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總指標
年度工作
專案推動
北投文化基金會出版品
歷年專案活動網站
夥伴網站
社區活動報報 : 發現嗄嘮別老照片展
發表由 hungtj 於 2006-10-17 08:36:43 (1434 人氣)

發現嗄嘮別老照片展

時間:95年10月17日(星期二)上午9時至12時
地點:北投區民活動中心(新市街30號6樓)
主辦單位:北投區公所、嗄嘮別社區發展協會
協辦單位:一德、稻香、豐年社區發展協會

  「嗄嘮別」是什麼?有人說是八里坌社的凱達蘭族人,「因飢餓而哭叫」的聲音,所以一部分族人遷居到大屯山南麓及忠義山、關渡山東麓與關渡平原間的狹長地帶,故以「嗄嘮別」名之。大概是涵括現今關渡、一德、稻香、桃源、文化、豐年里等里。如果您仍不明白,坐捷運觀察倒是一個好方法,從北投站乘淡水線捷運,一直到忠義站,右手邊即是,現在看起像是一個靜謐的住宅區。
  嗄嘮別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張瓊櫻女士,是這裡的新住民,大約是民國60幾年才搬進來的,因為和街坊鄰居的熱絡往來,從94年起即陸續到府採訪耆老的口述回憶,亦或邀請在地的婆婆媽媽就地圖回憶往事說故事,分享給新住民,重新打開「發現嗄嘮別」的故事寶盒。
  經過兩年的努力,有些居民也願意提供老照片,和大家分享,對這個先輩們大部分從事農業的地區,是彌足珍貴的。中央北路上的建華藥局就是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因為創立人的過世,兒女們懷念過往,整理舊照片,即使是一棵尤加利樹,一隻狗,都令人回味再三。由於創立人,祖籍是廈門,是民國34年隨隨軍來台的軍醫,和本地人(大部分以農為生)相較,生活條件好了許多,帶來相機,除為子女留下成長的影像,也紀錄了60年來藥局3次重建的面貌。
  由於大屯山麓貴子坑盛產優良白瓷土,又有北淡線鐵路交通之便,日治時期,北投是全臺陶瓷業的火車頭,此地有許多的窯場,一直到民國50、60年代才停燒,一根根高聳的煙囪,是40歲以上居民的共同記憶。從陳鄭明月女士所提供的2張照片,讓我們看到了北投曾經的產業風光,尤其是站在白瓷土堆上穿開襠褲的小孩,更是令人會心一笑,窯場不只是父母親工作的場所,也是小朋友的遊戲場。
  如果您對這個嗄嘮別的生活故事有興趣,歡迎於10月16日(星期二)上午,到北投區民活動中心來分享,由婆婆媽媽們熱情為您解說。

列印模式 轉寄給朋友
關於北投文化基金會
北投之旅
北投文化基金會新聞櫃
Google Translate
郵政劃撥帳號
支持關懷不斷炊 長者好溫馨 愛心送餐募款

我們的郵政劃撥帳號:19558705
戶名: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歷年捐款芳名錄
關心核電議題,守護我們的家園!
facebook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PeiTou Culture Foundation

地址:112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南路一段45號之1 看簡圖 看詳細彩圖

電話:(02)2891-7453 傳真:(02)2896-2660 E-mail:ptcfmail@ms56.hinet.net

XOOPS release 20030626 網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