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總指標
年度工作
專案推動
北投文化基金會出版品
歷年專案活動網站
夥伴網站

主選單專案計畫社區結盟營造福祉健康網絡台灣時間銀行聯盟

第 1 頁,共 6 頁  第一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

台灣時間銀行聯盟:專題文章
發表日期 2009-05-03 10:17:32      內容索引  請登入會員才可留言

獨家專訪 時間銀行創辦人

獨家專訪 時間銀行創辦人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5698&p=1
商業周刊 第1105期 2009-01-26 整理者:單小懿
小檔案 _ 艾德加 出生:1935年
學歷:耶魯大學法學博士
經歷:國家法律服務計畫創辦人
現職:哥倫比亞區大學法學院教授、美國時間貨幣董事會主席


艾德加,二十九年前心臟病發,體認到互助的力量,就此推動人際互助、友愛價值。
今年七十三歲、時間銀行的創辦人艾德加(Edgar S. Cahn),出身法學世家,受父親啟蒙而致力於社會正義。
一九八○年,艾德加四十四歲時心臟病猝發,當時老婆已經過世,兩個小孩都在外地讀書,所幸有賴朋友與醫護人員幫助,其他都要靠他一人在病床上與死神搏鬥;向來樂觀積極的他,頭一回懷疑起自己。
「我感覺身體背叛了我,既然我不能相信自己的身體,又怎能讓其他人相信我、依靠我呢?」艾德加在接受《商業周刊》越洋電話訪問時,娓娓道來當時瀕死心情。「我必須學習重新相信我自己和身體,如果我做得到,就可以讓其他人相信我,這就是當時我在床上所掙扎的事情。」
也因為鬼門關前走一遭,艾德加希望把這份珍惜生命的感受傳遞出去,於是病後回到倫敦政經學院學習經濟學,研究出「時間貨幣」,至今已遍及三十多個國家,到目前全球約有超過一千個時間銀行的組織。

他,發病時受到他人照護
「我希望把這種感受傳遞給別人」
面對新交換時代的來臨,艾德加為時間貨幣下了新定義,「時間貨幣是金錢經濟和社區經濟的橋梁」。以下是訪問紀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當初你創造時間銀行,是怎麼發想的?
艾德加答(以下簡稱答):心臟病發的時候我是四十四歲,現在我已經七十三歲。

二十九年前,我在醫院裡面得到非常好的照顧,撿回一條命,我也希望能夠把這種感受傳遞給別人,讓別人的生命也有所不同,可是我想來想去都想不出方法。
那時正是一九八○年代,我們有很嚴重的失業率,通膨也很嚴重,衍生出許多社會需求。這一切都需要時間,我就在想,當市場沒有錢可以支付,人的talent也沒有良好市場價值,但人依舊很重要,為何不能同時列出人能夠做什麼,以及有多少時間?

問:經濟學給了你怎樣的啟發?
答:我認為必須找個方法重新評估人類存在的價值,這些(價值)無關乎稀少與否,而是關於人類普世的價值。

他,結合經濟與助人概念
「時間銀行做的就是重建信任」
經濟學的理論認為,當邊際效益低於邊際成本的時候,人們將會停止工作,然而所謂的邊際效益在購買能力之外,同時也包含心理層面。所以當邊際成本相差不遠,就算賺不了什麼錢,但是在心理層面的邊際效益,包括自我價值、愛,仍會超過你的邊際成本。

問:如果我們把時間貨幣視為生活中的一環,你怎麼定義時間貨幣的核心價值?扮演怎樣的角色?
答:核心價值就是我們花一小時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時間,是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遠超過石油和鑽石,沒有任何東西會比一小時更有價值,因為你永遠也要不回那消逝的一小時。
另外,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很重要,原因之一是出於自願,原因之二是,幫助其他需要幫助的人,證明自己的尊嚴。好比老人家與年輕人分享經驗,過去如果老人只跟老人打交道,他們總會覺得自己毫無價值可言,所以老人家與年輕人溝通,等於找到一個在不喪失尊嚴的前提下,大家可以互相尊敬的溝通方式。
我們是個行動社會(mobile Society),我們不停的移動,不停的認識新的人,很難產生信任。時間銀行所做的,就是重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把大家連結起來。

問:時間貨幣從一九八○年至今,已經二十九年了,過程中歷經哪幾個階段?
答:我認為時間貨幣目前從第二階段進入第三階段。
在第一個階段,純粹是鄰居幫助鄰居,我稱之為「社區建立」,人們彼此照護彼此。第二階段,非營利組織或者非政府組織借用時間銀行的概念,介入協助人們的生活,好比到醫院或者學校,與時間銀行成為合作夥伴。現在是第三階段的開始,仍在實驗階段,我稱之為「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或者「社會投資」(social venture),好比有些商店是時間銀行的特約商店,當時間銀行的會員前往購物,可以享受折扣優惠。

他,讓社福方式更有人味
「時間貨幣發揮鄰居的社區力量」
另外一個是試著為老年人建立長期看護與保險系統,每個月支付一些時間貨幣,他們可以得到生活上的一些照料,這裡指的不是醫療照顧那類的,而是家庭對家庭間的幫助,好比沒有政府系統或醫療體系會負責幫你遛狗,也沒有社會福利制度在你八十歲的時候,會幫你付錢找人換家裡的燈泡,所以整套想法是協助老人家繼續待在社區裡面,且持續在社區裡活動,並且有所貢獻,我們通常會花錢去找人力仲介找看護,但我們另方面也可以用時間貨幣發揮鄰居間的社區力量,這是我們第三階段的開始,嘗試在義工與金錢之間搭起橋梁。

問:第三階段會有什麼特定的機制來完成嗎?
答:最關鍵的是第三階段會是財務雙軌制,有一邊財務負責計算金錢,另一邊財務負責計算時間貨幣。其次必須要有個保險機制,我們必須確保在狀況發生時,一定會有人出現負責處理狀況。

問:你會怎麼定義這第三階段,時間貨幣的新時代呢?
答:時間貨幣是金錢經濟和社區經濟的橋梁。(bridging the economy of money and economy of community)。

問:根據過去的經驗,只要經濟一轉壞,另類貨幣通常都會開始風行,尤其是失業的人尤其想要利用時間來交換可用價值,有些區域也會把時間貨幣視為省錢的工具,用功利主義的眼光對待它,這是否違背時間貨幣的初衷?
答:這樣也很好。唯有當人先活下來,市場慢慢有足夠的能力雇用他們,遲早繁榮會出現。
那些拿時間換勞務、換東西的機制,我們稱之為交易貨幣(Barter Currency),有他們生存的空間。不過會有政府課稅的問題,一旦你要繳稅給政府,你所做的善行很難成為真正的善行。而時間貨幣是不用繳稅的。

他,用一個信念提醒自己
「把任何人離棄是不正義的事情」

問:你在一般人眼裡是所謂上流社會人士。很多人或許跟你一樣一開始有相同的理想,但到後來都會忘記最初的本心。你自己怎麼看待自己?
答:我父親是法哲學教授,從小他就告訴我,所謂的「正義」,對我們來說太過抽象也是太龐大的概念,以致無法理解,但每個人都有能力都可以體認到甚麼是「不正義」,因此每個人都可以對不正義的事情有所反應。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回應不公平正義的事情,就會讓世界慢慢更靠近正義的一方;即便永遠到不了,也沒關係。
所以從小我就覺得把任何人離棄是不正義的事情,因為每個人都是珍貴的,對我來說,現在所做的就是正義。
我曾經寫下一段你聽了會笑的話:「來到這世界之前,我先經歷了九個月的死亡」(I came into the world nine months in death)。當母親懷胎九月的時候,我待在子宮裡面猶如死後世界,所以我認為自己是從死裡來的,必須對生命有所回饋。
一直以來,我認為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事情是尊重,每個人從小都會有一些特定的價值觀,不盡相同,但到最後,我們都會自問兩個問題:一是我們為何在這裡,二是我們想要留給後代怎樣的世界。當然這些問題的答案可以是;我們想要賺更多的錢,但無論如何,最終我們都將回歸到最基本的問題。
每天早上起來,我會問我自己為什麼我在這裡?答案是:因為我想要幫助更多的人,以及如果我現在投入更多的情感在這世界上,或許可以讓以後的世界變得更好一點。

*連「存款」都要經過身分審查
可別以為虛擬貨幣就可以便宜行事。一樣有中央銀行、一樣有偽鈔;有些時候還會「認人不認錢」,使用條件比真實貨幣更嚴格。因為,這是一個更依賴信任的世界,時間銀行一旦失去了信任就會面臨「破產」的危機。
「每個地方的時間銀行、開戶限制都不一樣。」時間銀行創辦人艾德加(Edgar S. Cahn)說。像在威爾斯,企業就不能加入時間銀行。此外,時間銀行多半是以特定地區,或是特定的組織,像學校和老人院使用,不符合身分也無法使用這些時間貨幣。
安全性是另一個開戶考慮,艾德加表示,如果你提供的服務會進到其他人家裡照顧老人和小孩,或是接幼兒下課,很多地方的時間銀行都會去警政機關查詢申請人的犯罪紀錄,才會同意,或是要二位推薦人推薦,才能加入時間銀行。
時間銀行也會控制在外流通的貨幣數量,威爾斯時間銀行計畫協調人傑夫(Jeff Thomas)表示,「我們的目的,是要鼓勵大家多消費時間貨幣,互相合作,」傑夫說,所以每年他們固定會辦音樂會、電影欣賞會等活動,只要收時間貨幣就能入場,用這個方法,他們能控制流通在外的時間貨幣數量,就像中央銀行一樣控制流通在外的錢,他們能透過發行或收回時間貨幣,刺激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數量增加,又不至於干擾正常經濟運作。(文●林宏達)

回頁面頂端


第 1 頁,共 6 頁  第一頁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最末頁

內容索引

1. 獨家專訪 時間銀行創辦人
2. 大溫暖的大貨幣
3. 居家老人間歇照護支持性方案∼人力時間銀行
4. 建立老人居家服務志工人力時間銀行制度之研究
5. 時間銀行的倡導者埃德加•卡恩
6. 關於時間銀行與時間貨幣的衍生性思考


關於北投文化基金會
北投之旅
北投文化基金會新聞櫃
Google Translate
郵政劃撥帳號
支持關懷不斷炊 長者好溫馨 愛心送餐募款

我們的郵政劃撥帳號:19558705
戶名: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歷年捐款芳名錄
關心核電議題,守護我們的家園!
facebook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PeiTou Culture Foundation

地址:112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南路一段45號之1 看簡圖 看詳細彩圖

電話:(02)2891-7453 傳真:(02)2896-2660 E-mail:ptcfmail@ms56.hinet.net

XOOPS release 20030626 網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