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總指標
年度工作
專案推動
北投文化基金會出版品
歷年專案活動網站
夥伴網站
陳錦煌醫師專欄 : 穿越騷動.探問2005 社區營造 如何往前走?(文:陳錦煌/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中國時報 931229)
發表由 hungtj 於 2005-04-17 09:21:24 (1549 人氣)

 二○○四年,台灣社會承受了總統及立法委員兩度全國選舉,藍綠兩大陣營對抗攻防,選舉議題操作不斷,政治支票漫天飛舞,血腥割喉、族群撕裂、泛政治化、兩極化充斥社會各階層,各專業領域,甚至各社區,充分表露台灣尚未脫離移民社會的短視、急躁、近利、猜忌與不安。在紛紛擾擾中,五、六十年來,各族群於台灣島上攜手打拚,對抗各種惡劣環境,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互信與共識,受到最殘酷的考驗;然而,也觀察到許多不隨選舉起舞,追求台灣永續發展的中道力量興起,適時給選舉台上聲嘶力竭,橫衝直撞的政治人物當頭棒喝。\r

 在這大環境下,考量二○○四年也是台灣社會能否永續發展最關鍵的一年,擬由社區角度反省政府社區總體營造(簡稱社造)相關政策,是否可以滿足百姓需求?帶動民眾參與,以結合民間力量,面對外在「全球化」挑戰,對岸壓縮台灣國際生存空間;內部族群對立,社會兩極,區域發展不均,貧富懸殊,人口快速老化時,可否整合各界力量,營造永續發展的生存之道。

 今年三月二十日,執政四年的民進黨政府連任成功,游院長獲得總統提名,再度組閣。雖然陳其南取代陳郁秀成為文建會主委,然而在游院長上任不久,於二○○二年五月提出「挑戰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劃」中和社造有關的E世代人才培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觀光客倍增、水與綠及新故鄉社區營造等,仍然得以延續。特別以「新故鄉社區營造」為主軸,整合相關國家發展計劃,從社區組織、產業振興、文化創新、社區風貌、族群發展(客家及原住民)、健康福祉等各個面向,由下而上,結合民間力量,發展地方特色。

  一整年執行下來,在原有社造的基礎下繼續發揚光大,讓人感受到全國各地蓬勃發展的民間力量,展現前所未有的創意與活力,在全球化挑戰下,穩定了地方發展的基礎,是未來台灣發展之所繫,也是長期以台北看天下的媒體,或政客所不曾看到。社造的推動有認同社造理念的游院長及陳主委由上而下督導國家發展計劃,若缺乏從社區由下而上的配合,也會有不少盲點,謹提出年來基層的觀察供行政部門參考。

  一、或許拜兩度大選之賜,今年各地舉辦社造相關的文化活動特別多,不論縣市、鄉鎮,或村里社區層級,一年到頭,從北到南,活動不斷。當文化建設經費硬體支出排擠軟體需求,文化藝術觀賞人口急速萎縮時,是否有必要花費大筆經費,假藉社造之名,行選舉動員之實,令人懷疑!檢討這些活動舉辦,部份委外辦理,結果這些外來承辦單位急就章,未能結合社區資源,掌握地方特色,熱鬧有餘,內容匱乏,活動結束後,除了留下滿地垃圾,什麼也不剩。而且各地活動一窩蜂趕流行,大同小異,創意不足。例如,咖啡節打響名號,馬上有其他鄉鎮比照辦理;「蓮花季」、「國際童玩節」......,也都有類似遭遇。

  二、社造推動至今,民眾參與仍然普遍不足,究其原因,在於「社區參與」無法具體且及時解決社區發展難題,期望落空,久而久之,自然失去參與熱誠。「新故鄉社區營造」計劃除了透過傳統村里鄰行政體系及社區發展協會、傳統農漁會基層組織,或志工團體等民間組織,鼓勵參與,但是,若不思考改善基層行政能力與資源,協助解決社區於參與過程提出的難題,縱然立法院通過行政院提出「社區營造條例」草案,依法保障社區自主營造的公民參與機制,助益也不大。

  至於有關「社區營造條例」草案討論,雖然大部份社造工作者擔心該草案缺乏解決社造議題的相關配套,可能囿限社造範圍,矮化社造層次,而普遍持保留態度,但是,在廣泛討論過程,若能對影響人民權益的相關法令,如都市計劃法、建築法、環評法......中有關民眾參與部份,修改法令,保障人民參與,何嘗不是社造界一致的期望。

  三、社造十年發展,由於社區居民普遍覺醒,對於可以協助社區擬定計劃,核銷經費,動員參與,組織營造的人才普遍缺乏,如何培養社區領導人才,是目前社造面臨的瓶頸;至於具有社造理念,行政經驗豐富,願以夥伴關係協助社區解決難題的基層公務人員更是少之又少,加上社造業務年年翻新,人事調動頻繁,如何強化公務人員(特別基層主計核銷人員)的社造理念,培養執行技巧,是「新故鄉社區營造」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至於建立民選縣市、鄉鎮長及民意代表正確的社造觀念,觀摩成功案例,了解民眾需求,應納入職前訓練。「新故鄉社區營造」的人才培育分散於各計劃,缺乏橫向整合與任務導向的教育分工,來滿足上述不同人才訓練之需求,結果基層社區工作人員忙於不同計劃的培訓課程而分身乏術,資源重複浪費,建議整合教育訓練資源,成立專責單位,因應社造不同階段之需求,培育各種人才。

  檢討國家發展相關計劃,大都是各部會既有業務勉強湊合而成,既乏具體明確目標,排不出優先順序,更缺乏社區為對象的部會間橫向整合與管考機制,這種推動方式,可以產生多少加成效果,令人質疑。因此,建議於行政院層級,成立由政務委員主導的以「社區產業」發展為導向的委員會,整合相關部會的社造資源,振興社區產業,創造在地就業機會,以因應區域發展不均所累積的困境。

社造是漢民族五千年來首度走出上下壓迫關係,學習平行尊重的人與人互動機制,台灣推動十年來,已逐漸形成區隔台海兩岸不同政治實體的重要內涵,因此,反省未來社造走向,與其追求台灣正名,劃分藍綠,競爭統獨,不如先解決社造面臨的諸多難題,以尋求台灣永續發展,共存共榮的道路。

列印模式 轉寄給朋友
關於北投文化基金會
北投之旅
北投文化基金會新聞櫃
Google Translate
郵政劃撥帳號
支持關懷不斷炊 長者好溫馨 愛心送餐募款

我們的郵政劃撥帳號:19558705
戶名: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歷年捐款芳名錄
關心核電議題,守護我們的家園!
facebook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PeiTou Culture Foundation

地址:112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南路一段45號之1 看簡圖 看詳細彩圖

電話:(02)2891-7453 傳真:(02)2896-2660 E-mail:ptcfmail@ms56.hinet.net

XOOPS release 20030626 網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