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總指標
年度工作
專案推動
北投文化基金會出版品
歷年專案活動網站
夥伴網站
最新新聞區塊

發表由 ptcfadmin 於 2006-01-16 19:37:55 (1813 人氣)

2005年9月開始,北投社區嘗試一項「北投社區健康關懷服務合作計畫」,結合鄰近社區資源,7個社區合作推動「關懷老人家、溫馨送餐」活動,配送營養健康的午餐\,提供給80位社區獨居、中低收入老人家、身心障礙及特殊境遇者。同時,安排社區醫療群醫師、一般醫學訓練社區健康營造課程醫師(PGY1)、護理人員、志工家戶訪視,進行社區健康需求及生活型態調查,加上關渡醫院協助健康檢查,讓我們瞭解長輩們的日常生活型態、健康狀況。也讓我們看到更多元面向議題,如何整合社會福利、醫療照護資源,讓我們一起從國內外實務經驗,思索社區照顧的話題,以建構社區健康關懷服務系統的可行性。

指導單位: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
主辦單位:北投文化基金會、台北北區社區醫療群
協辦單位:榮光社區發展協會、北投區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聯誼會、振興復健醫學中心、關渡醫院、北投社區大學
地點:榮光社區發展協會教室(台北市北投區石牌路一段166巷43弄15號)
(石牌捷運站─出站後左轉再左轉西安街第一個巷口右轉再往前步行50公尺)
時間:2006年1月18日(星期3)下午1時50分起


下載報名表




發表由 hungtj 於 2005-12-29 12:20:12 (1935 人氣)

「守護!」「守護!」不同於傳統的大富翁遊戲,「北投大富翁」將你爭我奪的商場競爭轉變成為守護北投資產,用保存地方文化生態資產、認識社區藝術文史、永續經營三大概念為遊戲主軸,設計出一套全新的大富翁遊戲。

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和北投社區大學所設計研發出來的「北投大富翁」遊戲,採用傳統大富翁遊戲的基本架構,將原本必須用金錢購買土地、藉由開發土地牟利和收取高額過路費,來進行剝削的商業鬥爭廝殺,變成以維護復育、營造守護社區為出發點。

過去一年來北投區內許多學校、社區參與「北投大富翁」的構思、規劃,以及延展而來的「北投社區本位數位教學資源中心」,以配合教育部九年一貫教育理念,整合北投區教學資源,以北投為本位的豐沛文史生態等素材,建構一個虛擬的資源中心,並透過實體的活動,進一步加深社區與學校間的互動、合作,成為收集、交換北投區教學資源,及民間知識能量的平台。\r

「北投大富翁」網站http://www.ptcf.org.tw/ptrich,提供歷史人文、環境保護、社會福利、健康福祉、教育層面的思索課題,以生活、生態、生產、生命為核心價值,傳達許多與過去的發展模式迥異的價值觀與生活態度,留給子孫美麗大地的面貌。\r

感謝北投各國中、小學一路給予鼓勵支持、積極投入,我們將舉辦北投大富翁遊戲感恩贈與會,免費提供200套「北投大富翁」遊戲,贈送給北投區國民中小學,每校6套(學生100人以下者3套),歡迎老師共同參與後續的「北投社區本位數位教學資源中心」維護與增添資訊,並邀請各位關心、喜愛北投的大小朋友參與「北投大富翁」繪畫比賽、寫故事比賽辦法,以行動共同守護北投這個宜居宜遊宜學健康的好所在。

時間:中華民國95年01月05日星期四14:00

地點:台北市北投國小 校史室(中央北路一段73號)

對象:台北市北投區國中、國小

14:00~14:30
「北投大富翁」遊戲簡介與
「北投大富翁」繪畫比賽、寫故事比賽辦法公布
14:30~14:40「北投大富翁」遊戲贈與
14:40~15:00 綜合討論



指導單位:臺北市北投區公所、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主辦單位: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臺北市北投社區大學
協辦單位:臺北市北投區國中、國小


聯絡人:北投文化基金會專案經理 陳姿安
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南路一段45號之1
電話:2891-7453 0955-299-573 傳真:28962660
ptcfmail@ms56.hinet.net


發表由 ptcfadmin 於 2005-12-20 17:18:00 (2346 人氣)

壹、宗旨:
  本會為培養以台北市北投地區為研究對象的研究人才,推動以北投為主體的各項人文與自然科學之研究風氣,以落實本土研究,促進地方發展,充實文獻資料,並藉此讓世人更瞭解北投。

貳、辦法:
一、申請資格:
  凡公私立大學院校博、碩士班研究生,其論文計畫符合贊助宗旨者,得向本會提出申請。已通過之學位論文,非本會贊助之對象。

二、申請方式:
(一)本辦法每年公佈乙次,申請者請下載申請表(word檔,請點此下載)

(二)申請者請於填妥申請表後,檢附該論文計畫一式十份,於2006年1月20日之前寄達本會,正式提出申請。

(三)申請案件經本會審查通過後列名贊助,並具函通知申請者。自審查通過之日起,本會保留贊助資格三年,三年內論文未完成者,本會撤銷其贊助資格。

(四)列名贊助者俟論文口試通過,應提供本會三本論文及論文光碟片二份,其中含指導教授簽名的論文一本,本會始核頒贊助金。

參、贊助名額:每年贊助碩士論文三篇,博士論文一篇。

肆、贊助金額:碩士論文每篇贊助貳萬伍仟元整(含稅),博士論文每篇贊助肆萬元整(含稅)。

伍、注意事項:
一、受贊助人若中途變更論文計畫或指導教授,應以書面徵詢本會同意,否則本會得撤銷贊助。
二、本會定期舉辦論文發表會,頒發贊助金,受贊助人有義務參加本會發表會,並發表報告研究論文。
三、受贊助人有義務提供本會相關研究資料,其費用由本會酌情專案補助。
四、論文付印之前,請將本會正式名稱,以贊助名義納入論文之內。
五、受贊助人同意本會有權利將論文之全部或部份內容,刊載於本會網站或出版品,做為學術、教育等公益運用。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地址:112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南路一段45號之一
電話:02-28917453
傳真:02-28962660
e-mail:ptcfmail@ms56.hinet.net
聯絡人:張秘書


發表由 ptcfadmin 於 2005-12-09 10:26:38 (1789 人氣)

台北榮總、關渡醫院和北投文化基金會共同規劃嶄新的訓練課程,讓住院醫師完全離開醫院,貼近社區民眾,期待養成既理性又感性的醫師。



整個十一月,在台北榮總接受住院醫師訓練的劉宛欣都待在台北市北投社區裡,有時偕同社區志工前往獨居長者家中訪視,問卷調查老人家的生活型態和健康狀況,偶爾陪伴老人家前往醫院健康檢查,並且在國小裡籌辦四場健康講座,還在多場讀書會裡和大家分享她的讀書心得。

這些,都不是傳統住院醫師的訓練內容,她所受訓的台北榮總家醫部社區醫學科主任陳振文強調:「這是國內第一次,一個住院醫師完全離開醫院。」

期待 落實社區醫學

在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醫學生的畢業後臨床教育均實施一至二年的「一般醫學訓練」,讓畢業生獲得獨立行醫的能力;台灣的臨床醫師養成教育則略過一般醫學訓練,直接進入專科醫師的訓練,年輕醫師雖通過國家檢覈,取得醫師證書,但獨立行醫的態度和能力仍有不足。

兩年前SARS無預警來襲,意外凸顯出過去偏重高科技專科醫療的醫學教育缺失。疫情過後,各界深切檢討,其中,改革臨床醫療訓練體系的聲浪不斷,而「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的醫師儲備人力計畫正是「後SARS重建」的重要基礎工程。

自二○○三年起,衛生署要求各醫院所招收的第一年住院醫師,必須接受三個月的訓練計畫,內容涵蓋一般醫學、社區醫學、一般外科和一般內科的課程,訓練醫院並須指派資深醫師,統籌訓練計畫的規畫、執行與成果評估。其中社區醫學的訓練時程雖達一個月,但訓練醫院多半讓住院醫師在門診、急診或發燒篩檢站輪流派駐,偶爾前往像基層診所之類的社區醫療機構觀摩見習,但也只是蜻蜓點水,次數寥寥可數。\r

因此劉宛欣所接受的訓練是一次嶄新的嘗試,由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關渡醫院和北投文化基金會共同規畫一整個月的「第一年住院醫師社區健康營造課程」(簡稱PGY1),讓醫師不僅是觀察見習,而是真正投入民間非營利組織的社區健康促進工作,從做中學。陳振文點出PGY1的初衷:「醫師在醫院接觸到的只是少數民眾,更廣大的族群在社區。」參與其中的資深醫師或社區工作者,無不期待PGY1可能帶來的改變。

成長 醫師發生改變

劉宛欣第一天來到北投文化基金會後,當晚她就奔回榮總,非得看見熟悉的人,心裡才會舒坦些。她內心所受到的衝擊可以想見。在醫界的白色巨塔裡,所有訓練都嚴格理性到一絲不茍,與沒有明確規範和步驟的社區工作大相逕庭。接受PGY1訓練半個月後,她輕蹙眉頭說:「訪視獨居老人當然很重要,而且阿公阿嬤看到醫師親自到家裡也很高興,但我也會懷疑這種訓練是不是應該提早到醫學院的時候,而不是讓一個專業的醫師來做。我期待更有制度,更像個醫師的感覺。」而統籌訓練計畫的陳振文並不以為意,以和煦笑容回應他的學生:「只要有問題都是好事。」

當一個月的訓練課程終了,劉宛欣的聲音卻是激昂而興奮的:「我終於做出一些成果了!」經過劉宛欣一個月來的訪視和問卷調查,她發現骨關節疾病是影響老人生活品質的最關鍵因素,而一般家醫科醫師所熟悉的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老人病反倒其次。劉宛欣說,走動不方便讓老人無法運動、外出社交,讓他們難以維持健康,也讓老人家的心境愉快不起來,甚至影響他們到醫院做健康檢查的意願;比較起來,家裡有電梯的老人顯然就過得活躍多了,「我以前在健檢中心工作的時候,從來沒有想過病患是怎麼來到醫院的。」

效果 來過了才知道

劉宛欣也意外發現,儘管老人健檢是免費的,很多老人家並沒有每年檢查;劉宛欣因此提出建議,讓行動不便的長者專屬居家鄰近醫院的配額內,就像選舉投票的分區。劉宛欣也發現老人家通常同時患有二至四種疾病,卻不知道究竟可以從哪些社會福利資源獲得協助,她提出「個案管理」概念,整合社區、醫療和社福資源,「我想,我看見了家庭醫師制度倘若建立起來時的遠景。」

劉宛欣針對親身見聞所提出的報告,引來在場資深醫師的讚佩:「妳雖然年輕,已經觸碰到政策的核心了。」而劉宛欣也發現了自己的轉變:「剛開始我覺得很無力,覺得就算了解社區的狀況,不能改變又如何。現在我樂觀多了,只要愈多人注意,事情就會水到渠成。」

衛生署在擘畫一般醫學訓練計畫時,道出了衛生主管機關的殷殷期待:「全面強化以全人為基礎的一般醫學嚴謹訓練,才能讓住院醫師們能以全人的觀點,敏感且具整體邏輯分析能力,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而PGY1計畫的實際參與者,又期盼住院醫師能學到什麼?問起劉宛欣的PGY1導師─台北榮總家醫部主治醫師林明憲,他微笑著說:「一個月並不長,但過去我們不曾擁有的,希望在他們身上找到一些。」

在PGY1的結業報告上,劉宛欣寫著:「我們即將帶著何種情感與抱負來去,將發現何種社區獨特的健康問題,能有什麼樣的動力與精神,想改善現存的何種現象與制度......我想,這都是親自來發掘、體驗過才知曉的。觀察和思索問題有許多面向,養成一位既理性又感性的醫生也有它的過程,許\多經歷與視野我們在醫學生的時代來不及儲備,但轉了個彎,它意外地出現在這裡......那究竟是什麼,來過了才知道!」


« 1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
關於北投文化基金會
北投之旅
北投文化基金會新聞櫃
Google Translate
郵政劃撥帳號
支持關懷不斷炊 長者好溫馨 愛心送餐募款

我們的郵政劃撥帳號:19558705
戶名: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歷年捐款芳名錄
關心核電議題,守護我們的家園!
facebook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PeiTou Culture Foundation

地址:112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南路一段45號之1 看簡圖 看詳細彩圖

電話:(02)2891-7453 傳真:(02)2896-2660 E-mail:ptcfmail@ms56.hinet.net

XOOPS release 20030626 網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