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總指標
年度工作
專案推動
北投文化基金會出版品
歷年專案活動網站
夥伴網站

主選單專案計畫北投文化生態學院

第 2 頁,共 5 頁  第一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

北投文化生態學院:2001北投文化生態學院
發表日期 2005-03-22 17:34:48      內容索引  請登入會員才可留言

文化生態學院實務談---以北投文化生態學院為例(洪德仁/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長、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

綠色走廊
北投地居大屯山畔,三面環山,峰巒秀麗,翠綠欲滴;面臨廣豁平野,遠處淡水河及觀音山呼應,這一如夢如幻仙境,美景有如天成。北投往北可以遠眺大屯山,向下觀賞溫泉溪流與谷地中磺煙裊裊、浴客遊園;向西又有觀音山靜臥淡江,點點帆影,晚照夕陽;東面則有紗帽山綿延起伏,與大屯山連成壯麗景色,提供了獨一無二的視覺景觀與空間位置(註1)。陽明山國家公園、台北關渡生態公園之間,北投位居於銜接的地位,扮演「綠色走廊」的角色,聯絡兩地獨特的景觀資源與自然空間。
長期以來,吸引大批旅客的新北投溫泉旅遊路線,帶來塞車夢魘,而有所消費的80%又集中在溫泉旅館業者及鄰近的餐飲業,因此,如何打開其他文化生態資源景點的能見度,如何作點、線、面的行銷北投觀光路線,如何增加旅客在本地的消費慾望、能力,如何將文化產業化,是現階段急待努力的地方。\r

國際生態旅遊政策趨勢
2000年在漢城舉行之亞太經濟合作(APEC)第一屆觀光部長會議共同發布之「觀光憲章」,觀光永續發展的四項政策目標:
1.激賞與認知自然環境並追求環境保護;
2.透過中小型觀光業者,提供開放的、永續的觀光市場,促進生態永續發展機會;
3.照顧兩性觀光從業人員工作機會,保護旅遊地社區之社會整合;
4.瞭解、尊重、保存地區性本土文化及自然文化資產;加強建立觀光發展與經營管理能力。
2001年,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成立大會時,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的陳錦煌先生提出:為全面發展國內旅遊,一方面給傳統的觀光休閒注入新活力和新意涵,一方面促進自然資源和延續地方傳統,是一項需要永續經營、可以造福永世的產業(註2)。
2002年行政院正式通過「二○○二生態旅遊年工作計畫」(註3),特別指出我國積極配合聯合國為推動生態旅遊及永續觀光,特訂2002年為國際生態旅遊年。我國推動生態旅遊之必要性有:
1.生態旅遊是一種兼具生態保育與休閒遊憩的活動,我國雖非聯合國成員,但將2002年訂為台灣生態旅遊年,共同推廣生態旅遊活動,可促使國際人士了解台灣重視環境保育,提昇台灣國際形象。
2.觀光產業為國家重要策略性產業,推動具有本土特色、符合生物多樣性保育之生態旅遊,為國內旅遊方案所訂實施策略之一。
3.為減緩加入世貿組織後,傳統農林漁牧產業之衝擊,推廣農業生態旅遊可協助農村轉型,發展休閒農業。
4.生態旅遊地區環境脆弱,需要建立旅遊制度規範,避免環境二度破壞,確保生態資源永續利用。
5.國內生態保育觀念尚未普遍建立,將生態旅遊納入學校課程,灌輸生態環境教育,可培養國人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愛護國土資源。
6.利用台灣優異的生態資源,推動生態旅遊有助於國內旅遊事業之發展。

北投文化生態學院
因此,為落實北投願景,提供市民終身學習,培育社區發展人才及現代社會公民,提昇居民人文素養、增進體適能休閒活動、尊重環境與生活知能,積極推動參與文化生態之旅,是一項很有意義的議題。我們積極籌設「北投文化生態學院」(註4),於2001年9月24日開始上課,12月8日結業成果展現。
北投文化生態學院是社區的公共財產,要讓社區居民來使用它、擁有它。我們有六大努力方針:
1.培養社區人才︰培養與社區土地、生態、文化相結合的課程。師資可以是學界的、官方的,也包括地方專業者,如社區工作者、產業界、陶藝家等。我們希望培養出來的人才是願意留在社區服務、創業的人才,為社區帶來新創意、新思潮、新氣象。
2.實地操作傳承社區的文化︰將上一代的智慧與經驗、文化與歷史延續到這一代、下一代。以實地操作、田野調查、向社區學習的概念和技法,深入了解社區的問題,傳承社區固有的文化和生活技能。
3.社區特色的發揮︰闡揚北投的自然生態、歷史人文、溫泉文化等特色,展現故鄉的魅力。
4.社區學習的場域︰不只以學校為中心,更要建構時時可以學習、人人可以學習、處處可以學習的機制。它的教室充分利用現有空間,儘可能地融入社區之中,包含社區性課題之發掘,解決的方法及未來之願景等,都是課程安排思考的重心,藉以建立學習型社會。
5.培養現代公民素養︰由實踐中,培養反省、批判、參與的現代社會公民素養,關懷社區文化、生態議題,扮演社區總體營造推動者的角色,促進社區的永續發展。
6.朝向認證制度發展︰學員的能力經實證評估後,可獲得文化生態解說的認證,做為外界網羅人材的參考。藉由學習與服務合一,奠定永續經營的基礎。

北投文化生態學院的課程規劃以地方特色及需求為基礎,體驗式學習方法,增進人與人的認識互動,擴展關懷、參與社區的公共領域,培養「立足北投、關懷台灣,具有世界觀的現代公民」為目標。一方面養成在地的文化生態解說人員,一方面也可藉著課程讓社區與環境產生較良好的互動關係(註5)。
1.學術課程:提昇批判思辨能力,誘導、帶領社區內在反省與改造能力。兼顧及環境教育與文化生態旅遊培訓推廣。有人文歷史類、生態環境教育類、社區論壇類等。
2.社區總體營造暨社團課程:發展人的公共領域,打造現代公民社會。
3.生活藝能課程:豐富生活的內涵,彩繪人生。

依據參與的型式,每種課程有三種學習方式:
1.戶外、親子體驗營:以文化生態主題活動,提供親子體驗家鄉之美。
2.講座研習類:邀請學者專家講授文化生態主題課程,以一個月5至6堂(含室內、室外)課程為原則,使民眾、義工從專業領域學習認識家鄉各項資源文化。
3.研究及志願服務類:歡迎有志願服務熱忱的伙伴,參與社區文化生態研究及志願服務行列,在老師帶領中,參與田野調查及志願服務,原則設計10至12星期課程,每星期上課1次,2至3小時。

北投˙文化˙學習成果展
北投文化生態學院以創新嘗試,在各級政府、學者專家、社區NPO及民眾的鼓舞下,終於有了近1,000位學員參與研習及體驗活動,並且有了小小成果。12月8日於北投國小舉辦「2001北投˙文化˙學習成果展暨生態學院結業式」,共有400名研究及志願服務類、講座研習類學員參與結業式。成果展暨結業式內容有:
1.那卡西大師—徐清雲熱情演出:溫泉鄉文化產業特色與驕傲,國語、台語、英語、日語,民謠、老歌大放送,北投的感動,從這裡開始。
2.北投˙文化˙學習成果展:北投文史、生態、社區地圖、拼布、花藝、摺紙等終身學習成果展覽。
3.結業式:各班成果發表及表演,體驗多采多姿的北投,您不能錯過。
4.休閒知性之旅活動:在軍艦岩步道,休閒指導員依健行計劃帶領,沿途進行個人基本體能、休閒效益及健康健行解說,並實際體驗。
5.北投老街巡禮:學員以志願服務方式,在地的情懷,與您共享,體驗你我平日都可接觸到,卻不夠了解的老街故事。
6.北投百景巡迴展覽:邀請入選作者,以童稚真純,為我們解說,為我們開啟了認識家園的窗戶,豐富生活的樣式,彰顯人與土地的愛。
7.社區青年社團組織領導人座談會:北投社區青年社團組織領導人歡聚一堂,共同描繪家園願景,分享社區工作經驗。
8.北投憲章認同簽署:大家簽署愛北投,我們送您北投之美書籤一套。
9.新港文教基金會參訪:NPO經驗交流分享,互相打氣、互相學習。

瓶頸和困境
2001北投文化生態學院順利結業,有創意,也有收穫,不過,也呈現若干瓶頸和困境,例如:
1.課程多元化,卻呈凌亂,不易整合。
2.學員習慣於知識性的學習,也樂於參與個人有興趣的學習模式,如何誘導以團隊分工合作的組織型學習,齊頭並進,這是帶領老師也是推動單位,責無旁貸的課題。
3.專業的人文歷史類、生態環境教育類課程,往往一門課程多位老師上課,師生不易熟識,氣氛漠然,以致影響後續的互動。
4.生活藝能類課程,則大多是同一位老師上課,師生熟識,互動熱烈,特別是親子互相帶動,積極參與,對於地方文史材料、生態環境、民俗技藝等多元化文化生態資源的認識和學習,社區志願服務的參與,都展現積極、主動的意願和行動。
5.文化生態資源的學習、調查資料,尚未完成匯整,無法建構資料庫。

未來再改進
基於這次的經驗,我們期望未來北投文化生態學院能夠朝向「場域具體化、學習導師化、團隊分工化、證照實用化」,謹報告說明如下:
1.場域具體化:學習社區的場域儘量明確具體的,依區域範疇分區分期漸進,例如:新北投溫泉區、貴子坑、唭哩岸、軍艦岩、關渡等,從文化歷史、生態環境等多元角度,確實做好學習、調查、研究、規劃等工作。
2.學習導師化:採取導師制度,以實地操作、田野調查、向社區學習的概念和技法,深入了解社區的問題,傳承社區固有的文化和生活技能。
3.團隊分工化:初步規劃進階課程分為人文歷史組及生態環境組,依學員興趣自行分組,以組織型學習,比起個人必能夠事半功倍,較為周詳完備,而經過同儕相互打氣,也可以積極的態度扶持。\r
4.證照實用化:學員的能力經實證評估後,可獲得認證,參與建構北投文化生態旅遊服務系統,學習與服務合一,奠定永續經營的基礎。

目前,初步規劃2002年北投文化生態學院課程分為:
1.基礎階段:共同科目、社區共識凝聚及鄉土基本知能研習(34小時)。
2.進階分組課程(分為人文歷史、生態環境等二組):共計76小時。各分組每季安排12小時專業課程,包含民俗、古蹟、文物、考古、生態及自然保育等的基本概念及田野調查技巧、區域、主題學習調查研究:貴子坑、軍艦岩、唭哩岸、關渡、那卡西、溫泉產業、陶瓷史、休閒、行銷管理等,進階分組課程各36小時,2組共計72小時。上課方式為做中學,以導師帶領師徒傳承樣式,老師指導帶領進行特定區域田野調查,每星期討論一次2至3小時,學員提報指定之作業、研習報告,老師做必要的指導,我們將把學員的研習報告,彙印出版文化、生態資產調查專輯,以便建構地區的文化、生態資產資料庫的長程目標。期末研討及座談會:4小時。
3.人文歷史組召集人兼導師:
洪德俊 中央大學企管學系副教授兼主任、本會執行長、2001年「北投地方史教育篇」計畫主持人。
陳新上 中原大學老師講師、台灣陶瓷史工作室負責人。
生態環境組召集人兼導師:
余維道 台北鳥會總幹事。
陳世揚 中華蝴蝶保育學會理事長。
4.學員參與北投文化生態旅遊服務系統建構,以奠定永續經營之基礎。

北投文化生態旅遊服務系統
我們預定建構:北投文化生態旅遊服務系統,包括:
1.文化生態人才培訓,建構人才庫。
2.文化生態資源田野調查研究,建構資料庫。
3.北投文化生態解說員認證制度:考試、實習、帶隊解說、調查、研究、教學、規劃。
4.諮詢系統:電腦網站﹝北投文化生態網站http://www.ptcf.org.tw﹞、提供市民知性咨詢、配合九年一貫教學。
5.多元文化產業開發:知性解說、文化生態摺頁、文化生態主題式解說專輯、文化產業路線規劃、解說牌幟規劃、文化產品開發﹝陶瓷、桶柑、溫泉美食、那卡西、健康泡湯、休閒管理、旅館民宿、農村生活體驗、市民農場等﹞、套裝知性半日遊、一日遊等。
6.文化生態解說員管理:繼續教育、認證、歸屬、聯誼、調查、研究、教學、頒獎、基金管理、長期計畫。
7.文化生態資源地區監視及設施設備改善。
8.地區環境改善。

多元知性體驗
我們以地區人才及資料庫,與本地文史工作團體做緊密的合作,提供、開發多元文化產業,例如:知性導覽解說、套裝知性半日遊、一日遊、文化生態摺頁、文化生態主題式解說專輯、陶瓷、桶柑、溫泉美食、健康泡湯、旅館民宿、農村生活體驗、市民農場等,鄰近大台北都會區的文化產業資源,在便捷的大眾捷運系統的貫通,必能創造許多具創意的地方文化產業,而工作的過程中也是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重要助力與推手,奠定永續經營的有利基礎。規劃的知性體驗旅遊路線包括有:\r
1.新北投溫泉旅遊路線:歡迎您來參與北投溪溫泉文化之旅,欣賞溫泉鄉山林之美,體驗北投人鄉土愛、故鄉情!有地熱谷:溫泉與火山自然教室、北投石的故事、普濟寺、溪之瀧、瀧乃湯浴室、北投溫泉浴場與溫泉博物館、露天溫泉浴場、天狗庵原址、北投公園、石造拱橋等,設計套裝知性半日遊、一日遊。
2.貴子坑水土保護教學園區及登山步道的旅遊:位於貴子坑溪上游的貴子坑水土保護教學園區及登山步道,有豐富的地質、陶瓷發展的資產,更有多采多姿的蝴蝶生態,昆蟲蛙類、植物的生態活潑,是良好的大自然教室,沿著步路前行,途中景色優美,可俯視整個台北盆地景觀,觀音山、關渡平原、淡水河、基隆河、林口台地等,景色怡人,是個值得開發的遊旅知性景點。
3.唭哩岸的人文歷史旅遊路線:唭哩岸是史前人類、平埔族及早期漢人開墾的活動遺跡。有河川溝渠、打石場、石建造的三合院式老屋、慈生宮等人文歷史史蹟,值得認識體驗。
4.軍艦岩休閒管理路線:軍艦岩登山步道除了提供一般性的運動與休閒的線性空間以外,還能配合社區規劃,串連景觀點,使活動者能體驗原野景觀,更能當成地理教育、自然教育、人文之旅的場所。
5.關渡一帶的休閒農業之旅:靈山古剎,關渡觀潮,風靡全台。新近啟用的關渡生態園區,看水鳥,觀潮蟹;關渡平原的農村生活體驗,加上溪流生態,也擁有豐沛的人文景點,結合農會與農民共同開發、經營,做好路線規劃,應可讓台北都會區民眾來一趟自然之旅。
6.北投老街人文景點:清朝淡水、台北商賈往返的「淡北古道」,途經北投的清江路、中正街、大同街、豐年路,市況極為繁榮;這裡有三級古蹟:周氏節孝坊,依舊屹立老街,數十年老店迄今林立於古街,但也有老屋改建。來趟豐碩的人文深度北投之旅,是有待開發的知性、黃金旅遊路線。
7.登山步道路線規劃、文史、生態調查:大屯山系景色怡人,自然生態豐富,是享受森林浴的最佳去處,名山靈寺,梵唱滿山谷,實可規劃結合自然景點、人文、寺廟朝聖、心靈享宴的深度之旅。
8.旅遊資源諮詢中心:在人潮眾多、交通最為便利的捷運車站,設置旅遊諮詢站,提供旅客所需的各項旅遊資訊,即能將景點串成線狀的觀光路線,以及全面性的深度旅遊。並設置電腦網站(北投文化生態網站),提供市民知性咨詢,配合九年一貫教學,做好環境教育。
9.溫泉及其他地方文化產業的調查、研究及現代化包裝、行銷設計。

志願服務與認證體系
為提供熱心市民參與社區營造、生態保育、藝文教育推廣活動,培養社區志願服務意願,提供大眾親近鄉土機會,推廣愛護家園情懷,加強志願服務績效,增進情感,特成立「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志願服務隊」。凡是具服務與奉獻熱忱,身心健全,且對鄉土文化、生態保育及社區工作熱心參與者,經過報名、面談、組訓、實習、授證等甄選程序皆可參加。其中參與解說調查研究組的伙伴們,負責社區文史生態資源之解說調查研究及教育推廣,我們參考有關機關相關規定及地區特色訂定解說員認證標準(請詳見: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文化生態解說員認證辦法草案),分為:實習解說員、初級解說員、社區解說員及資深解說員,資淺者的認證以完成文化生態資源研習及通過筆試及實地考試為考量,資深者的認證則著重於實際參與社區文化生態解說調查研究之志願服務、解說調查研究及規劃、執行推廣、調查研究活動及解說人員教育訓練能力。認證書之效期為3年,期滿應重新辦理更新。

永續經營
長久以來,我們樂意於提供有關學校戶外教學、公益團體、社區團體有關北投地區文化生態導覽解說服務。基於使用者付費、建構永續經營以及深植解說導覽員的尊嚴,我們期望北投文化生態旅遊服務系統是一項服務付費、財務公開、合乎稅法、公益宗旨的經營體制,以北投獨特的魅力,創造文化生態話題,達到文化傳播推廣的目的與功能。包括人才庫、資料庫的建立,以提供多元化服務及文化產品,例如,諮詢系統的設置:電腦網站、北投文化生態網站、提供市民知性咨詢、配合九年一貫教學;多元文化產業開發:知性解說、文化生態摺頁、專輯、文化產業路線規劃、解說牌幟規劃、文化產品開發﹝陶瓷、桶柑、那卡西、健康泡湯、休閒管理、旅館民宿、農村生活體驗、市民農場、休閒管理等;文化生態解說員管理、基金管理;文化生態資源地區監視及設施設備改善;地區環境改善等等。\r
以上服務酌收費用,其收入應運用於:
1.解說推廣服務之人力成本及保險費用。
2.文化生態培訓研習教育。
3.社區文化生態敏感地區之調查研究、監視、保育等。
4.解說推廣服務之聯誼。
5.其他有助文化生態推廣、保育事項。
由於文化生態導覽解說服務在國內尚屬萌芽階段,相關文化產業產品也尚待積極開發。但是,隨著北投文化生態旅遊服務系統的優質服務,口碑的建立,未來將以品牌化定位,參考企業形象識別系統(corporate identification system,CIS),塑造經營理念與精神文化,強化工作同仁內部的認同感和價值觀,也增強一般市民外部的肯定與參與慾望,逐年應有機會倍增收入,以創造更堅實的永續經營基礎。

經營策略:
非營利機構管理可以企業方式經營始有生存的可能。
麥卡錫的4P理論為大家所熟知:產品(product)、價格(price)、通路(place)、促銷(promotion)。無論任何產品都應該做最佳的調度,才能發揮最大的收益。這是以生產者為立場的想法,今日以消費者而言,勞特朋的4C想法可以參考(註6):
1.「產品」考量「consumer wants and needs(消費者的欲求與需要)」:產品如何切合消費者的需求?感動與感性訴求以及互動模式等都是必須兼顧消費者心理與購買動機,才能成功銷售的可能。\r
2.「價格」思考「cost to satisfy the wants and needs(消費者欲求與需要的滿足價格)」:無論價格的高低,如果能讓文化消費者滿意,就是好價格策略。是故文化產品仍需兼顧大眾化及精緻化。
3.「通路」考量「convenience to buy(購買的方便性)」:必須深入了解消費者的消費習性與型態,才能夠找出效益最好的通路策略。
4.「促銷的觀念」考量「communication(溝通)」:唯有與消費者做貼心的溝通,才能獲得消費者的共鳴,並進而提升對文化機構或文化產品的認同度及忠誠度。

在地的感動
北投文化生態導覽解說服務和相關文化產品就是在經營社區文化產業,其基本理念有(註7):
1.生活的──生活中見智慧:平凡生活中就有無數的大小智慧,不待外求。尊重地方傳統生活文化、技術的這些智慧的運用就是文化產業發展的精髓。
2.共享的──地方產地方用:重視地方的資源,地方生產的地方人先愛用,從無數使用中回頭修改,使物產更好,更願與更多人分享。
3.人味的──無形勝於有形:庶民的自信與對外人的善意、熱情就表現在自然流露的人情味中,無形勝於有形,無聲勝於有聲。
4.內發的──誠於中形於外:對自己文化的認同、喜愛與反省都是發自內心的認知,從而表現在外在予人的感受上,對文化產業的推動是從內部資源發動的。
5.小而美──雖不大亦不絕:並不企求成為超大型企業,而是在符合社區的、人性的尺度下做適度的發展,雖然不大卻可以永續經營。
更重要的,北投文化生態導覽解說服務和相關文化產品更要著重的是在地的感動、感性訴求以及互動模式,強調學習及利益的社區回饋。文化產業是一種以學習為主的產業,在田野調查中所發覺到的,庶民生活中孕育出來的精神特質,正是發展文化產業的核心價值,一種可以與人分享的深層特色。
我們深切盼望大家一起用眼、耳、鼻、口、手等接觸體驗,也是最值得用心來拜訪北投這個自然生態及人文資源的好所在!


參考文獻:
1.洪德仁,2001,藝術生態的家園:北投文化基金會成立感言,台灣史料研究,17期,pp.196-200。
2.陳錦煌,2001,台灣生態旅遊之展望,進入生態旅遊的世界,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pp.1-6。
3.行政院,2002,二○○二生態旅遊年工作計畫。
4.北投文化雜誌第一期(生態旅遊專輯),2001,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5.郭城孟,2001,生態學院,進入生態旅遊的世界,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pp.159-160。
6.原來,2001,從博物館行銷窺探北投文化形象的塑造工程,2001年藝術的北投,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pp.40-45。
7.黃世輝,2001,文化產業與居民參與,文建會90年度社區總體營造年會成果彙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pp.23-31。

回頁面頂端


第 2 頁,共 5 頁  第一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

內容索引

1. 北投文化生態學院 2001年
2. 文化生態學院實務談---以北投文化生態學院為例(洪德仁/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董事長、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
3. 2001年北投文化生態學院課程內容及學員人數統計表
4.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文化生態解說員認證辦法
5. 2002年北投文化生態學院選課手冊


關於北投文化基金會
北投之旅
北投文化基金會新聞櫃
Google Translate
郵政劃撥帳號
支持關懷不斷炊 長者好溫馨 愛心送餐募款

我們的郵政劃撥帳號:19558705
戶名: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歷年捐款芳名錄
關心核電議題,守護我們的家園!
facebook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PeiTou Culture Foundation

地址:112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南路一段45號之1 看簡圖 看詳細彩圖

電話:(02)2891-7453 傳真:(02)2896-2660 E-mail:ptcfmail@ms56.hinet.net

XOOPS release 20030626 網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