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選單:專案計畫:社區結盟營造福祉健康網絡:台灣時間銀行聯盟
台灣時間銀行聯盟:新聞報導 |
發表日期 2009-05-03 10:37:13 ![]() ![]() |
「花幣」 台灣首見社區自印貨幣【聯合報╱記者梁玉芳/台北報導】 2009.03.16 國外行之有年的「社區貨幣」在台出現,台北花園新城印行「花幣」(如左方為面額十分)換回二手物品,及遛狗、水電維修等勞務。 記者王忠明/攝影 「花錢•幫」自行印製「社區貨幣」,稱「花幣」,分為三種面額。 記者王忠明/攝影 在世界不少地區風行的先進理念「社區貨幣」,在台灣出現第一個實踐者。台北花園新城一群居民自行印製社區貨幣「花幣」,會員自稱「花錢•幫」,幫友的各項才能都可標價,舉凡清水塔、帶小孩、剪髮、教英文或台語,都可以用花幣交換,透過「花錢」來「幫」助彼此,活絡在地經濟。 「社區貨幣」理念國外行之有年,在台灣,首度以社區貨幣形式出現的社區行動在去年五月試行,八月正式上路。發起人之一江慧儀表示,經過居民多次討論,去年發行三種面額的「花幣」:十分、卅分及六十分,由前幫友生態版畫家賴吉仁設計,紙幣上印了台灣原生種生物,還蓋有社區鋼印,以防「偽幣」。 幫友劉艷如說,願意支持「社區貨幣」理念的居民繳新台幣一百元入會,可以換得兩百分的「花幣」,購買居民的商品或勞務時,可以付花幣,也可以「以物/務易物/務」。 「花錢幫」謙稱還只是「小幫派」,正式幫友約五十多人,但認同者都可參加交易,提供的服務五花八門,充分展現居民的想像力,例如粟太太家有全社區最好的向陽大陽台,提供「幫上班族曬棉被」,十分花幣換回一床陽光香味;江慧儀烤的蘋果派只要六十花幣,也有居民自願幫上班族照顧利用太陽熱能的「太陽能鍋」,下班回家就有熱水及熱飯,不消耗能源,只要花幣十分的代工費。社區的瑜珈教室收現金、也收「花幣」。 |
內容索引
1. 「花幣」 台灣首見社區自印貨幣2. 利潤自己賺 社區貨幣衝擊連鎖商
3. 公共電視 觀點360人力時間銀行
4. 「時間銀行」,勞力互助
5. 關懷老人身障 北投東華社區送餐6年不中斷
6. 炳煌自助餐祝福長者幸福快樂
7. 歡喜小店愛心關懷長者
8. 姥姥麵食館愛心關懷長者
9. 志工人力時間銀行讓社會更美好
10. 天使人力銀行 志願服務可提存
11. 時間銀行志工互惠 總裁替小孩修電腦
12. 7歲小志工 時間銀行大戶
13. 志工人力時間銀行
14. 志願者“時間銀行”吸儲3500小時
15. 重慶:“時間銀行”儲存愛心
16. 時間銀行:超越時空的互助
[ 回專案計畫與活動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