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總指標
年度工作
專案推動
北投文化基金會出版品
歷年專案活動網站
夥伴網站
陳錦煌醫師專欄 : 災後重建(文:陳錦煌/新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中國時報 930923 )
發表由 hungtj 於 2004-09-24 20:06:44 (1470 人氣)

一八九六年,日本殖民政府開始使用現代儀器,有系統地觀測研究地震危害,以累積經驗。一九○四年及一九○六年二度震得新港幾乎要「散港」的嘉義大地震,以及一九三五年台灣地震史上死傷最多的新竹州大地震,均發現土埆厝耐震不佳,容易造成傷亡,以及街道狹窄,逃生不易的事實,為此,日本殖民政府大力推動「市區改正」及禁建土埆厝。但是,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中寮、埔里、國姓仍有土埆厝震倒死傷的案例,這事實告訴我們,以日本殖民政府公權力執行的徹底,光復後台灣農村建設的進步,想從過去的錯誤學到教訓,仍有許多障礙需要突破。
 九二一大地震,全倒半倒共約八萬五千戶,究其原因,是地震強度使然?或施工品質不佳,偷工減料造成?然而,有許多公有建築倒塌,周邊私有房舍仍安然無恙,對比之下,引起社會大眾競相指責,追究原因。九二一後,重建會、營建署與相關專家學者,重新檢討規範災後重建的建築設計準則,提高工程耐震標準,特別對於公有建築,重建會不斷查核工程品質,推動全民監工網,幸好,這些公有建築、橋樑均通過桃芝風災與二○○二年三三一地震的考驗,至於能否確保安全,尚待時間考驗。
 災後重建期間,一些創新的建築理念或工程方法開始全面推動,如生態工法、土石流源頭整治、新校園運動、建築廢棄土再生利用、綠建築、都市更新……等,對台灣未來環境影響深遠。新校園運動強調社區參與,尊重使用者,突破傳統校園建築千篇一律的單調型式,讓每座學校獨具創意,充滿地方特色,除了提供快樂的教育學習環境,亦是社區終身學習中心、緊急避難場所、甚至觀光景點;生態工法及土石流源頭整治,在郭清江前副執行長堅持下,雖然飽受批評,他那種腳踏實地,「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逐漸贏得眾多專家學者認同,演變成大地工程的首要考量,生態工法或許仍有檢討改進之處,卻是解決台灣土地「去水泥化」的根本方法。
 每逢大災難,台灣人民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出錢出力,參與救災的例子,時時可見,日據一九○四年、一九○六年及一九三五年的大地震如此,民國時期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也一樣,但是,九二一後,受災社區出現自主整合,有能力共同決定重建方向,解決重建難題的在地組織,是以前所沒有。或許,這和台灣社會近幾年「民主化」、「社區化」潮流有關。當重建完成後,建議這些社區組織,繼續對內跨專業整合不同團體(如產銷班、合作社等),對外和不同社區進行陪伴、協力、策略聯盟、甚至異類結盟,根據社區特色,發展可永續經營的社區產業或區域聯防……以累積社會資本,解決台灣日益嚴重的區域發展不均難題。
 九二一大地震,促成政黨輪替,國民黨政府負責前半段的救災及緊急安置,民進黨負責後半段的災後重建,中間出現了近四、五個月的空窗期,由於救災安置及災後重建分屬不同政府團隊,經驗無法累積傳承,增加災後重建的困難。九二一後,通過「災害防救法」,行政院設立災害防救委員會(災防會),統合督導指揮各類災害的預防、整備、應變及重建事宜,依法是全國最高防救災組織,而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明年二月底到期,重建會將解散。若累積近五年的重建實務經驗,可充實災害防救法中有關災後重建規範不清的條文,重建會身經百戰的同仁可回歸災防會,組織堅強的防救災團隊,那該有多好。

列印模式 轉寄給朋友
關於北投文化基金會
北投之旅
北投文化基金會新聞櫃
Google Translate
郵政劃撥帳號
支持關懷不斷炊 長者好溫馨 愛心送餐募款

我們的郵政劃撥帳號:19558705
戶名: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歷年捐款芳名錄
關心核電議題,守護我們的家園!
facebook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PeiTou Culture Foundation

地址:112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南路一段45號之1 看簡圖 看詳細彩圖

電話:(02)2891-7453 傳真:(02)2896-2660 E-mail:ptcfmail@ms56.hinet.net

XOOPS release 20030626 網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