信義房屋,幫助更多有心人貢獻社會。

柴松林表示,獲選社區其實都各有特色,但有些原則卻必須掌握,首要即為社區營造絕不能淪為硬體建設,而是要人的參與,且不能只適合單一族群,如老人或青少年、婦女,而是要擴大參與層面,讓社區居民每個人都有參與感。

其次為需社區居民共同動手計畫,而非花錢找顧問公司,同時必須有執行力,在傳統之外更要發揮創意,吸引社區居民的注意力並引發興趣願意加入,成為社區的焦點,而不是旁人的焦點,最重要需具有延續性。

柴松林說,贊助計畫的補助只是一個引子,希望點起火花,種下種子以便未來生根發芽,而不是辦完之後就此消失;評審團對社區提出所需預算也相當嚴格,透過預算編列方式可以看出社區是否具有「誠實」性格,未來並將在執行過程中據此監督。

柴松林感嘆地說,在評審過程中他也深刻感受到,有更多連計畫都寫不出來的社區更需要幫助,曾有原住民求援,大家從家鄉相繼到都市討生活,住在違章建築聚集的破落「社區」,找不到工作,教育程度又不高,想要發起社區運動卻不知從何著手。

在今年的社區一家贊助計畫圓滿成功後,柴松林說,明年除延續計畫外,並將組成輔導團,輔導原住民等急需協助的社區,同時他也呼籲,今年因金額有限,僧多粥少以致很多社區向隅,希望社會有影響力的團體也能呼應,幫助多人貢獻自己心力。


本篇新聞文章來自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https://www.ptcf.org.tw/ptcf2

本篇新聞文章的連結網址是:
https://www.ptcf.org.tw/ptcf2/article.php?storyid=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