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期  北投健康城市電子報 (2007/09/18)
                                                                    訂閱電子報
專題報導
•口述歷史對台灣史的重要:重建台灣歷史的情感和真實性(口述:張炎憲/國史館館長 紀錄:洪慧華、陳秋蘭/北投文化基金會)
 
活動記要
•識寶惜寶展寶---社區產業交流觀摩工作坊
•20070904~20070917活動剪影
活力北投
引言
•天使的故事-關渡社區天使隊與關懷站(政大新聞/林宏杰)
活動快訊
•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50-69歲免費乳房攝影檢查及大腸直腸癌檢查
•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嘜哺檳榔介幸福-96年度戒嚼檳榔活動
•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掌握關鍵時刻-失智症篩檢日程表
•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市民健康卡 為臺北市民健康加分
•財團法人振興復健醫學中心:社區民眾用藥宣導講座
•北投文化基金會:多元就業,品味台灣--中秋好好玩、北投趴趴走
•北投文化基金會:識寶惜寶展寶---打造北投溫泉廊道第四次懇談會
•北投文化基金會:十八份口述歷史與資源調查工作坊
北投文化基金會/北投社區大學2007年第四屆臺北學學術研討會(暨第六屆北投學學術研討會)
•臺北市北投社區大學:「全民督工,防災防弊」書法/漫畫比賽辦法
•臺北市北投社區大學:「全民督工,防災防弊」工作坊 、「台北新移民-快樂生活在北投」開始招生

防疫靠你我,健康城市齊打造!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防疫專線1922,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防疫專線(02)2375-3782


專題報導
 口述歷史對台灣史的重要:重建台灣歷史的情感和真實性(口述:張炎憲/國史館館長 紀錄:洪慧華、陳秋蘭/北投文化基金會)


時間:2007年4月25日(星期三)14:00~16:00
地點:北投社區大學 會議室
講師:張炎憲(國史館館長)
紀錄:陳秋蘭、洪慧華

口述歷史在重建台灣歷史的過程裡面,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工作,因為口述歷史的工作做得好,台灣歷史的重建才有可能。所以今天我要講的是「口述歷史對台灣史的重要性」,分以下幾方面來說明:

口述歷史的重要性
官方撰寫歷史有日期、有地點、有人物,ㄧ般人認為官方寫出歷史呈現事實,比較可靠,但是隱藏在裡面的事情曲折,可能沒有寫出來,需要與被訪者訪談,才能了解歷史的實在性。比如白色恐怖政治案件、二二八事件,因為攸關政權的穩定,國民黨政府對這些會記載很清楚,但從另ㄧ個角度看台灣歷史,例如國民黨把蔣介石刻意塑造成一個民族救星,寫出單一的歷史,立場偏向ㄧ方,就不能呈現完整的台灣歷史。

口述歷史是什麼呢?口述歷史是記載一個人的生平閱歷,或是他的歷史經驗,跟他的感情世界等;我們去訪問,將他所說的過程,所說的語言,所說的一切忠實的記下來。口述歷史到底要做什麼呢?很重要的是,要重建他的人生歷史和生活史,以他的歷史經驗重建,來了解那個時代背景,跟那個時代所產生的事情。<詳全文>


活動紀要
 識寶惜寶展寶---社區產業交流觀摩工作坊


光明路串連著北投捷運站與新北投捷運站,將北投老街區的在地北投人生活特色與新北投區的溫泉產業特色連結起來。北投文化基金會希望與社區、商家的串聯,共同推動「識寶惜寶展寶---打造北投溫泉廊道」計畫,今年起舉辦多場懇談會,討論、發掘、塑造出屬於光明路的特色,並預計於年底編寫呈現出屬於在地的特色、在地店家的故事、地圖摺頁、海報,打造具魅力的北投溫泉廊道。因此,在九月十八、十九日,進行社區產業交流觀摩工作坊,以中部921重建後將生態發展觀光休閒與民宿為重點的桃米社區;運用在地特色素材、發展文化產業的廣興紙寮;將原有工藝技術加值轉化成為台灣品牌的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新市鎮聚集開發的現代化台中七期重劃區及充滿人文感性素養近年塑造而成的大隆路商圈,透過參訪與交流座談汲取可借鏡參考之經驗。

廣興紙寮
在地的傳統產業,有著聚集經濟,但因時代的進步,紙廠隨之縮減並採機器化作業,但在廣興紙寮,堅持以手工做紙,發展出不同的特色。在紙寮內成為開放式空間、三十分鐘的免費導覽解說走ㄧ遭、認識做紙的過程,體驗ㄧ張紙得來不易的可貴,旁邊的DIY教學、紀念禮品店,滿滿都是人,都想為自己來過此處而留個紀念,算一算光在我們參觀的當天就有約二十幾團先後來到這個在巷弄內的小地方,我們看到一個將傳統手工藝產業轉化成為可供一般民眾參與、體驗的第三級服務業,並且兼具了教育、保存文化的功能與使命。

桃米生態村---ㄧ個把青蛙叫做老闆的地方
經歷九二一地震後,由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農委會特生中心等專業單位開始協助社區,透過不斷的溝通、上課、取得共識,將社區的凝聚起來,並以生態為訴求,開啟社區的另一個生機。

社區的解說員劉明環老師從一個務農的農人,到如今放下鋤頭拿起麥克風變成解說員,從當初拼命的上課學習與保育在地的自然生態與動植物,到現在可成為吸引觀光客發展休閒觀光體驗行程,從草湳溼地、中路坑溼地、桃米坑溪河濱步道、親水公園等,一路的景點均是桃米社區逐步轉變的痕跡。

座談會中,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廖嘉展董事長更以「公共利益應優於私人利益」之理念與價值說明,社區中的每個個人、店家、團體,如果願意以總體地方願景為目標而努力時,地方才有永續生存及發展的可能,而社區中的所有衝突、困難、瓶頸,也才機會透過不斷的溝通、協調取得共識,繼續行動。

新舊商圈的不同風貌---台中七期重劃區VS大隆路商圈
台中七期重劃區如同台北的信義區是市政中心之所在,周邊新潮、時尚與現代化的便利商城、大型公園、購物廣場、百貨公司一應俱全,符合時下都市人的休閒生活與消費習慣,求快速、便利,但又要兼具美感及氣氛,成為一個新崛起的大型商圈。

大隆路商圈,是個瀰漫著濃濃歐式異國情調流行風味的複合式商店街,大隆路上兩側的細葉欖仁樹與橡木桶內的花卉,都是商圈ㄧ點一滴自己植栽或爭取而來,不定期舉辦的藝文展及音樂會,加上街頭藝人的隨性表演,更加增添了人文感性的素養,整體營造的藝術之美曾獲選經濟部全國魅力商圈。在這個商圈中,商圈管理委員會的劉主委、陳總幹事熱情與積極投入令我們印象深刻,而也因為有著這群人的努力,使得這個商圈除了一般我們印象中商店街會有的統一店招、人行步道意象外還富有特殊的濃厚人情味。

訴說自家的故事---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
后里鄉是台灣製造銅管樂器的重鎮,生產量多質精,許多國外知名品牌樂器也授權委託製造。然而近年來面臨強勢品牌和大陸低價代工的競爭,受到了不小衝擊。連昌樂器廠以「LC」作為品牌,建立自我品牌,建立更加完善的標準化的生產流程,朓脫國際品牌代工廠宿命並以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訴說自家的故事。

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由張連昌之孫張宗瑤成立,現今也是台中縣的地方文化館之ㄧ,館內陳列的除了薩克斯風外,也陳列著張連昌先生的文物,而負責導覽介紹則是「LC」薩克斯風最佳品牌代言人張連昌的曾孫-張家的四千金。在一個像似一般商店的空間大小內,除了將薩克斯風的技藝介紹給大家認識,更將自家的故事與精神傳承給下ㄧ代,讓後代以此為傲,一份識寶、惜寶、展寶的感動與典範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在這次的識寶惜寶展寶---社區產業交流觀摩工作坊中,一同與光明路的商家、北投的社區凝聚彼此的向心力及共識,從看了中部社區營造為出發而地方整合發展轉化成為產業經濟的社區、參觀了新舊商圈的不同風貌,到感受了即使是自家小店也能訴說出在地故事的風味,大家願意為自身所在的土地多付出一點心力,一同打造光明路,讓「北投有愛、光明再造」。

 20070904~20070917活動剪影

 20070905社區醫療群例會暨社區防疫網說明會(ㄧ)

台北北區社區醫療群例會 邀請社區醫療群醫師持續參與北投社區防疫網之推動
 20070910社區防疫網說明會(二)  
簡報去年度社區防疫網推動概況 邀請在地藥局及診所共同參與

 20070912~13健康城市全國工作坊

2007健康城市全國工作坊於苗栗舉行 台北市推動健康城市經驗分享

活力北投
 引言


北投的民間力量十分旺盛,在地的市民組織,對北投社區投入極深的愛護與心力,舉凡教育、環境生態、產業、地方文化及弱勢關懷等議題,均有民間團體持續地關心與付出行動。因此本專欄將刊出一系列的採訪報導,讓讀者認識北投社區的特色,並展現社區組織的活力與成果,在此也特別感謝撥冗接待的社區夥伴們,不吝分享您的經驗與心得,北投健康城市營造,感謝您的參與!

 天使的故事-關渡社區天使隊與關懷站(政大新聞/林宏杰)


「因為我們是一家人,相依相信,彼此都感恩;因為我們是一家人,分擔分享,彼此的人生…」每週三的早上,座落基隆河畔的關渡國中總會傳出這樣的音樂聲,教室裡有群人以天使為名,身著粉紅色背心,帶領長者們手舞足蹈,活出晚年色彩。

「社區天使隊」,是一群由關渡醫院培訓的志工,成員來自社區的各個角落,家庭主婦、退休教師。他們從社區訪視的過程,發現在地的需要,便在關渡醫院及里辦公處的協助下,於2006年6月成立關懷站,固定每週三舉辦活動,使得社區長者走出客廳。

談吐斯文、總是笑臉迎人的「班長」謝和樹,是關懷站的大家長,由他統籌廿餘人的團隊,分成行政、活動與餐飲三組,各司其職的準備每週活動,並在事後做檢討。

開心活動 活出色彩
在天使志工的帶領下,教室裡的長者們跟著節奏,牽著手、繞圈圈,開心地擺動身軀。帶動唱之後則是動手做造型氣球,長者們努力地打氣、造型、筆畫,一點也不馬虎。一看到照相機,便興奮地展示自己的作品,絲毫看不見晚年的孤寂。

賣力帶著長者們活動,流得滿身大汗也毫不在意的許財,是負責規劃流程的活動組長。舒展筋骨的手語歌、筷子舞,動手樂趣多的造型氣球,都受到長者們的喜愛,「當初在規劃活動時,原本還擔心長者們怕生,沒想到他們玩的比誰還瘋,簡直活得比我們都開心呀!」

細心照料 健康不馬虎
除了舉辦活動課程,觀察社區長者的健康狀況,也是關懷站的重點。關懷站執行秘書謝貞娥表示,「每個禮拜長者報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測量血壓、脈搏,發現異狀的話,再立刻向護理師諮詢。」每位來到關懷站的長者,都擁有自己的健康紀錄表,使得天使隊能隨時掌握。

關渡醫院門診經理人潘玉修表示,關懷站的長者們還算健康,但多半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還是需要注意。此外,醫院也會針對長者的需求,像是如何正確運動、如何預防跌倒,來安排相關課程。

此外,關懷站長者們的飲食,也得經過天使志工的把關。「我們不用味素,只用蔬菜本身的甜味。再來,菜要悶久一點,讓長者們吃起來輕鬆些。」家裡經營火鍋店的餐飲組長黃月里,每週三清早就跟著七、八位夥伴,在稍嫌悶熱的廚房裡準備當天的中餐,悶龍鬚菜、梅干扣肉,道道都得兼顧營養與美味。

天使的故事
生性風趣的梁美榮爺爺,對著攜手走過四十三年的朱秀琴奶奶,還是不忘開起玩笑,「這位是我的女朋友啦!」儘管梁爺爺每週要洗腎兩次,他還是堅持每週三要到關懷站報到,「我們兩個都很喜歡這裡的人情味,從來都沒缺過課!」

身坐輪椅的賴昆裕,是長者們的造型氣球老師,他在一次工程意外中住院,接著轉行做氣球佈置的工作,得知關懷站的需求,便時常不計酬的從桃園南崁趕來上課,「就希望敎老人家做些事,讓他們開心地動一動」。

謝貞娥的沙啞嗓音,掩不住擔任過教職的辛苦歲月;從事裝潢業的許財,活動結束後又得趕著去上工;餐飲組的婆婆媽媽們,除了煮得一手好菜,更是無私捐獻關懷站所需的物資。就是這樣,努力不懈的天使志工們,也將繼續牽著長者們的手,充滿感恩地跨出人生的步伐。


北投健康城市電子報(more...)

聯繫編輯小組