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 九期 北投健康城市電子報 (2007/12/25)                                                                    訂閱電子報


專題報導
•如何透過區域社區組織與資源連結,創造在地優勢(廖嘉展/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活動記要
•20071211-20071224活動剪影
活力北投
•嗄嘮別社區:野外全自動營造家園(政大廣電/王怡真)
活動快訊
•北投區公所:北投公民會館重新啟用囉!
•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失智症樂齡音樂照護活動訊息
•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愛滋減害計畫針具交換執行點名冊
•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臺北市北投區「96年度流感疫苗接種計畫」合約醫療院所名冊
•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市民健康卡 為臺北市民健康加分
•臺北市立關渡醫院:防疫門診諮詢專線,28587000 轉分機2084
•振興復健醫學中心:人際互動團體
•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免費流感疫苗 全面施打12/01起跑
•北投社區大學:962期末成果展於97年1月5日於北投社區大學舉辦,歡迎各位參加

專題報導
 如何透過區域社區組織與資源連結,創造在地優勢(廖嘉展/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這是一個很困難的題目,原理上是要這樣發展,但操作上很困難,可以怎麼做,值得大家思考。

合作、分享,看來簡單,看過太多案例,剛開始大家誓言旦旦,後來不是為名,也是為利益分配問題,搞得組織、聯盟分崩離析,回到各自努力的狀態,在地優勢也就難以茁壯。

實際利益的資源大抵跟產業有關,產業之間本身就存在競爭關係。產業為自身的生存,品質好、穩定度高,才能有競爭力,除非是很特殊的需求產品,否則尋求群聚的,更多元的行銷管道是創造利潤的機會。這個時候常常會被提及的是策略聯盟的組織,尤其是區域型的組織。

檢視今天的社會現實,每個個別的NGO組織的存在都已經非常辛苦了,哪還有什麼力氣去插手跨組織與區域性的發展。讓我們想想可能發展的途徑:

一、 如何讓可以茁壯的點茁壯起來
個別點體質差,它是沒有力氣去跟別人太多交往的。如果個別點有自主、自營的能力,有接待的空間,有接待的人,有值得分享的內容,有可以推銷的產品,這樣就有機會。當然,這點的組織要有合作的文化,分享的美德,協調的機制,有持續發展的能力,那會更理想。

二、 政府與NGO的協力
連作為台灣區域發展指標案例的宜蘭國際童玩節的停辦,是一重大警訊。我們換個角度來看,政府部門長期以來文化相關預算的短缺,無力投資地方,或者是錯誤的投資,釀成惡性循環,玩不出什麼把戲,理想與力氣被耗盡之後,地方呈顯的失望心情,不可言喻。
在目前這種制度與氛圍之下,不管接受政府委託或申請計畫補助,對願意付出的組織來說,都非常吃力,有理想有能力的NGO已經鳳毛鱗爪,剩下的誰在玩,大家心知肚明。政府有那麼多資源,竟然培養不出來幾個優秀的NGO組織,到底問題出在哪裡?缺乏在地性的NGO組織的長期陪伴與培力,讓地方社區的成長緩慢。
區域社區組織與資源的連結,需要有一個區域發展的共同願景與資源的揖助,換句話說,要有政策與計畫經費的持續支持。這時,具有傑出操作能力的NGO,能為計畫加分。

三、NGO與企業的協力
近幾年來,經由企業協助社區營造作工作的案例備受肯定,NGO如何尋求企業的支持,共同協助在地的發展,也將成為社造發展的重要趨勢。如何更具彈性與創意,如何更具成效與持續,這些都是突破困境的挑戰。多元合作關係的發展,是是否能創造在地優勢的重要關鍵,如果是由被信任的NGO來作為發動與操作的平台,假以時日,或許可能看見一絲曙光。(本文為參加台中縣市「2007社區文化論壇」講題綱要)


活動紀要

 20071211-20071224活動剪影

20071211北投文化基金會獲「防疫績優單位」獎勵 20071213陽明大學醫學系社區醫學見習課程
20071214振華社區衛教講座 20071217吉慶社區保健諮詢
20071218倚青園養護所保健諮詢 20071219榮光社區保健諮詢
20071220健康達人125導讀 20071221北投運動中心保健諮詢

活力北投
 嗄嘮別社區:野外全自動營造家園(政大廣電/王怡真)


位居北投西邊的嘎嘮別社區,為一活力十足的社區,社區成員多半由血緣及宗親所組成,因此凝聚力強,辦活動時,幾乎每每參與活動的成員四分之三都是男性,能邀約到一般認為比較不會參與社區活動的男性,看得出來社區間平常情感的聯絡頻繁,發展出來的社區活動也別具特色,例如地方文史保存及分享、創意草編、生態教學、淨山活動及野外親子大露營等。

嘎嘮別社區本身即為古地名,對於境內的地方文史保留及推廣自然相當注意,甚至發明了有趣的「地方地圖」,來增進不同世代間的回憶互動,而方式即是將社區地圖放大數十倍,貼在牆壁上,再用以年代為劃分且標示一些著名路標的透明膜覆蓋上去,舉例來說,第一層透明膜是代表民國四十年,上面是用紅筆標出一些當時的路名和地標,請當地耆老來講解當時的生活,以此類推,一層層不同世代的透明膜重疊上去,最後一層就代表最近這幾年的變化與路標,由小朋友來標示地標及跟大家講解現在他們的生活,林張瓊櫻理事長說:「這個活動促進各個年齡層對於社區的了解及認同感,甚至是藉由不同年代的生活經驗去接觸和包容每個世代不同的想法。」不過,理事長同時也說:「現代小孩比較沒有辦法去體會老一輩人以前的生活和喜好,例如他們無法想像民國三四十年代,大家都用竹片來擦屁股,擦完後還要收集起來,因為可燃燒後當肥料;小孩子聽到大人說他們小時候聽到叭晡聲(賣冰淇淋的叫賣聲)有多興奮,能吃到叭晡是一件多麼美味,因為沒有共同經驗,所以都認為現在比叭晡好吃的冰淇淋太多了。雖然有時認知不同,但是每回分享討論完,大家還是很高興能藉著這個好玩的地方地圖,上了一堂有趣而真實的歷史課。」

因為嘎嘮別社區內有關渡平原,周圍自然環境豐富,當然也要充分利用這個自然生態優勢,規劃出一連串的生態之旅,例如請專家帶著社區大人小孩,以散步的休閒方式,做一趟生態之旅,了解自己家的窗戶看過去那叫什麼樹,什麼鳥老愛一大早就在你窗口大聲唱歌等等,越了解自然生態,就會越想保護這個環境,因此也曾多次舉辦「淨山活動」,不分老少,大家在假日拿著垃圾袋一起去撿垃圾,還給大自然原本的風貌,林張瓊櫻理事長說:「因為氣候不穩定,甚至常會在活動前五分鐘才下起傾盆大雨,讓大家措手不及,但是每次遇到這樣的狀況,大家卻是毫無抱怨地發揮互助精神,有雨衣的捐雨衣,有雨傘的捐雨傘,照樣淋著雨,大手牽小手地上山撿垃圾,這樣的畫面,誰看了都會覺得很感動。」而嘎嘮別社區最大型的活動莫過於「野外大露營」,社區婦女負責設計自助餐點,男士們也會主動地清垃圾和廁所,號稱「野外全自動」,在這個活動中,國小學生完全免費,為的就是希望父母能帶著孩子一起參與親子活動,增加互動,在露營中,也會設計很多活動讓小朋友參加,讓父母能有讚美小孩的機會,因為辦得有口碑,所以活動結束後許久,大家還是會常常追著理事長問說什麼時候還要再辦呢!

不過,嘎嘮別社區最讓人熟知的活動,就是「草編」。當時一直在想要怎麼利用在地植物又能做環保的活動呢?恰好林張瓊櫻理事長去觀光景點玩時,看到有老師傅用芒草做草編蚱蜢,吸引了非常多的人潮,遂將這技術學起來而帶回社區推廣,現在嘎嘮別社區內的婆婆媽媽們,還組成了一支「草蜢隊」,改良成用黃椰子的葉梗來做蚱蜢、鴨子、鈴鐺、牙刷和蝦子等,技術高超,甚至常受邀到各地去表演、教學和推廣,大家就以當做去各地遊玩的心態,又能獲得莫大的成就感。

嘎嘮別社區無論是辦什麼活動,參與度和凝聚力都非常強,活動也十分特別,甚至連一般社區民眾不太願意參加的社區大會,嘎嘮別社區都會別出心裁地辦在陽明山上的擎天崗,還會規劃好餐飲、垃圾分類和交通路線,提高大家參與度,又能踏青又能加入社區未來發展的討論中,一舉數得。嘎嘮別社區的林張瓊櫻理事長提供一些可跟其他社區分享的小撇步:「辦活動前,要先想社區民眾想要參加和需要的是什麼類的活動,而不是主辦單位想要辦什麼活動,只要能站在民眾的角度發想,如此一來,就不怕沒人來參加了,另外,現代人生活忙碌,所以除了忙著規劃活動外,也要適度地關心和催促大家報名,在路上遇到人在聊天之餘,順便一再告知活動日期及催促報名,拋磚引玉的效果下,久而久之,大家自然會連成一片口耳相傳的網絡。」

生態教學/嘎嘮別社區提供 草編蚱蜢/嘎嘮別社區提供
地方地圖1/嘎嘮別社區提供 地方地圖2/嘎嘮別社區提供

北投健康城市電子報(more...)

聯繫編輯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